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整体探究

2019-07-16凌感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前奏曲音乐分析肖邦

凌感

【摘要】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将前奏曲这种音乐体裁发展成为独立的钢琴音乐体裁,引领了音乐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他所创作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可以说是他创作巅峰的集大成之作,笔者希望通过分析来找出其中的整体特征,并理解作曲家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肖邦;前奏曲;总体特征;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及钢琴家。他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数量繁多的优秀音乐作品,除开少量的器乐作品外,其余大多为钢琴作品。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怀是他音乐创作中的主要因素,他始终坚持为波兰民族的解放以及传颂广大爱国志士的精神而奋斗。为此,肖邦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钢琴创作和演奏事业,这样独特的爱国主义音乐家在整个音乐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与同时代的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等作曲家相比,肖邦在音乐创作中总是以孤独的爱国者姿态去塑造一个个悲情的音乐形象。而作为最能体现肖邦高超创作技巧和强烈爱国情怀的“标志性作品”《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不仅是他创作技法和创作风格成熟的标志,更是他创作思想和内心情怀高度结合的典范之作。笔者希望以肖邦葬礼上曾演奏的第四首《e小调前奏曲》和第六首《b小调前奏曲》为例来探究《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整体创作特点,并以此来解析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思想情怀。

一、肖邦生平简介

1810年3月,肖邦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中学里的法语教师,母亲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女管家,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肖邦继承了波兰人民特有的民族气息和浪漫主义风格。独特的风格气质再加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使得肖邦即便旅居国外多年,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仍具备着强烈的波兰民族风格特点。幼年时的肖邦就开始接受规范的钢琴启蒙教育,并很快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7岁时就可以创作成熟的音乐作品,8岁时就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进行演奏。1823年起肖邦开始跟随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埃尔斯纳系统的学习作曲理论相关知识,并对维亚纳乐派的各位作曲家的作品和创作技法进行了相关研究。1826年肖邦正式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大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使得年仅19岁的肖邦很快确立了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的地位,并在华沙的上流社会中声名鹊起。1829年肖邦毕业时正值波兰的民族运动发展至高潮,反对外国殖民侵略、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抗争运动对当时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30年底,肖邦像曾经的前辈和同时期众多其他的音乐家一样选择出国到欧洲各地区学习音乐,并在德累斯顿、慕尼黑、斯图加特、巴黎等地举办多场音乐会,获得极大的成功。1832年9月波兰民族起义遭到沙皇俄国的强烈镇压,华沙沦陷的噩耗传到了肖邦耳中,这个震撼的消息激发了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怀,并立志用他的音乐来为祖国呐喊。这是肖邦后来音乐创作风格出现完全转变的根本原因,直接将曾经抒情、华丽、优美的音乐会风格彻底转变为具有悲愤、激情、呐喊的特殊风格。1837年肖邦结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并与她开始了长达8年的同居生活,美好的爱情使得肖邦这位对祖国充满强烈热爱却又无法回国,因此在精神上遭到长期压抑的作曲家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内心情感得到寄托使得肖邦的创作活力空前高涨,大多数有影响力的作品都产生于这一时期。1846年两人感情破裂以致最终分手,祖国的沦陷、国人的流离、爱情的破灭、亲人的离世、身体的病痛等众多因素使得浪漫而富有激情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深陷消沉的情绪中无法自拔。1848年底巴黎革命爆发,肖邦拖着病躯去英国为流亡各地的波兰同胞举行了最后一次演奏会,随后于1849年10月因病逝世,年仅39岁。

