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钧瓷窑变山水釉:当代中国陶瓷意象美学新高度

2019-07-17王洪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窑变钧瓷山水

王洪伟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中国陶瓷史与世界他国陶瓷史发展最大的迥异之处在于,中国陶瓷史有着悠久而丰富多远的陶瓷工艺传统,而且由于陶瓷材料、工艺和历史传承的特异性,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陶瓷门类传统,此即为唐宋以降遍及全国南北的历史名窑及其窑系。这种历史名窑尽管不断吸纳其他陶瓷门类或现代陶瓷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是其相对独立的门类体系并未受到根本性突破,如现在熟知的禹州汝窑,宝丰、汝州汝窑,铜川耀州窑,曲阳定窑,福建建阳建盏,开封和杭州官瓷,景德镇青花瓷,等等。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这种边界性、地域性在当代不仅未有被根本打破,甚至还呈现出某种强化的趋势。

钧瓷山水釉 高22cm 直径20cm钵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王金合 2008年

中国历史名窑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其原料、胎釉料结构及烧成工艺的地方性和独有性。古代中国陶瓷并非一种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实验室科学,是一种试错性的经验科学。所谓“经验科学”即与参与陶瓷烧造的窑工经验密切相关,胎釉原材料的选用、加工方式以及配比结构,窑炉构造以及烧成曲线都存在极大的窑工个人性和经验性,加以传统中国历史名窑工艺的封闭性传承制度,致使某个时期、某个窑口或某个窑工创造的陶瓷工艺技术即使毫无保留的得以传播,但是可能已经千差万别,甚至南辕北辙。以致于古代历史名窑某个时期的工艺技术为后世历代仿烧而不得,如禹州钧台钧官窑的成型工艺、胎釉料配比工艺、烧成工艺长时期难以复制;北宋汝官窑工艺至今尚未破解,都是中国古代名窑发展史上最为典型的特例。

禹州钧窑是起源北宋末期的一座重要古代历史名窑,被后世推崇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以其绚烂多彩的窑变工艺闻名于世,自创烧以来,也为海内外窑口所仿烧,在金元时期形成横跨河南到、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的北方钧窑系;明清时期形成延及江苏宜兴、浙江金华、江西景德镇、广东石湾的南方钧窑系,20世纪以降,钧瓷工艺逐渐跨洋越海,为中国台湾地区,东亚的日本、韩国,欧美的德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所仿烧,形成带有全球化色彩的世界性的历史名窑。但是,当代钧窑烧造的核心区域依然无可置疑地还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在钧瓷原产地神垕镇,传统钧瓷工艺自晚清民国时期开始收到现代物理、化学和硅酸盐科学的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河南省轻工业研究所等具有现代西方科学知识的工程师和专家学者们开始研制钧瓷的化学组成和呈色机理,并运用这些现代科学发现指导和帮助钧瓷早期的恢复研制,推动钧瓷工艺的传承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当代禹州神垕产区钧瓷工艺的繁荣和产业发展;但是在钧瓷工艺的这种现代潮流中,尚有不少沿袭古代钧瓷工艺“试错法”的陶瓷工匠,在传统工艺幽暗的狭道推动当代钧瓷工艺的个性化发展。出生于钧窑原产地神垕镇的王金合就是这种特例中一员名匠。

富于创造力的钧瓷名匠

王金合1942年出生于禹州市张得乡阁王大队,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1944年,父亲王云在王金合不到三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靠种地拉扯姐弟三人长大成人。1972年,含辛茹苦一生的老母亲在老家去世。

王金合8岁入读当地小学,初中上了半年。1957年休学后,被招工到靠近钧瓷原产地的凤翅山煤矿,做过机修工。1958年凤翅山煤矿出了事故,有一二十人调到神垕的地方国营禹县瓷厂,其中,王金合随调到“国营瓷厂”下属的电厂;1972年电厂停用,王金合调到“国营瓷厂”机修车间。

钧瓷山水釉 高32cm 直径19cm 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富贵瓶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 王金合 2009年

王金合岳父的父亲杨书信(1883—1977年)是神垕瓷区晚清民国最为著名的钧瓷老艺人之一,王金合深受神垕钧瓷历史传统、岳父家钧瓷世家以及“国营瓷厂”钧瓷研烧气氛的影响,深深爱上了钧瓷工艺研制。尤其是王金合妻子杨桂荣二哥杨付洲,擅长钧瓷手拉坯、印坯、烧窑,成为王金合研学钧瓷工艺的第一师傅。杨付洲好酒,常常烧窑期间喝的烂醉,久醉不醒,同处一厂的妹婿王金合,不得不做了“二哥”的“替班”,代为烧窑,以免误工受罚。但是歪打正着,王金合却由此历练出不凡的传统钧瓷烧窑技艺。

