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股市黑嘴”得用重典

2019-07-17盘和林

环球时报 2019-07-17
关键词:罚单证券市场行政处罚

盘和林

近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节目嘉宾主持人廖英强因利用名人效应,在未取得中国证监会经营证券、期货交易投资咨询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多名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从业讲师,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讲座报告等形式向公众分析预测证券走势,从事非法证券、期货咨询业务,非法获利巨大,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

早在去年,廖英强就因为“抢帽子”被证监会处以没一罚二的行政处罚。所谓“抢帽子”,即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利用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明确将“抢帽子”

列为操纵交易行为。然而以廖英强为代表的股市“黑嘴”们因为并不属于证券从业人员,执法机关无法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加诸其身,而他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屡屡钻法律的空子,扰乱市场秩序,侵害股民利益。

一旦被认定为“操纵证券市场罪”,犯罪嫌疑人将承担刑事责任。而对不适用“操纵证券市场罪”的犯罪主体,目前监管层一般只能做出行政处罚,比如廖英强此前因“抢帽子”而被证监会开出1.29亿罚单。这份对普通人而言毫无疑问是“天价”的罚单,廖英强本人却似乎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给自己打了个“广告”。

面对“黑嘴”们的气焰,当前证券领域刑事法律规范的滞后性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有关立法部门尽快推动证券领域刑事法律规范落实工作,切实对证券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的必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证监会在行政处罚之外,还应考虑引入失信联合惩戒,比如联合国铁集团对违法违规人员采取一定期限内限制乘坐火车高级别席位等。

广大投资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预测证券走势在学术界都是极为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而廖英强甚至还把证券预测搞成了教育培训,从“爱操盘”的页面上看,要获得其团队的提点,需要至少缴纳近5万元的费用。这波“韭菜”割得真是相当彻底了。▲(作者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学者)

猜你喜欢

罚单证券市场行政处罚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全国银监系统“2018款”罚单逼近3500张
中国银监会去年开出3452张罚单
瑞士小城警察一年开出2.5万张罚单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据看股市
档案行政处罚不成立与无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