二、《二十四首前奏曲》的体裁选择和创作特点

纵览肖邦短暂一生的音乐创作,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他对音乐作品体裁的选择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了最适合表达音乐形象和思想情感的合适体裁。19世纪30年代这个波兰历史上社会动荡、起义不断的特殊时期使得肖邦必须要以短小自由、灵活多变的形式来适应创作的需要,此外还要符合作曲家情感抒发的特殊需求。因此前奏曲这种体裁短小、变化自由的音乐体裁成为了他当时音乐创作的首要选择。肖邦在24个大小调上创作而成的《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是在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基础上对前奏曲这种音乐体裁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标志了前奏曲这种音乐体裁的成熟和完备。肖邦改变了以往前奏曲只能当做引子或开始部分的局限性,使得每一首前奏曲都可以单独的表达一个音乐主题并塑造一个独特的音乐形象。虽然曲体结构还是同样短小,但发展后的前奏曲在短小的结构中包涵了更多丰富的内容,并极大地拓展了钢琴演奏中的种种表现手法。因此,整个二十四首前奏曲长短不一、风格各异、表现手法多样,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对单一体裁作品的多样化呈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1831-1839年间完成的这《二十四首前奏曲》是肖邦一生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甚至可以说是肖邦一生钢琴艺术的浓缩。虽然全部作品都非常短小,大多仅一页左右,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则是肖邦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二十四首前奏曲是肖邦所有作品中对古典大小调体系研究运用最为系统的代表之作,每首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调性。肖邦根据每种调性的独特音乐特点来表现24个不同的音乐形象,使音乐和主题形象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简练的乐思、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情感、鲜明的形象使得二十四首作品既像是24个小品又像是24首短诗,用有限的篇幅和简单的话语来表现无限的内容和情感。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充分表现出肖邦对音乐语言形象的浓缩运用及合理概括,是他创作技法的巅峰代表之一。这种整套的系列作品不论是在同时期的音乐创作中还是在音乐创作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三、《二十四首前奏曲》的总体特征分析

二十四首前奏曲分别用24個大小调来进行创作,并且这些调性是按照五度循环以及平行大小调交替的特点来排列的。虽说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各有特点,但综合分析就不难发现二十四首曲子在整体上还是有某些相通之处。

(一)单一的艺术形象

为了与前奏曲短小自由、灵活多变的体裁形式相一致,肖邦改变了以往音乐创作中音乐形象丰富多变的写作特点,仅在每首前奏曲中创作了一个单一的艺术形象来表达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也是后来的众多研究者给二十四首前奏曲附上一个标题的原因,例如第四首《窒息》(Suffocation)、第六首《铃声鸣叫》(Tolling bells)、第八首《绝望》(Desperation)等等。虽然笔者认为每一首作品不同的欣赏者会根据理解的不同从而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和诠释,因此后人给每一首作品都附上标题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完全贴切反而稍显牵强;但是从这些标题中还是可以对肖邦作品中音乐形象的鲜明特征及典型性格特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如第四首e小调和第六首b小调中所描绘的“痛苦抗争的悲剧爱国者”形象,十四首be小调和十九首bE大调中所表现的“洋溢着生活气息、陶醉于于爱情的欣喜之情”等等。

(二)华彩的充分运用

炫技手法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演奏家展示自己精湛演奏技巧的通常表达方式之一,大多数的演奏家为了炫耀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都会在现场的演奏中加入大段即兴的华彩部分。那么当时的作曲家为了符合音乐审美潮流并配合演奏家的炫技需要,往往也会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华彩部分。肖邦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所以华彩段落的使用成为他音乐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特色。大量琶音、音阶、双音以及和弦的快速跑动;旋律的加花、变奏、模进的装饰演奏等等都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闪光耀眼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用自己的音乐作品和钢琴炫技使得华彩部分的创作和演奏在当时的欧洲音乐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三)旋律的优美动听

旋律除了可以体现调性特征还需要表现音乐的形象和意义。因此在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创作中旋律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大的共性特征了。因为肖邦受到同时期意大利歌剧美声唱法风格的很大影响,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旋律都像是在钢琴上演奏的聲乐曲,这个特点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保证旋律的可听性,肖邦除了运用大量的装饰音型和华彩部分在旋律的创作中,还将波兰民歌的经典旋律也放进了旋律中间,并以歌唱性旋律和器乐性旋律交替进行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此外,半音阶的运用也是旋律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音响的半音化使得音乐旋律的进行更加丰富,表现力也从而得到进行一步加强。

