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及其“组合拳”

2019-07-17常贵想贺相雨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组合拳脱贫攻坚新时代

常贵想 贺相雨

摘    要: 精准扶贫是十九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农村脱贫攻坚定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参与脱贫工作的高校应深入总结扶贫工作的新经验,探索创新工作的思路,鼓足干劲,科学谋划,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力争2020年全面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助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振兴工作。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工作    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开展。近年来,脱贫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果。高校作为人才和智力集聚的高地,拥有高层次精英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在脱贫攻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广大高校通过对口结对、组团帮扶等多种形式,根据学校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广泛成功地参与农村教育、科技、产业、文化、旅游扶贫等脱贫攻坚工作。

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参与脱贫攻坚定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另一方面促进了高校的内涵发展,锻炼了一批干部,提高了外派干部的党性修养。

2019年是脱贫攻坚斗争的决胜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①,高校定向扶贫如何再发力,深入总结精准扶贫新进展中的新经验,创新探索工作新思路,鼓足干劲,科学谋划,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力争2020年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高校要进一步明确政治责任:思想上再重视,行动上再努力。

扶贫高校要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高校在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鼓足干劲,树立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听从上级党委安排部署,时刻保持攻坚态势,进一步绷紧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这根弦,进一步强化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为2020年年底决战决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应继续坚持扶贫常态化机制运行,充分发挥高校驻村“第一书记”、下派干部、工作队(组)等的作用。督促他们紧盯脱贫攻坚薄弱环节,献计献策,帮助贫困村补齐集体经济、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精神贫困等短板,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不到规定时间决不撤兵。

充分借鉴“五书记”脱贫攻坚成功工作模式,扎实做好每年度的扶贫人员考核工作。通过强化“抓落实、促攻坚”工作导向,落实驻村书记、下派干部扶贫责任,督促参与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效,充分协调利用好县乡(镇)干部、村委干部、帮扶工作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扶贫工作力量,形成政策和人员的工作合力,力争在脱贫攻坚中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全面压实、保障上周到细致。

二、高校参与脱贫攻坚要扎实认真:心无旁骛地推行“一驻、二双、三推”定点扶贫工作模式。

“一驻”,即充分发挥高校驻村“第一书记”、干部的领导作用,以加强党建促进扶贫工作开展为目的助力扶贫。驻村人员要真正发挥扶贫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及时上传困难群众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二是保证党和政府的精神及时传达给贫困村的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真心实意、踏实肯干,为贫困村永久脱贫不懈努力探索。

“二双”,意指“双联双创”工作组人员。要充分发挥学校“双联双创”工作队(组)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继续与帮扶村户一一对接,发放帮扶卡,逐一入户走访,及时准确地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制定一户一方案,精确对接,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

“三推”,即推进扶贫工作稳步开展。进村入户、工作实绩、党的政策宣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群众诉求排查化解、日常工作落实、村庄绿化、硬化、亮化、净化工程等。

三、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继续稳步推进:肯花“绣花”功夫,努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1.高校要帮助扶贫村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以党建引领扶贫工作。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慧团的作用,帮助基层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定期邀请学校专家和管理工作者来村委上党课、做报告,提高贫困村村干部和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全面提高村委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助力贫困村“两委”领导班子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使基層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要多方筹措,帮助扶贫村搞好村委办公场所的硬件(村委大楼、办公桌椅、办公计算机等)和软件建设,提高贫困村服务百姓能力和办事效率。

2.高校应积极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库优势,积极为困难群众寻找政策扶助,探索增收新路径。

必须坚持以往采取的“一户一策、一村一法”定向扶贫政策,以兴民生经济、办实事为立足点、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举、脱贫质量和脱贫成效并重,确保保障性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任务落到实处,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新成效,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产业扶贫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地为贫困村兴办经济实业,帮助被帮扶村制订合理的村集体经济年度发展规划,力争做大做强(光伏发电、产品制作等)村集体经济,重点围绕林果大棚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村庄道路硬化、灯光明亮工程、垃圾集中处理、旱厕改造、电气代煤等),找准帮扶立足点和切入点,采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方针,积极争取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保证农村扶贫开发实效。大力提倡群众通过加入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发展集体经济、获取固定分红等形式切实增加收入。

