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专业技能大赛选手就业调查研究
2019-07-17赵瑛
赵瑛
摘 要:为了能更好的深入研究大赛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本课题重点以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为主,同时调研其他高职高专院校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带动下参加过汽车专业大赛的学生就业岗位情况、就业薪水情况、就业地点情况分布、企业满意度,通过分析参加过大赛的选手在就业上与没有参加过大赛学生的情况对比,所得出的结论对后续学生就业指导的影响、对学院教育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技能大赛;学生就业能力;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技能大赛由教育部门组织牵头、联合其他部门共同举办,或者是受教育部门委托,面向职业院校的在职教师和学生,按照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技能竞赛的大型活动。全国技能大赛项目涵盖面越来越广,到目前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涵盖70多个大项,80多个分赛项。
为了能更好的深入研究大赛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本课题重点以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为主。
一、就业情况分析
1.兵团兴新职业技术院校汽车专业2017-2019年学生就业情况
从2017年--2019年,汽车专业采集样本高职学生213人(包括9名三校生),有效样本203人,通过对样本的调研,统计出学生就业岗位情况、就业薪水情况、就业地点情况分布、企业满意度。
2017年-2019年学生涉及的获得奖项有汽车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项目。
根据数据统计:14级采集样本学生82人,有效样本73人,1人转行做电脑生意,占1.4%,72人就业岗位在汽车相关的行业占98.6%;5人的薪水在1000元以下,占6.8%,61人薪水集中在1000-1200,占83.6%,7人的薪水在3000元以上占9.6%;就业地点统计中,18人就业范围在在乌昌地区外,占24.6%,剩下55人在乌昌地区占75.4%;企业满意度数据显示,毕业学生有2人企业表示一般满意占2.7%,其他97.3%的学生企业表示比较满意。73名样本中,有大赛获奖学生7名,以上7名学生的就业情况,岗位都在汽车相关岗位,薪水在1200-4000之间,平均薪水2000元,比没有参加大赛的样本学生高,就业地点全部在乌昌地区,其中三人自己创业。
15级采集样本学生83人,有效样本82人,1人转行做器械生意,占1.2%,81人就业岗位在汽车相关的行业占98.8%;81人的薪水集中在1200-2300,平均薪水在1700元;就业地点统计中,样本中12人就业在乌昌地区外,占14.6%,剩下70人在乌昌地区占85.4%。
16级采集样本学生48人,有效样本39人,其中10人转行做其他工作,占25.6%,29人就业岗位在汽车相关的行业占74.4%;39人的薪水集中在1500-2600,平均薪水在2000元;就业地点统计中,8人在乌昌地区外,占20.5%,剩下31人在乌昌地区占79.5%。样本中大赛获奖学生有3名,3名学生的就业情况,岗位都在汽车相关岗位,薪水在1800-2600之间,平均薪水2100,与没有参加大赛的学生持平,就业地点2人在乌昌地区,1人在海南。
2.其他院校数据分析
调研的院校都在乌昌地区附近,有效样本学生30人,都是在2016年-2019年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薪水都在集中在1200-3500之间,企业对毕业学生100%很满意,就业岗位100%都是汽车相关岗位,就业地点100%都在乌昌地区,首次就业的薪水和没有参加过大赛的学生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
对调研的广汇汽车城、汇京汽车城、赛博特汽车城及昌吉地区部分汽车相关企业的走访,企业均表示,不会对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给予的薪水高于同期招聘的人员,只是在招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录用大赛获奖的学生的确在工作的后期中主动学习和钻研业务能力要優于其他人员,团队协调能力也很突出,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对大赛选手就业的反思
1.参加过大赛的选手在专业上的自信
参加过大赛的选手在企业中,不管是在销售岗位还是机修岗位,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很有自信,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挑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2.大赛选手的综合素质高
在和同等的样本学生中,参加过大赛的学生普遍在团队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优势。
3.优化课程体系
以赛促教,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更加合理的设置课程;改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凸显团队协作精神,合理设计一体化课题,根据岗位需求设计实操课题,达到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4.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借助比赛平台,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依托学生大赛,也可以加快本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5.加大获奖选手的宣传
正面宣传获奖选手,提倡根据相应的奖项,颁发对应奖项的技师或是高级工的等级证书;积极打通专升本的学历提升通道。
通过技能大赛,积极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色,形成“以赛促教”的局面;通过大赛,根据岗位需求和技能考核标准逐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