“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
2019-07-17刘和海戴濛濛
刘和海 戴濛濛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个性化学习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标志着“互联网+”已经正式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究其原因,
“互联网+”是在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服务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其“+”的思想是指基于互联网连接,重构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尽可能消除中间环节。“互联网+”反映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形态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就“互联网+教育”而言,它是一种应用互联网之后形成的教育形态。一方面,它体现了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中虽然是“+”号,但反映的其实是一种“一”号思维,同样是消除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环节,将教育者直接与学习者联系起来,即教育工作者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开展“适切的教育”或“因材施教”。随后,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次强调要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优质教育所关心的个性化。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宏观视角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念,注重因材施教是其重要的内容。此外,在文件中重点强调了科技革命对教育变革的新要求,尤其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强调了人工智能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极大作用力,即“互联网+”时代所提倡和追求的个性化学习将会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在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的服务下有新的突破。因此,探索“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人才的培养策略、使学习者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实现路径,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性化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是“教书育人”,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分工精细化,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培养个性化人才成了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成为“互联网+”教育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个性化学习的时代价值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复制粘贴”的刻板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满足当今的时代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教育者创设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教育者实施个性化教育不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赋予了学习者更多的能动性,适应未来个体的发展需要,而且个性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也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个性化学习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习者的认可与重视,如何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接触的学习资源,所处的学习环境、运用的学习手段、表现的学习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仅通过“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那么,从教育本质和时代需求的角度来看,个性化学习的意义显而易见。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个性化学习尊重学习者的差异,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心智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能够让每位学生得到适宜的发展,体现了是人性化和生本化。如今的学习者思维更加活跃,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不断进步,学习的积极性较强,加上有新时代信息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大都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学习者对个性化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依照自身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参照自我期待制定学习目标的个性化学习为学习者获得各种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满足自身学习的需要,体现出对教育对多样化、多元化的包容和提倡。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到以有效支持教与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诉求的新阶段之时,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支持其自主发展。个性化学习作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高级阶段,能够促使学习者的能力与个性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更多的现代技术将会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已经被教育领域采用的技术也会更加系统规范,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环境会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学习分析、虚拟现实、多媒体交互、大数据等技术将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驱动力。
(二)个性化学习的本质内涵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个性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概念在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一直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及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中都得到了体现。个性化学习强调的是“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让个体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学习。但现实中每一个学习者都各不相同,教师很难依据每位学习者的需求采取各不相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给学习者最合适、最需要的教育”目前只是教育者心中的一种教育理想,需要以一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观为依托,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策略。
