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推广及应用

2019-07-17成都公交集团

城市公共交通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线客流成都市

成都公交集团 汪 珏 乔 涛 赵 文

成都市第一条快速公交(二环路快速公交)2013年5月31日正式开行以来,以二环路快速公交为核心的快速公交服务体系不断扩展,快速公交的各项建设工作逐步推进,相关线路筹备及运营工作进展有序,逐步发挥着快速公交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1 二环路快速公交开行及效果

二环路快速公交是成都市二环路“双快”工程之一,是成都市打造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践行“交通先行”的重要战略举措。

1.1 线路走向及站点

二环路快速公交为全高架环形闭合快速公交,运营线路2条(内环线K1线、外环线K2线),线路长度为30.5千米,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平均运行速度达30千米/小时;沿途共设30对站点(其中特色站6对,标准站24对),站与站之间的平均间距约为1千米。如图1所示。快速公交30个站点均在50米范围内设置地面公交接驳站点,接驳了相应片区的快线、干线、支线及社区巴士,与地面公交系统形成良好网络布局(尤其是社区巴士线路,接近一半的社区巴士与快速公交站点形成无缝换乘),同时与已开行地铁1、2、3、4号线形成有效接驳。

1.2 生产组织情况

二环路快速公交全线配备18米大容量低地板公交车240辆,包括新能源电动车及清洁能源车辆;全天日均班次1600班,平峰发车频率为3分/班,高峰最短发车频率为30秒/班。乘客通过刷卡进站候车,出站无需刷卡直接通行。目前日均客流27万人次,最高为35.2万人次。

图1 二环路快速公交线路走向及站点

二环路快速公交开行至今运营五年,总行驶里程超过8554万千米,可绕地球2134圈;载客量近5亿人次。

二环路快速公交作为成都市第一条快速公交,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以“快速、高容、便捷、高效、舒适”等优势为后续的快速公交线路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快速公交射线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发挥快速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网络和规模效应,方便市民公交出行,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结合规划快速路改造条件,成都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为一环五射,建设以二环路快速公交为核心环,沿放射性通道布设五条射线连接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组成“环+放射”的快速公交骨干网络体系。如图2所示。

五条射线分别为:成都以北沿凤凰山高架至新都方向K3线(2018年9月开行,下一步计划延伸至新都区域);成都以南沿剑南大道至高新区、天府新区方向K4线(预计2019年开行);成都以西沿日月大道至温江方向K5线(即将开行);成都以东沿成渝高速至龙泉方向K6线(预计2019年开行);成都西北沿沙西线至郫县方向K7线(已启动建设)。五条射线将中心城区核心区域与外围组团有效连接,通过提高城市公交服务体系带动区域发展,从而促进城市和谐健康发展。

图2 成都市快速公交规划示意图

3 快速公交支线体系

快速公交支线体系是以成都市“一环五射”快速公交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快速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匝道及社会车辆上下行匝道等资源,将BRT专用走廊及地面常规公交优势有效结合,采用“BRT路段+地面路段”混合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发挥BRT专用走廊的运营效率,同时利用常规公交灵活、可达性高的优势,将常规公交纳入BRT专用道行驶,从而实现公交线路的快速化及大运量。

图3 二环路快速公交客流分析

图4 地铁线路早高峰断面饱和度

图5 地铁网络OD分布图

围绕二环及各条放射快速公交,结合三环外远端客流出行需求及地铁部分区段客流压力过大问题,根据二环路快速公交及地铁客流大数据分析(如图3、图4、图5所示),成都市打造快速公交支线体系(共计8条线路,线路总长度170余千米,计划配车约270辆,平均运营速度25千米/小时,预计日总客流30万人次)。在快线公交骨干体系基础上,将快速公交支线体系拓展至更多主客流通道(图6),并深入中心城区外围区域,与地铁网络形成互为补充,进一步丰富快速公交网络体系,增强快速公交的吸引力。

图6 成都市快速公交支线体系示意图

2018年9月,成都市开行第一条快速公交支线K11线,由金沙公交站发出,途经二环路高架及神仙树高架后驶入地面路段行驶。沿途站点采用高架站和地面站混合设置模式,全线平均速度20千米/小时,开行至今日均载客量达4万人次。

4 地面快速通勤体系

为给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交服务,成都市先期在三环周边区域开行了多批次高峰快线,为使地面快线服务更加系统体系化,进一步解决中长距离客流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拥挤及耗时长,同时缓解地铁高峰时段部分区间段客流拥挤的难题,在快速公交及支线体系基础上,成都市推出地面快速通勤体系。

地面快速通勤体系包括以接驳二环为主的快线体系及其他骨干快线,主要覆盖公交出行时耗较长的人口集中区域,以工作日高峰形式(早7:30-9:00;晚17:00-19:00)开行。

以接驳二环为主的快线体系,是指以主要放射性客流走廊为支撑、覆盖绕城区域至二环的快线公交。该体系所有快线均只接入二环,可同台换乘二环快速公交及地铁7号线,与二环路快速公交形成“环+放射”通勤网络;主要解决早、晚高峰三环外远距离、大客流出行需求,通过快线及二环快速公交相互转换,实现绕城区域内远端各主要片区之间方便快捷可达。该体系规划12条线路(图7),线路分别覆盖大丰、安靖、犀浦、中海国际、空港基地、中和、上东阳光、龙潭工业园等三环外公交出行时耗较长的人口集中区域。该体系线路于2018年9月向市民推出,线路开行以后,吸引了广大乘客乘坐,目前12条线路总配车90辆,每条线路日均客流量达1500人次以上,线路运营速度由以往的高峰12千米/小时提高至20千米/小时,市民出行更加快捷。

其它骨干快线是指运行于主要干道,按照快速度、少设站、易换乘、人流集中地设站的原则,主要为解决大客流出行需求设置线路。该类别线路未限定特定区域,大多根据乘客需求分批次开行。目前成都市沿各主要干道共布设骨干快线10条,共计配车80辆,每条线路日均客流达2000人次,百车千米人次达500以上;其中日客流最高线路达3000人次/天,百车千米人次为1050。

图7 地面快速通勤体系(接驳二环)示意图

为验证该线路体系开行效果,选取了部分线路通过公交出行时耗及OD分布大数据分析与实际开行线路进行匹配,匹配结果显示所开线路与数据分析期望基本一致:线路覆盖了出行时耗较长区域(图8中红色区域),线路走向与OD需求基本吻合。

图8 部分快线分布与公交出行时耗及OD分布匹配度

5 小结

按照以上规划及应用,成都市快速公交及通勤体系线路总数将近40条,线路总里程将达500千米,预计日载客量将达60万人次,构建并发挥了快速公交作为成都市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的作用,以进一步缓解城市拥堵,为人民群众出行和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支线客流成都市
客流增多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分析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支线机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