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雕塑作品“笑口常开”创作谈

2019-07-17鲍建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能容大肚紫砂陶

鲍建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笑口常开》

宜兴紫砂陶艺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品类逐渐丰富,从紫砂壶衍伸发展出雕塑、花盆、香插等广泛的紫砂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绽放异彩。紫砂雕塑作为雕塑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紫砂艺术形式的延续,在创新体系上受到西方雕塑的感染,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流露出古韵的同时,也有着西方雕塑的印记,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发展至当代,紫砂雕塑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成为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

按品种及功能来分,紫砂雕塑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紫砂器皿相结合的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塑器,即“花货”,一类是以观赏功能为主的陈设类塑器。紫砂雕塑“笑口常开”(见图1)属于第二类,此雕塑以布袋和尚为创作原型,充分利用紫砂材质的可塑性,雕刻精细,纹理表现自然,风格精美,独具趣味。细观此雕塑,布袋和尚身形矮胖,随意放松地坐着,两腿张开,双脚未穿鞋,露出肥厚的脚趾,大腹便便,衣服随意地披散在两肩、褶皱自然,腰间束带,袒胸露乳、一派不拘小格,他一手抓着一只布袋,另一只手中握着一串佛珠,面容慈善、眯着笑眼、鼻子肥厚、开怀大笑,他两个耳垂极大,颇具福相。整个形象给人以宽容大度之感,让人心生亲近。此雕塑集写实、变形、夸张等手法,造型和装饰相辅相成、不拘一格,通过开创性的努力,全面地呈现出立体三维形象,工艺精湛,构筑成独立的艺术空间,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给人以洒脱忘我的境界,让人不知不觉地进入意境中,引人深思。布袋和尚挺着奇大的肚子,用竹杖挑着大布袋游戏人间,到处行乞,化得东西就放入布袋,饿了就吃,吃饱就睡,在行走人间的过程中为人们释惑解疑,为人们开解,一直以来以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的形象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紫砂雕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题材,此雕塑以“布袋和尚”为创作原型,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折射着深远的禅意,紧扣紫砂文化与佛文化的渊源,使造型与意境达到完美融合。

我们看到布袋和尚的时候,旁边一般都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与布袋和尚的形象相契合,这是告诫人们“大肚能容”,就是对一切都要宽容,不要跟任何人计较。这不是让我们委曲求全,而是让我们从心底学会放下比较,真正的大肚能容需要有空性的见解,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未必没有经历过悲伤和失去,他只是更善于用积极乐观、宽容平和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除了心以外,没什么其他东西。所有的感受都是我们心的投射,想明白了,就大肚能容了;想不明白,肚子里面都是怨和憎。至于“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告诉世人:每个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们执着一生去追求物质名利,到头来往往是一场空,人生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却又终其一生去解决烦恼,实在可笑。只有保持通透明净的心灵,才能真正做到大肚能容。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据说有人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放下来,然后人家说:“没搞明白,你再说说。”他又把这个布袋背起来。布袋和尚的动作其实包含了无尽的含义。所谓的佛法,就是要放下执着。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执着,人生总有一些遗憾,有一些想得不可得的东西。“把布袋放下来”,是告诉人们放下执着。可是,又为什么背起来?因为,我们光放下执着还不够,还要承担自己该承担的,甚至尽最大可能去利益众生。我们要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要承担生而为人的责任,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起,心境澄澈、目标专注,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在无形中服务了众生、修行了佛法。

顾名思义,紫砂雕塑“笑口常开”以布袋和尚呈现出一派洒脱大气、祥和美好的意象,向人们传达宽容大度、笑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怀,传达出随遇而安的佛教精髓,作品洒脱于形,集写实和写意于一体,呈现出完美的艺术形态和意境主题,将紫砂陶艺和佛文化融于一体,极具艺术感染力。

紫砂雕塑将紫砂陶材质优良的可塑性充分发挥,集文化、历史和传统文化于一体,以多样性的精神向度承载并薪传了民族文化精神,为人们提供了宽广的、多样化的审美空间,其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意境深远,使紫砂雕塑从中国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分外难得。身为一名现代紫砂艺人,不仅要继承传统技艺,更要将传统与创新相融合,汲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精髓,不断学习、领悟和创新,使紫砂陶艺与时代接轨,推动紫砂陶艺更进一步的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能容大肚紫砂陶
青春语录
青春语录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大肚熊的秋天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智珠二则
背草籽
急性子的大肚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