关于个性化学习,杜威曾说过:“我们试图寻求把每一个学生的成就置于教育的中心”。“教”与“学”是在一个大环境中进行的,教师着实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也无法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所以,在社交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通过媒体了解学生的随堂表现,也可通过讨论交流记录,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发现问题学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实施线上或线下解答,对问题学生实施特殊教学,为其定制特殊的教学策略,允许其个性化学习,发掘其潜能和优势。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个体实现个性化学习存在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个体如何学习才是个性化学习?个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主动学习才是所谓的“个性化学习”?即个性化学习的适切性;二是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服务来满足和支持个性化学习?个体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哪些资源等,即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
二、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性
教育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关注,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者应当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与人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思想不谋而合。
(一)“因材施教”的内涵逻辑
早在春秋时期,“因材施教”就曾体现在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过程当中,这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所以,厘清“因材施教”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与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指在相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个体差异,即教育对象的个性、兴趣、能力等,采用不同的教育路径来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并且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发展路径。即因材施教包含“教育者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受教育者采取适切的学习路径”两个层面的内涵。前者注重基于过程的因材施教,而后者注重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
“材”从木、从才,“才”有“备而未用”“储备待用”之意。从字面理解,“材”表示“储备待用的木料”。即“材”一方面指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再延伸出来就是能力,指的是受教育者在经过一定时问的教育后所具备的个性特长和知识能力等;另一方面,包含“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分,任何一种“材”都有它本身的价值,都能成为社会上必须的“物”。同时,也包含在不同环境造就下不同个体的不同品性。也就是說,每一种“材”,都与别的材是不同的,经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会形成具有个性的不同“才”。
“因材”就是基于材自身的特性,不仅要对“材”的客观差异性进行了解和认识,而且还要充分体现对“材”的尊重和基于“材”进行教学的正确态度。“施教”,不是“施知”,不是简单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更要强调启发和诱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帮助受教育者领悟,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可见因材施教对教育行为的普遍性影响和根本性作用。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都按统一的要求和进度,那么不可能存在着每个学生都有着充分的发展的情况。这意味着,在班级授课下,在整体要求上,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材质基础,认知风格与智力差异,将学习者的个体特质、心理特征和发展倾向三者结合来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从而便可依据学生具有成为“才”的潜力,博采众长、分层施教,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因是根据,材是资质,施为施加,教为教育,合在一起就是指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即要求教师依据学习者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教育与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身体与生理),得到理想的发展。
(二)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的主体实践差异性
从主体论来说,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种被动关系,是施教者针对学习者(材)的特征,按照外在的国家需要(可能的才)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与策略。从权力关系方面来理解因材施教,教育者占据了主动地位,他们关注的是“据材而教”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相反,学习者则是相对被动的一方,学习主要是按照施教者的路径与方法进行。所以,因材施教是遵从行为主义观,体现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的思维,是从管理者的视角来看,“如何教”才能促进学习者个体的成长或“成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动关系,更多的关注学习方式与学习爱好。如果从权力关系来看,学习者明显占有绝对的学习主导权,强调个体的学习特长与学习兴趣,是一种主体观下的合规律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施教者不再是主动控制,而是走向帮助者与协作者,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更好的服务,帮助学习者实现充分有效的学习。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其主导者是施教者,受关系、意义以及能动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点火器,而学生是火车头、是发电机。正如苏格拉底所强调:“教育的智慧在于觉醒”。一方面,教师应激励学生,深入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不仅能够清晰地传授知识,而且还能更加有效地将知识作为平台,培养学习者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既具有艺术性,有具有生成性。
“生成”它所探索的不仅是事物的本身,更是教育的责任。教师现有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原有的存在,但是,人类不能永远停留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必然会走向一个更深更有意义的“可能世界”。因此,教育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守护者,也是引导学生“创造现实”促进者。
