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钧瓷壶泥片拍打成型制作工艺

2019-07-17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作料制壶壶口

余 洋

钧瓷器物的成型工艺,主要以拉坯、合模、注浆、印坯等等工艺为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拉坯和注浆成型工艺,在这些古老的钧瓷成型工艺中,唯独没有泥片拍打成型工艺。

我现与大家分享,钧瓷壶全手工泥片成型工艺,有不妥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制泥

现代制泥相对简单快捷,大体分为:原料粉碎~磨浆~压滤水份~真空炼泥(数次)直到适合使用。

言归正传下面着重介绍钧瓷壶泥片拍打成型工艺流程:

二、醒泥、做作料:

取陈腐好的瓷泥一块,根据设计作品的情况,用拍打工具将瓷泥料,拍打成干湿度基本一致,至不粘手为宜,此谓“醒泥”。

然后分别分割好:壶身筒、上下封片、壶底壶口、壶流壶把、壶盖摘手的大体用泥备用,这是制壶的首要环节也称“做作料”。

三、拍壶身筒

首先将作料拍打成所需的大小,这一环节可以随意(按自己作品设计要求),泥片厚度掌握在3mm左右为宜。然后裁切泥片,落墙款:然后打上款章,在这里重点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将款章落在壶中,只是一个对纯手工钧瓷壶的一种鉴定方式,只有这样做的壶才可以说明此壶是纯手工工艺流程制成。也是制壶者的一种低调内涵的表达。再围成圆柱状,粘接好连接缝。拍打泥片(壶墙),此环节非常关键,也是制壶中最重要的环节。拍打成需要的型放入保湿缸中待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将围成的圆柱状泥片,放置在手转盘的中心位置,用拍身筒工具进行拍打,要一边拍打一边旋转,以保证身筒圆润。这个环节关键在于,掌握泥性,轻拿轻拍,边拍必须边旋转转盘,拍打频率节奏要控制好,步调一致,才能拍成圆润规整的造型。

四、做上下封片

取作料泥,拍打成泥片,厚度保持和身筒一致,不可有裂痕,拿在手上感觉既柔软细腻光滑,又紧密又富有弹性,这样才能使用。切出合适的型状和大小,同样放入保湿缸中待用。

待其基本到干湿一致时,从保湿缸中取出来,封闭上下片,使其成为一个全封闭状态的壶身,然后固定在手转盘的中心,进行调整,其目的一是规整,二是融合,使其圆润饱满,干湿一致,使得壶身里充满一定压力的空气,这样不容易变形,也方便下一步制作,再放入保湿缸中待用。

五、做地足和天口

根据设计要求,用同样的方式把作料,拍打成与身筒厚度相同的泥片 ,裁切成所需大小的泥片;取出身筒在手转盘上,找中心点粘接上足片,继续调整,旋割出壶的圈足。用同样的方法,做上天口,放入保湿缸中待用。

六、做流、把、盖、摘手

流的制作:流俗称壶嘴,首先是在设计要求下进行,它的大小,粗细,长短都必须和设计要求相一致,出水流畅与壶身连接自然,此环节主要强调的是钧瓷壶的实用使用功能。

把的制作:在制作中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大小、粗细、长短,它的制作主要是搓这一手工技法,需要做到不能中空,弯曲弧形流畅,也同样需要与壶身连接自然流畅。

摘手的制作:在流、把的大小、粗细的基础上协调制作,做到“的、流、把”三件配件既协调统一,相互关联,也各自独立,使用方便,手感舒适。

壶盖的制作:在一把手工钧瓷壶的制作工艺中,它主要可分为,嵌盖、压盖、截盖等,主要也是强调它的实用使用功能,最终的要求就是,通转、和缝。

七、按流、把:

在工艺流程中,这个环节要注意的要点就是,与壶身连接自然流畅,可以略高壶口,但不可低于壶口,流与把必须是在同一直线上,它和摘手共同形成三点一线的造型要求。必须着重强调的是,装流(壶嘴)之前要开好钧瓷壶的出水孔,做到对称均匀即可。

八、开盖成器以及粘接嘴、把、盖的,按设计要求,掌握好干湿度,完成后在阴凉处待干。

最后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虽说谈不上是工艺,却必不可少的,就是在壶顶上开盖口,完成这一步基本就成器了。

到此一把完整的,全手工钧瓷茶壶就制作过程就完成了。

猜你喜欢

作料制壶壶口
在壶口
壶口放歌
时间的作料
时间的作料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忆秦娥·临壶口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