王金合研学钧瓷工艺的另一个偶然机缘,是当时到“国营瓷厂”指导陶瓷的知名陶瓷科技专家杨文宪。1975年冬,河南省一轻厅总工程师兼省轻工研究所所长杨文宪到“国营瓷厂”试验结晶釉,亲自指导杨付洲烧成钧瓷,被王金合巧遇。杨文宪鼓励王金合要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钧瓷工艺:“在瓷厂你要以瓷为主,不能当外行。”为此,杨文宪还转赠王金合不少陶瓷科技资料。王金合从那时起就对钧瓷釉料配制和烧成生发浓郁的兴趣,从此勤力苦学,研究钧瓷釉料配制和烧成工艺,逐渐小有名声。

1976年,王金合和杨付洲在杨家小院里建起一座麻斗窑或鸡窝窑,利用传统窑炉和烧成工艺烧制炉钧1。1981年,王金合又建造一座1立方米倒焰圆窑,成功研烧出仿宋钧天青釉、天青挂红斑釉以及黑底金星天目釉,引起文化界、古陶瓷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北京、天津、香港、台湾及日本客商、收藏家的青睐。2

钧瓷山水釉 高30cm 直径18cm 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玄纹瓶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 王金合 2010年

1984年王金合和杨付洲又合建一座5立方米煤烧倒焰圆窑,烧造钧瓷,釉色精美,很受市场欢迎。不过,当时的王金合对现代陶瓷科技一窍不通,所谓的“研究”无非是在神垕当地传统钧瓷工艺基础上不断调用当代原材料,调整烧成工艺。这种经验性的研烧,尽管釉色精美独特,但是并不深知其中内含的现代陶瓷机理。当时,著名陶瓷科学家李国桢很看重王金合烧造的钧瓷,甚至将其釉料取回化验其中化学成份。李国桢说:“金合,你是瞎猫碰上死老鼠,搞钧瓷就是这样子,真要按化学成份按比例调配还不一定烧出好钧瓷。”

当年因为煤价便宜,试烧钧瓷成本低,王金合搞了不少钧瓷试验,仅釉料配方就记录了十几本。李国桢回到上海化验王金合釉料后,也常到神垕指导王金合烧制钧瓷,一直到李国桢1990年去世一直与王金合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系。从历史瓷区里走出来的钧瓷名匠无意间经受的像李国桢这样的现代陶瓷科技理念的影响,可能对于后来王金合的钧瓷工艺创造影响至深。

钧瓷山水釉 高21cm 直径13cm 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 弦纹瓶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 王金合 2009年

1990年杨付洲家事变故,王、杨二人合伙开办的钧窑停烧。为养家糊口,王金合不得不四处给其他窑厂配釉为生。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神垕钧瓷界气烧工艺兴起,对煤烧钧瓷冲击很大,煤烧钧瓷市场也很不景气。不过,王金合对气烧钧瓷颇有异议。尽管如此,在“打工”期间,王金合依然不忘试烧钧釉配方,勤勉积累下大量烧成稳定的钧釉配方。

2005—2006年,在家族的支持下,已经63岁的王金合,自建窑厂“天合坊”,建造5立方米的倒焰窑炉,专心研烧自己历经改良的各种钧瓷釉方。从此,王金合的钧瓷事业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恢复烧造出金丝桃花片、瓜皮绿、宝石红、丁香紫、高粱红、茄皮紫、孔雀蓝等传统釉色;创新出钧瓷金斑釉、满身晶花、古锈斑等釉色,一炮走红当代中国钧瓷界。其中王金合烧制的钧瓷窑变山水釉,因为窑变奇特丰富,仿佛中国山水画,也似西方印象派的抽象山水画,声名鹊起。

从此,王金合的钧瓷人生像开挂了一样,成为当代钧瓷一代名匠:

2006年8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国资委、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商联命名王金合为“行业领军人物”;

2006年11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河南省钧瓷评定委员会主办,禹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暨宋代“钧、汝、哥、官、定”五大名窑作品展评中,王金合选送的五件“钧釉挂金斑纹”钧品中两件誉获金奖、两件获银奖;

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精英评选中,王金合选送的作品金斑“紫金钵”被评为金奖,王金合被评为“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

2009年初,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工商联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先进单位、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中,王金合获得“中原陶瓷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

钧瓷窑变山水釉:极富生命力的窑变意象美学

以往钧瓷界将王金合界定为炉钧的创新者,声称王金合将炉钧从鸡窝窑或麻斗窑解放出来,在大型倒焰窑中烧制炉钧,研烧出丰富多彩的窑变炉钧釉,其实只是看到了王金合钧瓷工艺的表象。3

