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凭何出名?

2019-07-16佚名

百家讲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纤夫河畔绳索

佚名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成名作。

创作该画时,列宾只有27岁,这幅尺寸不大的画不仅揭示了俄国社会现实的矛盾,同时肯定了社会的积极力量,获得广泛的国际赞誉,称得上是19世纪7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奠定了俄罗斯19世纪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而列宾创作此画源于他的一次好奇心。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画学院学习的列宾来到涅瓦河河畔游玩,他无意中看到一群黑色的、闪着油光的物体艰难地向前移动。他的好奇心顿起,等到靠近之后,他才发现原来那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纤夫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给列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列宾从小就生活在社会底层,他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非常熟悉。但是他没有想到纤夫们的生活比他印象中还要悲惨。从此,列宾就想创作一幅表现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的作品。

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学一起来到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河畔写生。伏尔加河美丽的风光给列宾极大的震动。但是随之而来的一幕使他的心阵痛起来。涅瓦河河畔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了,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沉重的平底货船,艰难地向前移动着。列宾的创作激情被触发了,在随后三年时间里,他专门到伏尔加河旅行了两次,趁此机会采访纤夫、和纤夫们交谈,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写生。1873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终于完成了。

画面上的11个纤夫年龄、性格都不同,每个纤夫都有原型。

走在最前面的纤夫是以一个名叫卡宁的人为原型的。卡宁原先是神父,丢了神职以后,才沦为纤夫,尽管他衣衫褴褛,但是神情中流露出善良宽厚。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了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与卡宁并排的纤夫身体结实,以前是个农民。在卡宁旁边的纤夫曾经当过水手,眼神相当犀利。而卡宁身后那个带帽子、叼烟嘴的纤夫正在与同伴们逗乐,从他肩上绳索的松紧来看,他应该没有使太大劲。

如果前面四人为第一组的话,后面以红衣少年为中心的四个人就算第二组了。这个年纪最小的红衣少年用手托起肩上的绳索,他左边的纤夫用衣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那个正在掏烟丝的老纤夫看来已经习惯了这个工作,那个只露出半个脸的纤夫则是长期在露天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最后三个纤夫似乎都在想着什么心事,其中那个高鼻梁、卷头发的纤夫回头眺望,眼睛冒着怒火,也许他是听到了船上工头的吆喝声……

列宾利用河道的弯曲和岸上的沙滩.营造了一个隆起的黄色底座,而这11个纤夫如同雕刻的群像屹立在这沙土的底座上。伏尔加河的水与蓝天相映生辉,远方的船在画布上占的面积不小,可想而知,这艘船有多大,而从桅杆上随风飘扬的旗帜可以看出,纤夫们是逆水而上。1873年,这幅画在维也纳国家博览会上展出,得到高度赞扬。法国和德国的艺术评论家认为,平民的形象被塑造得如此动人,这是俄国绘画的奇迹。

猜你喜欢

纤夫河畔绳索
白布河畔苍鹭飞
绳索
你不在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柴达木映画
河畔健步庆“三八”
纤夫号子
推理:绳索比长短
丰子恺送画
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