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9-07-17陈海燕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摘    要: 本文依据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合作单位开发、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分析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包括课程设置的优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凝练,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专业态度和学习管理的加强等。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专业建设    课程设置

基于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和发展目标,近年来国家和各地区对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对优秀的、高素质的专业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充满朝气地成长着[1]。

本专业自申报办学以来,在院系领导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近三年努力,使本专业建设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校园合作单位拓展、实训室建设、師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专业发展目标定位

专业建设应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课程开设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者和专业教师应深入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协作、对话、互动与反思,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需求,了解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诉求。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真谛,才能准确定位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经过多次幼儿园的走访和调研,基本了解目前徐州地区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学前教育机构及相关领域从事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应用技能型人才[2]。

2.专业发展现状

2.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指引专业有序发展。

专业建设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导向,以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本科学前教育助学自考学历获取为依托,制订相对比较完善和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通过专业委员会专家们的讨论和论证,认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较为科学合理,可行性较强,适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

2.2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合理,兼顾能力和双证。

本着拓宽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充分考虑本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的设置,幼儿园弹跳说唱画等技能课程的设置,还有学前教育自考课程的衔接。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中融入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使本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意,同时提升学历和就业门槛[3]。

2.3开拓校园合作单位,为专业实践搭建平台。

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校内理论课程的教学和课堂模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脱离真实的幼儿园教学实际,则难以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接轨。幼儿园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依托于实体幼儿园。本专业的合作幼儿园从零的突破到现在的十三家合作单位,实现量到质的跨越,从普通幼儿园到省优质幼儿园,从民办园到公办园,从小规模幼儿园到大规模幼儿园,从大众园到高端园,都有所涉及。随着专业规模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后续合作园的数量和层次都需要提高,幼儿园的区域覆盖面将更广。

2.4实训室建设。

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一是每学期有计划地到幼儿园见习和实践,二是在校内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性锻炼。幼儿园见习、实习固然真实、有效,但是不能成为专业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主是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掌握主要在校内获得,而不是通过幼儿园见习、实习获得。比如,学生基本的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同样需要在校内掌握,学生游戏设计与指导能力、环境创设能力、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等需要在校内实训室落实。本专业相关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本专业已经建成的实训室由最初的钢琴实训室和声乐实训室扩大到幼儿园模拟活动室、微格教室、舞蹈实训室、手工艺实训室等相关实训室。其中兼任教学与练习的原钢琴实训室仅有26台数码钢琴,只能满足两个年级的部分教学任务,教学之余每天不能同时满足一个自然班50名左右学生的练琴需求。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目前已对钢琴实训室进行扩建与改建,电钢琴由26台增加到55台,装配高清录屏扩音设备,保证大班额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解决教学和学生练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5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本专业由最初的三位专任教师发展到六位教师,其中,担任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任课老师基本满足,目前钢琴教师和声乐教师较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钢琴课程、声乐课程的正常教学需要。从现状看,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承担的专业建设任务较重。

3.专业发展方向与建议

3.1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专业课程设置要有整合意识,注重课程与教学改革。课程设置要凸显核心课程地位,整合相关课程,注重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体系;专业教师要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结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课堂教学,尝试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智慧。

尽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能体会到具体课程结构和细节上的不足,还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比如,一些课程的开设顺序还需微调,课程学时的把握还得结合专业需求和具体情况而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力争每位教师精抓几门主打课程,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3.2学生核心素养的凝练。

以“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为宗旨,加强学生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与考核;理论培养要与时俱进;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与机会;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能力管理[5]。

第一,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不是单纯的艺术技能,艺术技能要转化为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需要多方协同创新和通力合作。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加强每学期的校外幼儿园见习锻炼。

第二,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要建基于理论,理论引领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其幼儿园课程设计能力、组织幼儿游戏与活动能力、观察幼儿和评价幼儿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等。

第三,學生思想道德和专业情感建设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师德为先”,可见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师德教育和专业情意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仅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程达到,需要本专业所有任课教师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对学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

3.3多种措施培养师资。

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主力军[6]。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有多种:

第一,通过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扩充队伍。按照本专业发展的规模,目前本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比较薄弱的还是担任技能课程的钢琴教师、声乐教师等,亟待吸收新鲜血液,壮大师资队伍。

第二,对现有专任教师进行职后培养。此途径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并且是一条可行性较强的有效途径。可以分批分阶段送专任教师外出专业进修和学术交流,也可以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幼儿园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教师个人也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第三,利用同类院校和合作园的优质师资。目前本专业的技能课程主要依靠相关学校老师的鼎力相助。比如:部分美术课、钢琴课、声乐课需要外聘老师授课,其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最显著。还可以利用合作园的优秀师资为我所用。比如,某公办园的园长任幼儿园园长多年,师德高尚,专业素养水平极高,不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可以引进兼任一些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比如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等课程。

3.4学生的专业态度和学习管理急需加强。

专业建设的愿景设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精湛的师资队伍、配套的实训实践设施,都需要落实在学生的培养落脚点上。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认识建设,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光峰,沈勤利,程平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学园,2015(28):69-70.

[2]孙雪波.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实训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18-21.

[3]康建琴.幼教专业课程设置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62-166.

[4]程煜.关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35-36.

[5]皮军功.创新幼教实践: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57-60.

[6]陈海燕,褚青青.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探析[J].科教文汇,2017(27):83-85.

基金项目:2016年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需求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jx201604)。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