当前未脱贫的群众多处于深度贫困区域,多数是特殊贫困群体(五保户、年老多病户、因病致贫户),脱贫难度更大。高校要督促政府部门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加强政策兜底扶贫保障。同时,积极调研贫困线附近群众生活生产状况,积极反馈给上级部门,为下步新政策出台做好民情调研基础。

3.高校应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教育扶贫,进行扶智扶志活动。

要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教育扶贫活动,督促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的切实落实,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户子女的教育扶助问题,充分保障贫困户子女的上学教育权益,避免因贫失学,真正通过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还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对帮扶村进行扶智活动。以送报刊、书籍、技术入农村等形式给予智力支持,大力倡导农村科技扶贫行动,帮助农民及时知晓新政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

同时,注重发挥贫困人群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困难群众克服“等靠要”懒惰思想,积极进行扶志引导,寻找致富金点子,帮助贫困户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营造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闯出致富新路子。

4.高校要继续落实帮弱助困措施,切实给予人文关怀。

继续开展逢年过节送温暖的活动。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户,通过拉家常、座谈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日常疾苦,让贫困户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五保户”要切实落实政策兜底保障工作。

5.高校助力脱贫人员要精心策划,创新开展日常性的群众活动。

充分开展好每年的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活动。一方面走访慰问帮扶户,进行物质资助和扶贫政策宣讲。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创新思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扶贫活动。如帮助贫困村精心策划送戏下乡、送医下乡、健康查体活动,举办“孝老、善老”饺子宴、“好丈夫、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卫生户”表彰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丰富扶贫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6.广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设法多方保障群众的生活生产。

高校要经常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农户贴息贷款等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有困难的农户申请农村救助基金,动员他们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经济形式。同时,加强对保险等金融业的认识、理解和宣传,动员群众积极投保参险,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等不可预知灾害的能力,力争让老百姓的减收降到最低。

7.扎实认真地开展好“大走访、回头看”活动。

本着不漏户、不缺户、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的原则,经常入村入户走访,及时掌握脱贫户的生产生活情况。重点摸清贫困线附近群众的家情,以防他们因意外事件重新沦为贫困户。同时,借助入户机会适时进行国家有关(低保、大病、临时、医保救助等)政策的宣传宣讲。通过逐户回访,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问题,从而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疏导情绪,向上反映民生疾苦起到积极作用。

8.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

高校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保障驻村“第一书记”、下乡干部等脱贫攻坚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他们物质和政策上的倾斜(如扎实推行每年度的“最美第一书记”评选表彰活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认真对待每年度的工作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平时要多关心、关怀、爱护脱贫工作人员,让他们保持高昂的工作革命热情,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扶贫攻坚工作,树立建功立业之志,在脱贫攻坚中增长才智、锻炼党性、检验修养、改造主观世界。

在决胜2019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部署下,高校要立足实际,持之以恒,鼓足干劲再出发,与当地扶贫干部协同作战、群策群力、再接再厉,加大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攻坚力度,一定會如期取得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成功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防止贫困人口再度返贫,真正实现国家发展有温度、人民幸福有质感。

注释:

①出自《管子·乘马》,释义:各项事业都产生于谋划和周详的思虑,因辛勤努力而成功,因骄奢淫逸而失败。

参考文献:

[1]李嘉宝.中国减贫功绩前所未有[N].人民日报:外媒看中国,2018-12-24(010).

[2]周洪松.斩断穷根,富民强县[N].中国教育报,2018-12-28(01).

[3]单士兵.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要协调推进[N].经济日报:理论周刊,2018-03-29(014).

[4]坚定信心持续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N].大众日报,2018-12-31(01).

[5]郑小梅.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71-73.

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参与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提升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组合拳脱贫攻坚新时代
打好“组合拳” 书写新答卷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组合拳”中出效益
朱共山的光伏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