个性化学习的主导者是学习者自己,从学习实践的角度看,个体的自主性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自主学习的效率问题。个体不仅要知道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更要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这些知识。自适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性,但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与迷惘性,可能需要借助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才能达到更有效地学习;二是理解自主学习资源问题。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从“了解”走向“理解”,学习者想从当下所处的“互联网+教育”环境中获取教育信息已不是难事,这个时代充斥者海量的,甚至是海量且免费的教育资源,学习者“知道”这些就如同“获取”这些一样容易,但是这种“知道”并不意味着“理解”,更不能作为学习者个人的经验成果。正如艾略特发出的“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的呼喊,当我们不能做到“理解”时,任何“知识”不过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是很难促进个体学习的。
(三)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的价值目标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共同存在且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所以,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虽然处在两个不同的实践主体层面,但二者之问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与不可分割。
首先,个体特征是二者的前提与基础。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个性化学习,都要充分考虑个体性,其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都是最根本的依据。从古至今,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一直都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时代下涌现的教育大数据技术等也在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自己,丰富其个性化属性标签,完善其个性化表征,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准确的个性化教学服务。
其次,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因材施教”是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个性化学习旨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二者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实现学习者从“材”到“才”的华丽转身。今天的个性化学习相比于传统的因材施教,学习者拥有了更大程度的自主性,鼓励学习者们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以最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价值意义。另外,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进度不一致,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对于教师解决难以逐一指导的问题非常有帮助,实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共同服务于学习者成才的目标。
体现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互适应,共同服务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也应“因教而学”,不仅如此,还应启发学习者,了解自身的情况,“因材择学”,扬长避短,获取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因教而学”“因材择学”三者之问不仅存在内在联系,更加体现了其相关逻辑,一方面说明“教与学”不可分离;另一方面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四)从“因材施教”转向“可因材施教”
从个性化学习到“因材施教”,既是对学习者的个体尊重,促进其成长,又是按照国家意志的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因此,“因材”是前提也是目的,“施教”是手段是方法,是确保“材”到“才”转变的途径与措施。故在这里,需要厘清三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之一是能否合理地认识“材”?“因材”的前提条件是要识别“材”。在生活中,于物体来说,对“材”的认识一方面借助于一定的经验与知识,准确地认识与判断“材质”,如是一块石头还是一块玉,人们根据经验就能正确识别;另一方面借用科技,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分鉴定,能更详细地进行判定与肯定。而对于“人”,“材”的认识却不那么容易,人们常说“自己都不一定能认识自己”,何谈认识他人?学习者到底是什么性格、什么思维逻辑,具有什么样的风格,以及学习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等等,即使是一个家长,也很难说清楚,何况当施教者面对一群对象时,这一系列的问题能不能回答出来?能不能进行准确的判定?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也就失去了“因材施教”的前提,只能进行统一施教了。
问题之二是能否根据“材”进行有目标的施教?在识别“材质”的基础之上,到底要把这个“材”打造成什么样的“才”才是最合理的,也是效益最大化的,即所谓的“适切的才”。如一块好玉,根据它固有的品质、大小、外形与结构,做成什么首饰品是最合适的,既不浪费,也最具有价值,这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理解市场与商品价值等,才能做出合理的决断。对于“人”的教育,也就意味着施教者中的教师不仅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辨别与预测“材”的本领,能准确地判断学生这个“材”能培养成什么样的“才”最合适,即培养目标非常明确。
问题之三是能否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施教?这里又存在两个方面的逻辑问题,其一是能否找到一条合适的从“材”到“才”培养路径,“材质”清楚了,目标也明确了,如何培养,如何教育才能达成目标,这个不一样的路径在哪?相关措施又如何?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二,能否做到采取不同的路径进行培养,把每一个学习者都按照不同的既定目标进行培养,其路径应该是不同的,如有100名学生,就应该有100条培养路径,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无论从客观条件,如人力、物力都做不到,還是从主观条件,当一条路径都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何谈确定“人人差异的路径”。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情况下,由于国情、经济,且教学时间有限,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存在着大量的大班教学,使得因材施教变成了理想。我们所谈的因材施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一种说法。“可因材施教”相较于“因材施教”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体现,而非行为,贯彻思想而后思考如何落实于行动,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什么是“可因材施教”?“可因材施教”和“因材施教”仅一个“可”字之差,“可”一般表示程度或转折,但更多的是表示“允许”与“能够”,很显然,在“可因材施教”中,“可”代表的是能够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持服务,是指导“因材施教”的思想,使因材施教具有可行性。