中国陶瓷史的连续性延续,不仅仅在于历代陶瓷工匠矢志不渝的仿烧或高仿,而在于的仿古或高仿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创造。在王金合个人钧瓷史上,曾经仿烧宋代钧瓷天青釉、天青釉红斑甚至“官钧”器物,也曾经仿烧晚清民国时期的神垕炉钧釉,同时也大量研烧新中国成立后钧瓷恢复研制时期的地方禹州市国营瓷厂、禹州市钧瓷一厂、禹州市钧瓷二厂的钧瓷工艺,王金合新时期研烧的钧瓷窑变山水釉显然是在这些传统钧瓷工艺基础上的新创造。仅仅以神垕或景德镇“炉钧新造”评价王金合的钧瓷工艺新创造、新成就,显然有失偏颇。

王金合炉钧窑炉为5m3的倒焰窑,以煤烧和柴烧为主。王金合创烧的钧瓷窑变山水釉,釉料均采用钧瓷的传统釉料,只是在配比上大所变化;在烧制技艺上,采用传统的煤烧钧瓷烧制技艺,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王金合钧瓷窑变山水釉都是倒焰窑煤烧还原火烧制,烧成温度大约1240℃—1260℃,但是成品率极低,大约30%左右。4

王金合新创的钧瓷窑变山水釉,以窑变丰富、艳丽著称,釉色质感极具生命力。钧瓷窑变山水釉不仅研烧出很多只限于文献记载的独特的古代钧瓷乃至陶瓷釉色5,如金斑釉、桃花片釉、美人醉釉,还烧制出了冰花釉、金丝桃花片、瓜皮绿、宝石红、丁香紫、高梁红、茄皮紫、金斑纹釉、鹦哥绿、孔雀蓝等诸多钧瓷甚或陶瓷新釉色 ,艳丽多姿,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当代中国钧瓷色彩体系。

《钧窑通史》梳理王金合的钧瓷艺术风格,最为突出的就是其自主研发的钧瓷窑变山水釉系列,分别是钧瓷窑变红绿山水釉、钧瓷窑变白绿山水釉、钧瓷窑变葱翠绿山水釉和钧瓷窑变葱翠红山水釉。这些钧瓷窑变山水釉有时候因为窑位、烧成方式的不同还会延伸出变异的釉色风格。6

王金合 钧瓷山水釉 微观摄影

王金合 钧瓷山水釉 微观摄影

在王金合的钧瓷窑变山水釉作品中,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雨雪冰霜、飞瀑流泉、飞禽走兽,淡雅、深邃又流光溢彩,端庄、古朴又雍容华贵,,再现了大自然神奇,创烧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钧瓷新品。其炉钧山水釉釉彩丰富,或葱翠青绿,或桃腮粉红,或金斑盈面,或星辰满天,或雨后彩虹,或山花烂漫,或高贵典雅,或富丽雍容,红、紫、青、绿、蓝、黄、白诸色交错掩映,釉彩渗化,纹路奇妙,仿佛一幅幅浓墨重彩的西式油画,或似一幅幅神奇的天然图画,颇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词意象,营造出极富生命力的窑变山水意境。王金合的钧瓷窑变山水釉不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工艺特色,也极致地体现了钧瓷窑变意象美学的深邃。

王金合开创的钧瓷窑变山水釉,华美如重彩油画,神奇似泼墨丹青7,其釉彩或青绿,或桃腮粉红,或紫红相间,或金斑闪烁,每幅作品都红绿交错、釉彩渗化、浓墨重彩,俨然一幅美丽的古典或现代山水画。细观王金合的窑变山水釉,钧瓷器物上出现的釉画,在色彩的浓淡虚实之间既表达出一种幽远浓艳的中国古典陶瓷意境之美,又具有现代西方油画那种抽象表现主义的意象美。有论者云,王金合的窑变山水釉窑变出来的釉色图像,颜色深浅对比强烈、浅色块几何特征明显,或似西方印象派莫奈的油画,或似吴冠中的古典画作。8

钧瓷山水釉 高38cm 直径20cm 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祥云瓶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 王金合 2008年

王金合从古代钧瓷工艺传承而来,从“试错式”的经验性工艺性探索出发,独自开创出最具中国陶瓷窑变风格钧瓷山水釉。王金合的钧瓷窑变山水釉烧制成功之后,备受陶瓷收藏界青睐,也备受一些窑场和工匠追仿,但是无一达成。正如已故的陶瓷科技学者李国桢所言,作为中国历史名窑,钧瓷工艺一方面也在经受现代陶瓷科学的冲击,但是还有其地方性、经验性的一面,仅靠实验室科学很难烧制出王金合这样的钧瓷窑变山水釉。

王金合创造的钧瓷窑变山水釉营造出极富生命力的山水意境,这种意境或意象之美,介于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似与不似之间,是钧瓷窑变美学的极致表现,也是当代中国陶瓷意象美学的最高境界,极具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

钧瓷山水釉 高22cm 直径17cm 神垕瓷土手拉坯成型梅瓶倒焰窑煤烧还原火1240-1260℃ 王金合 2010年

猜你喜欢

窑变钧瓷山水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爱在一湖山水间
特色窑变组壶
山水之间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一处山水一首诗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