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古籍线装书建设初探

2019-07-17武琳琳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

武琳琳

摘    要: 高校古籍线装书是重要的特色馆藏资源,现存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料室馆藏古籍线装书建设情况为例,阐述对其进行建设的必要性,并通过系统整理,探索美术学科古籍线装资源的学科服务工作方向,提出进一步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美术学院    古籍线装书    文化诉求

古籍线装书承载了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实证,是高校现代图书馆重量级的特色资源,古籍具有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取代的。本文结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馆藏古籍线装书建设的实际案例,提出方案推进本院古籍线装书的发展,并探索相应的学科服务工作。

一、高校古籍线装书建设的必要性

1.馆藏古籍线装书的文化诉求。

高校因为经费、空间等原因的制約,古籍线装书管理有待加强。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资料室馆藏古籍线装资源相对丰富,约有1600余种,最早古籍为康熙乾隆年间的,如:康熙四十六年的《御选历代诗余》、乾隆壬年的《清河书画舫》、乾隆十二年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释文)等,其他线装书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

古籍线装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纸张一般选用宣纸或毛边纸,印刷技术采用手工雕版或活字印刷,装订形式是用棉线把书页连封面装订成册,装订线呈现在外边,展示了我国古代的装帧技艺,装帧形式独具中国特色。

美院馆藏的古籍线装书是连接美院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向我们展现美院的过往和文化,通过对古籍线装书的研究可以梳理出美院文化发展的脉络,挖掘出美院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特色服务,让读者“原汁原味”地碰触、感受中国文化、美院历史,更接地气地服务于教学、应用于科研。

2.挖掘潜在古籍线装资源的现实意义。

从目前国家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闻的重视,全面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使命。今后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成为评估优质高校的指标。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美术学进入全国A类学科(前10%)。我们应整合学院资源,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图书资源、特色资源,努力提升“内功”。可以说我馆的古籍线装书是“内功”中的“稀缺武功”,因为其中相当大部分是人无我有的特色馆藏,是我们的优势资源。如何开发、建设、利用对美院学科发展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全方位支持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学科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形成,为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高校古籍线装书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古籍线装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资源,应该有规划地建设。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现馆藏的古籍线装书主要是绘画、碑帖、诗题等美术类资源,属于学科专类资源,且绝大部分是稀有资源,没有共享的类似版本。美术类古籍线装书对于教学、科研的指导意义更重大,涉及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我院针对现有馆藏古籍线装书进行了整理。

1.有序上架,全面开放。

把原来杂乱无序的馆藏古籍线装书进行系统典藏,然后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序上架,并分割出独立的区域供读者翻阅。这样能节省读者搜寻资料的时间,避免搜寻过程中出现古籍线装书的磨损,同时方便古籍线装书的管理。

2.制作古籍线装书的电子书目。

古籍线装书的电子书目让查找变得轻而易举,极大提高了读者的查询效率,便捷的查找也提高了古籍线装书的阅览利用率。同时,电子书目便于日常管理与更新维护。

3.制作电子版古籍线装书。

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古籍线装书存在霉蚀、虫蛀、粘连等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使用的损害,我们克服资金、人力方面的局限和古籍线装书数字化工作量巨大等诸多现实,制作了有限的几部古籍线装书的电子版。这样,读者有查阅需求时,若古籍线装书有相应的电子版,则实体书不要开架,实现有效的保护。

4.尝试开展美术学科古籍线装资源的学科服务工作。

美术学院资料室馆员在日常学院工作中与美院师生接触频繁,熟知每位美院教师的学科研究方向,具有与其良好沟通合作的基础。学科馆员和教学科研教师密切合作、相互促进,形成特色学科服务模式坚实的专业基础。

(1)馆员根据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向专业教师推介馆藏古籍线装书。起初教师惊讶于我院的馆藏,然后逐渐开始关注古籍线装资源,查阅率大幅提高。其中专业敏感度高的教师通过对古籍线装书的查阅,找到自己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重要稀缺资料,并发表了相关的学术文章,开辟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

(2)邀请史论教师对馆藏古籍线装书进行定期的重点推介,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专业课程内容。

(3)举办古籍精品陈列展示活动,让我院学生切实感受首师大美术学院的馆藏文化和学术资源,提升艺术自信。

(4)联合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由学生会组织,美术学院资料室提供场地,举办古籍线装书阅读交流体验活动,极大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加强学生与图书资料室的沟通。

(5)借阅服务中,馆员为有查阅需求的读者介绍我院改进后的古籍线装书系统化管理查阅方式,获得好评,效果显著。

(6)举办小型美术学科古籍线装资源查询途径普及讲解活动,现场与学生分享如何依托网络平台,打破空间局限,拓展获取古籍线装资源的领域。讲解图文并茂,提供了最实用有效的查询方法,并共享出了高质量的数字古籍图书馆资源。数位准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掌握了一定的检索资源的方法,受益匪浅。

经过试行,古籍线装书的有序整理和恰当使用为教学科研、学术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展古籍线装资源的学科服务工作,确实有效提高了我院特色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三、高校古籍线装书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由于项目时间有限,加之人力、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古籍线装书建设相对滞后,以我院为例,对古籍线装书的整理及相应学科服务仅进行了初步探索,尚需要深入推进古籍线装书的发展建设及相关学科服务工作。结合当今客观实际情况,建议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繼续推进高校古籍线装书的建设。

1.科学评估古籍线装书的价值。

高校应高度重视古籍线装书的价值,古籍线装书是图书馆藏书的一个特殊模块,不但内容上具有学术价值,书体本身也具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1)聘请古籍线装书的权威评估机构对现有古籍线装资源进行行业评估。只有明确线装书的价值,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今古籍线装书越来越稀少,但并非所有古籍都有收藏价值。一般来说,古籍收藏与书的实用价值成反比,在书籍出版时实用价值越高的,今天的文物收藏价值越低。

(2)邀请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教授对古籍线装书进行学术评估。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教授既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又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针对教学和科研资料的需求方面会给出专业的判断,明确具体的学术研究价值,并根据需求把价值分出层次。

2.切实保护古籍线装书。

在权威鉴定评估后,可以考虑按照等级将有价值的古籍文献的保护提升到国家文物保护同等地位。这样,在法律的保护下古籍线装书的保护工作才会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在资金和支持力度方面也会给予适当倾斜。

3.建立研究和修复古籍线装书的研究所。

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申请成立美术学科古籍线装书及藏品研究、修复型的研究所,聘请古籍专家、修复专家和学术教授组建一支美术学科的专业研究团队。使用、保护、修复“三管齐下”,让古籍线装书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价值,传播首师大美术学院雄厚的艺术资源与文化,推动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发展。

4.高校美术学科古籍线装藏品资源联合共建。

吸纳兄弟艺术院校的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共建,走大数据路线。如通过相互引证分析资源的重要性、学科之间的交互性、信息来源分布特征等,从而为学科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规划依据。

5.深化学科服务工作。

馆员与任课教师合作,进一步推进其参与学院教学科研、信息培养等工作,适时嵌入与专业课程密切联系的古籍线装资源检索知识讲解和计算机实操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资源检索能力,开阔艺术眼界。另外,馆员应该打开思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让美院师生充分感受古籍文化、热爱古籍阅读,从而开展古籍研究。

四、结语

高校古籍线装书的发展状况对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具有重大意义,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彰显和传承。今后需继续深入建设、研究古籍线装资源,深化学科服务内容,形成美术学科特色古籍线装资源服务模式。最后,用《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勉励我们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M].北京: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09.

[2]王世伟.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四川美术学院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二)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欣赏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一)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