根据“因材施教”的现实条件提出的“可因材施教”是一种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策略:其一,“因材施教”中的“识材”具有难度,“可因材施教”强调了“识材”首先需要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下的数据环境为“识材”提供依据;其二,针对从“材”到“才”的合理性问题,“可因材施教”在教师进行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上,启发我们可以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预测人才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其三,因材施教虽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意义深刻,却未提到该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所以“可因材施教”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实践难度,强调“可行”。“可行”在于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优势,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规划一个切实的实践路径。
从“因材施教”到“可因材施教”的观念转变,通俗点说,就是从理想向现实的转变,这一转变恰恰是肯定了因材施教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探索如何做到“可因材施教”。
三、“互联网+”时代“可因材施教”的实践路径
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具备的互联网思维实际并不复杂,对它的本质理解,只要将“互联网”三个字拆开便显而易见。“互”就是“互动”,意味着“民主”,“联”则是“联接”,意味着“开放”,而“网”代表“网络”,意味着“平等”。简而言之,互联网思维就是以互联网的特点为视角,审视网络化的商业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诸如方便、自由、非中心、分层、社区、个人参与、用户体验优先、数据思维等特征。这些思维方式基于连接的可能性,将每个参与的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由许多点组成的巨大网络,从而为“可因材施教”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一)教育大数据实现科学“识材”
作为物质的“材”,常常从两个方面来判定:一是物质构成成份,一般采用机器进行科学鉴定;另一是表现形态,可以通过诸如颜色、气味、形状、触感、重量等状态,依靠经验来进行推定。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其“材”的判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里常用“个性”来表示“材”。个性包涵分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和态度等,决定着人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看法。当然,个性也会伴随人的出生、成长以及经历而发生动态变化。
简单的说,个性是个体之问相互区别的独有特性,它会相对稳定地显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影响着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个性结构包含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指人在所处社会环境中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如人的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的所有心理特点的集合(如人的能力);自我意识,指个体能正确的认知自己(如自尊心、自信心等)。与此同时,倾向性更多地表现在行为上,经常或始终去做,聚集着一定的数量,且体现着一种重复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需要借助测试或任务的完成情况,表现在一定的活动结果,获奖与成绩能较好地表现个体的能力;对于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方面,则经常表现在活动交往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与身体姿态等方面。
如前所述,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掌握被施教者的个性,而准确的判定个性,只靠施教者的主观观察与评价很难做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需要教育大数据的支撑。需要建立活动大数据,记录学习者的行为,识别个体倾向性;课程大数据记录学习效果,识别个体心理特征的能力体现;成长大数据记录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的各种表现,识别个体性格特征等(如图1所示)。
教育大数据“识材”过程结构
这就意味着,如今的教育大数据可将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进行转换,通过分析数据可深入挖掘学习者的潜在能力。换言之,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作为教育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之一,大数据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最终将“因材施教”变为现实。不仅如此,学习者可以根据数据反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进行科学地改进和调整,实现有效的自我监督,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同样,教育大数据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风格,进而为学习者提供适切的学习指导,实现因材施教。
(二)学习分析技术准确预测“才”
从教育层面理解“才”,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人的才能”。如“人才高下,不能钧同。”“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二是指“有才学的人”。如“褒贤贵德,乐育人才。”。如果说“材”具有先天性,那么“才”则具备后天特性,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打造与培养才能成长为“才”。即能力与才学是需要经过后天学习与培养的。从“材”变成“才”这正是教育的过程,而因材施教就是构建它们的桥梁,即把学习者培养成适合其个性的人才过程。这里同样存在二个方面的逻辑:一是具备什么样的才能与学问才是有用的,符合社会需要?二是如何寻找适合“材”本性的“才”,即把学习者培养成什么样的“才”才是最合适的。综合来说,就是借助现代技术,针对学习者预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才”。
2011年“学习分析技术”首次在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中被提出。顾小清认为“学习分析是通过获取、分析学习者行为数据,用以优化学习的一项技术”。学习分析技术能够分析并掌握学习者个人的相关信息,并依据性格特征、学习习惯等数据准确预测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及路径,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学习分析技术是一种学习策略,它可以利用测量、收集、分析和预测对学习者学习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不断对学习者进行优化。一方面通过学习分析技术收集社会需求数据并建立模型来预测把学习者应该培养成什么样的“才”;另一方面收集学习者个性数据,根据个性特征,结合成才目标,推荐成才的合适路径(如图2所示)。
大数据学习分析俨然成为未来教育的根基,教育的不断变革需要它的理论支持。如何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决策,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成为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学习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即把数据使用在分析模型中,得到反馈信息,以此掌握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干预和调整。通过记录和收集个体学习行为教育大数据,利用数据之问隐藏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从而形成数据可视化,得到可视化数据报告,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来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分析和预测个体将来的合适“才”。
