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以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为例

2019-07-17李赋中雷宏东牛凯文

甘肃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在校生县域院校

李赋中,黄 晨,雷宏东,牛凯文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经过近二十多年职业教育大发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即省市办高职,县区办中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业职业教育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困境之后,近年来,无论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还是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都在进行着适应性变革,都在积极地褪去自己的行业印记,向综合职业教育方向发展,融入到了综合职业教育的大家庭,只是其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不同而已。这种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克服了行业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支持的有限性,推进了职业教育服务和支持区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使农业职业教育获得了新生。

一、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以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为例,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总体上是不同的教育主体通过拓展专业构成,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来实现的。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向非农专业拓展,使学校发展步入综合化

甘肃省主要有三所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分别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在21世纪初由办学时间较长、有相当农业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的老牌中等涉农职业学校通过升格而来,有典型的行业办学特色,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支持全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依托,专业建设向二、三产业积极拓展,使学校发展步入综合化的道路。

图1 甘肃省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专业和涉农专业比较

目前三所学院专业建设中涉农专业的绝对数量都在10个左右,在学校所开专业中所占比例保持在40%左右,都是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老牌优势涉农专业,坚守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保留和优化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基因,同时非农专业也在多年来的适应性发展中从数量上走上了主体地位。

图2 甘肃畜牧职业技术学院各年级涉农专业在校生人数及比例

图3 甘肃省综合类高职院校招生专业比较表

如甘肃畜牧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为5 037人,其中涉农专业为2 402人,占全校在校生人数的47.69%。尽管近三年整体招生数量有所下滑,但涉农专业学生人数比例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如图2),在学院现有的各专业大类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保证了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涉农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同时,学院根据发展需求拓展开设了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经济贸易与人文等六大专业类群,使专业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增强了服务二、三产业的能力。这种状况与其它两所院校有极强的相似性。

(二)综合类高职院校通过开设涉农专业,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找到了切入点

甘肃省现有9所综合类高职院校,其中有6所开设有涉农专业,这些涉农专业基本上是在院校创办的过程中,从中等涉农职业教育合并升格,在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中以院系的形式存在,既保持了其农业职业教育特色,也使综合性高职院校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有了天然的切入点。

但目前涉农专业在校学生人数的绝对数量较少,占整个学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相当小。如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高职在校生人数为3 336人,而仅有的两个涉农专业其在校生人数只有185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5.5%。

(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从城市走向农村,完成了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是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在各县域职业教育中心的专业建设中,农业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涉农专业得到了积极的关注和支持,而且因为涉农专业的存在,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的亲合力提升。

以平凉市为例,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涉农专业为6个(如图4),仅次于加工制造类专业。而且涉农专业在各县职业教育中心都有开设,显示了县域经济建设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担当和责任。

图4 平凉市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情况

图5 泾川县职教中心近三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在校生人数对照表

调查显示,各学校虽然都有农业类专业设置,但农业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的绝对数量总体上都比较少,占在校生人数比例都相当低,大部分都不到10%,只有泾川县职教中心比较高,达到41%。

二、农业职业教育向综合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拓展提升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向非农专业拓展,是市场化办学的一种必然选择,是自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是在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一种适应性变革和发展。

(二)综合性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

各综合性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开设涉农专业,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展较为艰难,但却反映了一种政治站位和远见。说明各职业院校能够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站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积极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而做的积极努力,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群来构建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不但是一种政治立场,更是一种时代眼光和责任。尽管目前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建设较为薄弱,支持和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活力不足,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时代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只要各综合职业院校能把握住这一特定的历史机会,提升涉农专业内涵建设,大胆进行办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强大引擎的拉动下,农业业职业教育活力将得到极力彰显,同时学校综合服务地方二、三产业的能力也将找到更大的舞台。

(三)中等职业教育走向农业生产前沿,使农业职业教育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

尽管总体上各县域职业教育中心的涉农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较小,但学校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在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和扶贫开发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越是结合紧密,越是到农业和农村一线,越能体现其发展的优越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彰显了县域职业教育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依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进一步推动了其它各大类专业的发展,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综合化,整体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一点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校在办学方式上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依托涉农专业,将中等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合起来,拓宽了生源渠道,创新了培养方式。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切合了农业和农村的现实需求,提升了涉农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是一种互促发展的有效形式。从这个特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最基层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应该是其主要的着眼点,只要围绕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立足他们的需要,确定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就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四)农业职业教育与综合性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农业职业教育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变,是一种适应性变革,更是一种发展性改革

由农业职业教育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变,是一种适应性变革,更是一种发展性改革,主要是跳出农业职业教育,站在农村职业教育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它改变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和综合性职业教育的融合或向综合化发展,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使农业职业教育重新获得了新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在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质变过程——全面进入农村职业教育时代。在这里,传统的农业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它是职业教育和农业农村发展的粘合剂,是职业教育走进农业农村一线的基础和前提。这一观念上的转变,教育格局的变化,实践上的突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在校生县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