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

2019-07-17林加论黄旭李晓玲张锦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研究翻转课堂

林加论 黄旭 李晓玲 张锦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式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的微课建设进行探讨,从微课内容规划、教学设计、开发制作、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本课题组开展教学研究情况加以小结,为今后微课在计算机类课程或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践研究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提高新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今计算机技术的發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网上学习资源更丰富,信息资源获取更方便,学习手段和工具更多样化,将网络教学与以往课堂进行整合设计的混合教学将更容易实现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教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微课”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微课的质量是影响微课使用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着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微课的特点,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的设计、制作,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计算机课程微课的含义

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1]。也可以理解为,微课教学就是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包括学习目标、内容、资源和互动的,以精简的视频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微课这种教学资源创新方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普及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操作,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课外自学及在线学习计算机技能[2]。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近几年,微课程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为我们随时随地地学习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创新气息,由此兴起利用微课教学进行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颠覆了以往教学方式的新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急于改变教学现状的人们看到课堂改革的新希望[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微课完成某一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的自学,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外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教学有机结合,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的微课建设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前提。翻转课堂分为课外自学、课堂答疑消化两大部分,微课教学是学生自学的重点。通过微课视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展开自学,在有效完成微课学习后,翻转课堂教学方可顺利实施。在此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谈谈翻转课堂教学的微课设计。

4.1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微课程是某一课程较完整的系列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知识内容的微课的有序集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各微课间是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具有完整性,且与学习目标对应,适用于网络学习。因此,在开始建设微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规划设计微课内容应新颖具体,针对一个问题以小见大,逐层深入,逻辑清晰,着重突出其策略和方法。通常一个微课程只讲授一个知识点,但学习目标要明确,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清楚知道学习结束后自己要掌握什么知识,能用它做什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内是最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故微课时间建议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知识点内容较多时也不能超过15分钟。

本课题组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颗粒化知识点为单位将课程内容全面规划和设计为149个知识点,每章开始都设有导读,便于学生先对本章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确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规划后,采取碎片化处理策略,即知识点或概念化课程知识体系划分、以5分钟—10分钟的多个知识片段组织、系统化导航设计与整合。

4.2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按照教师推荐的学习过程及布置的任务观看网络课程中的微课视频。微课程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示例、图表、操作演示动画、自测题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经验,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工具,带给学生听视觉的综合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条不紊地讲解知识,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问答法、启发法、讨论法等,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技能讲授还常常要引入操作演示法。本课题组由海南医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琼台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联合精心拍摄和录制了149个微课视频,同时配套相应的PPT课件和教学设计。

4.3微课开发制作方法。

微课的开发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视频录播软件工具进行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另一种是利用比较专业的录影设备进行现场录制后编辑处理[4]。本课题采用两种方法。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编写微课脚本,安排设计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呈现方式,如画面构成、出现次序、展现方式等,为微课的制作提供具体的依据。其次,针对各微课开头引入新课环节和本课小结环节,采用教师出镜方式,在录播教室里利用专业拍摄设备进行现场录制后编辑处理。接着,利用专业的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开发,通过录制电脑屏幕上所有操作过程、录制PPT视频,把教师的所有操作演示过程和PPT文件展示过程录制下来,编辑制作成各微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资源。最后,剪辑合成为完整微课视频,并制作片头和片尾、添加讲解字幕、背景音乐等。

4.4微课应用支撑环境。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课堂上的讲授进行学习,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过程主要依托网络课程中的微课和在线测试。教师将课程内容细分为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微课,并将相关资源上传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在线教学平台将为微课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撐环境,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线下课堂扩展到线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可在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资料、分析讨论、课后作业、在线测试等教学环节,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对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做到监控、督促、引导、交流等。本课题在海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智慧树平台上部署“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有5所高校共五千余人注册参加学习。

5.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课前可自由掌握观看微课、做练习的时间、地点、进度,微课程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由于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地区差异使学生原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有效地解决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本课题组从实际出发,开发制作149个微课视频,并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中。虽然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为翻转课堂带来益处,但我们发现微课设计制作、学习资源的积累及如何激励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主动性等实际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依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更新,更好地服务于翻转课堂,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艳梅,别致.微课设计与制作[J].继续教育,2018(1):53-55.

[2]尚展垒,宋文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微课建设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20):23-26.

[3]李晓红.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8):29-31.

[4]黄孟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

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号:HYP201621):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Hnjg 2018ZD-11):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医学院校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号:HYZX201703):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医学院校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研究翻转课堂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