學习分析技术预测“成才”过程结构
(三)智慧教育环境支持个体“成才”
在技术支持下,教育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信息环境和服务。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与平等的自学平台;另一方面形成了自适应学习服务系统,能够实现自我量化与管理。即“互联网+教育”首要的目标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优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关注教育过程数据、加强教育管理与评价。也就是说,可因材施教的智慧学习服务系统,在强调先进的学习技术基础之上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维。不仅全面升级了数字化学习服务,还扩展了个性化学习服务的范围,实现了技术、资源和学习过程的高度集成(如下页图3所示)。
智慧教育环境支撑“成才”过程结构
首先,构建智慧资源中心,是实现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关于智慧资源,一般理解是指能够有效支持智慧教学活动的资源,其主要特征包括系统性、泛在性、先进性、联通性、交互性以及情境感知性。这里存在三个方面的逻辑:一是智慧教育资源并不是资源越多越丰富越好,而是有效性越高越好,多与丰富可能成为负担,适合的资源才是最好的资源。如一道精选的例题,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将“一加二等于三变式为二加一等于三”;二是资源既是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就不能仅仅支撑教,还要支持学,也就是它应具备支持学习者持续发展的特性,满足学习者需求;三是通过智能环境,根据个体认知风格、学习偏好、认知基础、实现个性化资源推荐。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关注、订阅、分享、检索等来准确、快速地获取资源并实现群体问共享共推。
其次,智慧学习环境为个性比学习提供了实践场域。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区别是人能够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环境的智慧性意味着环境与人达到一种自然生态的契合。环境的智能化仅仅是硬件上的高级,是一种无思维的“物”,只能延升人的肢体,而环境的智慧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环境自适应于“人”的价值体现。即智慧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与平等交流的实践平台”,形成“人人参与、积极主动”的实践中心,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实践场域。
第三,智慧评价系统为个性化成长提供及时保障。客观准确的评价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利用学习分析让学习者准确认识自己,避开短板,发挥优势,使自我发展达到最佳。一方面,智慧学习评价模型主要是判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創新和创造力),如采用大数据多行为评价,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思维、学习能力与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估,才能准确探索与形成一条不同于他人的学习路径;另一方面,采用能力导向的过程性评价,总结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与进度,参照评价结果,查缺补漏,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后续学习活动。
所以,在“开放、共享、平等”的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及内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教育者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学习者的“材”,并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习者实现由“材”到“才”的转变,最终实现智慧教育环境支持个体“成才”的价值。
四、结语
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其目标取向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所学,进而接受所学,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只能是理想,无法真正实现。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可因材施教”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丰富的智慧学习平台,帮助学习者实现即时交互与沟通。共建共享的“教育能源”,开放多元的教育形式,便捷的协作交互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因材施教”帮助我们理解了个性化学习,“可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最终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个性化人才诠释了因材施教的最终目标,人才的多样化也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新的要求(如图4所示)。
个性化学习实践关系
网络学习空间、虚拟社区等社交媒体支持下的各种学习平台,一方面为教师开展积极、系统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高效整合;另一方面,丰富的资源、开放的学习环境、高效的交互联接,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它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提供资源与服务。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应积极向“可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变,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双重个性化目标。教育大数据诊断个性、学习分析技术预测路径、智慧学习支持服务等“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生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完全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且,这种个性化学习不仅只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个性化教育也可以是规模化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就强调过“聚焦重点,带动全局”,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可能使个别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也能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
事实上,人们不确定的思维是“凝固”的,最终人们不确定的行为也是“凝固”的。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一切都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价值。所谓的“可因材施教”只是一种想法,而不是一种行为。我们应该有改变世界的热情,顺应潮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个性化学习,其深层意义在于它能促进人类教育意识形态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