(四)独特的创作技法

根据维亚纳古典乐派的风格特点,肖邦在和声的纵向分部以及横向连接、声部的组合、音乐的结构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在《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他运用了大量具有色彩性的和声,如减七和弦、增六和弦、拿波里和弦以及各种变和弦来丰富乐曲的色彩性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让流动的和声织体旋律化并与主旋律形成自由的对比性复调也是肖邦独特的创作手法之一。通过此种方法将伴奏的配角性角色上升到音乐形象的塑造者这种主要角色,充分展示了伴奏织体与主旋律结合中的独立性,从而使得音乐获得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并且肖邦在整部曲集的创作中都做到让各种织体的写法相互渗透结合到一起,使得织体的组织形态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构建出一套色彩多样、简洁凝练的优秀钢琴作品集。

四、两首前奏曲的音乐分析

第四首《e小调前奏曲》和第六首《b小调前奏曲》在情绪上的低沉婉转、忧郁凄苦可以说是作曲家肖邦逝世前内心的真实写照,因此两首曲子在肖邦的葬礼上由教堂的管风琴来演奏作为最后的告别。

(一)第四首《e小调前奏曲》

全曲共25小节,2/2拍,是一个单乐段的曲式结构,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组成。全曲的曲式结构图如下:

如图可见a句为4+4+4的规整性结构,最后落在属和弦上为开放性结尾。a句为4+3+4+2的不规整结构,使得音乐情绪的表达更有张力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全曲最后落在主和弦上为完满终止。从整体上来说两句是合首异尾的典型两句式特点,具有明显的对立统一原则。虽然全曲明确为e小调上进行,但是肖邦却让音乐始终围绕着下属音a以及属音b来不断进行并加入大量的环绕式辅助音来巩固属音b中心性,以此来达到明确主音e的目的。宽广的旋律与缓慢变化的和声节奏还有大量的柱式和弦都生动的表达了肖邦悲痛、苦闷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二)第六首《b小调前奏曲》

全曲共26小节,3/4拍,仍为一个单乐段的曲式结构。乐曲由三个完整的乐句和一个减缩再现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起承转合”的句式特点。全曲曲式结构图如下:

如图可见a句8小节,落在属和弦上为开放性收尾,是乐曲的“起”;a1句6小节是对前面第一句的变化重复,是乐曲的“承”;b句仍为8小节与前两句在内容上形成对比,在和声上是下属-属-主的完满进行,具有乐曲“转”的典型特征;最后a2仅有4小节是乐曲主题的再现,有何“合”的作用。此外,最后一句a2整个4小节强调的都是一个主和弦,虽然是对主题的再现但不具有较多独立的意义,反而更多的是强调其补充的含义。这首作品同样表达了肖邦对祖国和国人命运的忧虑之情以及对自身的焦虑之感,仍然是对肖邦苦闷心理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这二十四首《前奏曲》是肖邦思想情感的总结,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肖邦以前奏曲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抒发了他内心如火焰般炽热的爱国之情;歌颂了伟大的波兰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顽强拼搏奋斗的不屈精神;更呐喊出了受到奴役和压迫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之声;表达了作曲家对安宁美好、自由祥和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肖邦留给世人的这套曲集历经9年时光才创作完成,饱含了他对自身、对家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自省、深思、感慨、呼吁等众多情感。可以说肖邦将自己的一生经历以及自己全部的创作才能都融入到这二十四首《前奏曲》中,以这二十四首精妙绝伦的艺术小品来展示这位天赋非凡的爱国作曲家的风格气质和浪漫情怀。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前奏曲集就是代表了肖邦一生艺术创作成就的巅峰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声钢.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肖邦钢琴前奏曲浅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2]夏蔚怡.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的音乐特征和演奏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前奏曲音乐分析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的魔法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前奏曲
音乐小百科(十)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