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
2019-07-16孟洋
孟洋
摘 要 媒介融合作为媒体空间关系建构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在内容、渠道、平台、机制等方面发生着变化与融合,更是成为优化传播生态,空间关系的一种有力手段。面对新闻传播过程中复杂而多元的变化,应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完善思路。文章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传播生态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究媒介融合中新闻传播方式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方式;媒介空间关系;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068-02
自2014年公认的“媒介融合元年”起至今,因为技术的革新,受众的个体化诉求,媒介平台竞争的需求,以及政策的倡导,媒介的技术、内容、渠道、文化、体制都在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形成文化软实力的真正内核。
在此过程中,媒介的外延与内涵在不断融合,即不仅媒介的渠道、终端、业务在融合,意识层面、空间建构层面也在融合,从而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生态格局,优化了传播结构与效果。
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1.1 媒介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
传统媒介将传播者与受众严格区分开,传播者通常为具有话语权力的新闻机构,传播方式倾向于单向性传播,借助垂直方法自上而下地传播信息,受众的交互感与可操纵性较弱。由于技术的革新,媒介平台同质化内容的激烈竞争,以及受众强烈自我意志的察觉,不再满足单线被动地接受信息,寻求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去中心化的用户体验,媒介平台逐渐淡化“守门人”效应,强调双向性传播,用户生产内容开始占据主导。媒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双向性使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的界限模糊,信息不断互换反馈,一手资料可以被迅速有效的收集传播,增强了为受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缺失了原有的“守门员”环节,导致信息过于冗杂,受众无法筛选处理,大量具有后真相特征的新闻出现,媒介审判更多地取代了法律责任,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总之,媒介传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的特点,增加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帮助受众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1.2 媒介传播内容重心的转变
21世纪初,中央电视台对采编中心进行管理,对新闻资源进行有效调控,创建了系统化的新闻共享平台,用新闻直播的方法展现主要新闻活动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新闻首播数量。信息的圆心传播模型仍然占据主导,以媒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传播。因为每一个受众都是独立的传播者,所以新闻内容的组成不再只是传统主流的意识形态传播,而是以受众的生活状态以及生存空间为主体,敢于直面事实,信息更具生命力,原创性与真实性。因为传播模式的双向性,受众可独立收集提供信息,因此不仅信息获取更高效便捷,且内容及时多元,贴近受众真实生活。加之大数据算法提供了更权威的搜索功能,信息精准度与实用性都大大提升。如今现代化技术比如网络技术等持续发展,加快了媒介融合的发展步伐,新闻传播方式也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进行多元化传播[1]。
1.3 新闻信息采编方式的变化
先前新闻信息采编方式较单一,主要由权威机构承担采编时需要投入各类的资源,采编效率并不高,难以充分实现新闻的导向功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全产业链开始推向市场,从采集,编辑到发布等环节面向资本,新闻信息能够被更多人享有,利用现代化元素比如视频等可提升采编效率,降低新闻采编成本,让新闻信息能够及时进行传播。另外,媒介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得以拓宽,不再只局限于传播者,受众可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新闻采编工作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不仅大幅度降低传播成本,还可以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2]。
2 媒介融合中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2.1 构建媒介传播的空间关系
媒介融合不断重组受众与媒体,受众与产品,以及受众之间的关系。信息的网络传播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传播路径,而是不断强化着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融合却又无法彼此替代。现实空间需要依赖虚拟空间的投放精准度,传播广度与传播力度,虚拟空间也需要现实空间提供的信息深度挖掘与强有力的受众黏性,现实空间一直并将长期处于主流信息发布链的最前端。构建媒介传播的空间关系,平衡空间之间的变量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与本质。
2.2 促进媒介集团化
在现代化媒体技术环境下,新闻传播可运用更多媒介,促使媒介往集团化方向发展。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调整,新闻行业相关的制度要不断完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如今,多数传媒集团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能完全符合新闻传播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可将传媒集团引入市场环境中,用现在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促使媒介集团化进展。另外,传媒集团可从事多种业务,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可在多个传媒领域开展业务,比如在电视、电影等领域。同时要注意业务的拓展,比如可拓展到体育等领域。要注意构建媒介集团流畅的资金链条,防止资金链条出现断裂问题,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经济支持,进而使媒介集团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媒介集團在业务开展活动中,不可与实际情况脱离,要以自身的实力为基础进行有效拓展。媒介集团应注意吸取优秀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对其进行运用,不能盲目使用。媒介集团不能主要依靠市场进行发展,市场可以帮助媒介集团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各传媒企业进行重组,让媒介集团获得最佳发展。因为我国的社会特点,媒介集团的发展还需要与国家体制相符合,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性质,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对国际上的优秀媒介融合经验进行借鉴。
媒介融合产业中包含多种方面,比如文化方面。在媒介融合发展中,文化元素是摆脱不掉的。因此,需要注重新闻信息文化方面的传播。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应借助文化优势,让独特的文化元素与媒介集团的发展相结合,推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4]。
2.3 媒介信息表述方式的重构
在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媒介信息面临着内容同质化,单一性的问题,新闻信息的真实特征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媒介平台意欲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流量,则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闻传播角度与表述方式,以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有效性、互动性和全时性的需求。例如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应站在独特的角度对新闻进行评价,尝试改变常用的散文型叙事,结合受众特点重构多维度的表述方式,提高新闻传播的水平。除此之外,信息的评论作为信息传播的分支也需要进行生态升级,不断挖掘信息的深层价值,促使媒介不再只是“传播”而是“互播”,从而加强媒介的竞争优势,创建完善的产业链,树立媒介集团的特色品牌。同时,媒介企业需要着眼于未来,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需求而不断融合调整信息传播的表述模式,才能增加受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同度,最大化发挥品牌的价值。例如,创建精品媒介产品,或无障碍方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盲障群体接受信息的问题,承担媒介的社会责任与功能。
2.4 培养媒介专业人才,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媒介传播的通常不是信息本质,而是情绪。情绪与观念的表达在二次和三次传播中更具有感染力,所以提升专业媒介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在大量新闻中选出真实信息,减少虚假新闻信息的传播成为媒介传播的工作重点。新闻工作人员要熟练运用各种媒体技能,学习新媒体技术,加强专业能力,并且要对各国文化多加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加强新闻信息的写作素质。另一方面,受众的媒介素养也会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受众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相关新闻信息,对信息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参与到新闻评论活动中,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对受众的媒介素养进行提高,能够加强受众的批判思维能力,促使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 结论
媒介融合的核心是提升媒介传播力,优化传播结构与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生改变,媒介的表現形式,构建方式,传播生态等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媒介空间结构,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方式进行拓展,从而提高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叶鑫.高校新媒体新闻传播策略研究——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J].新媒体研究,2019(4):43-45.
[2]张涛甫.在挑战中创新——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2):26-32,157,2.
[3]张春华,温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力提升的核心路径[J].新闻战线,2018(7):41.
[4]张小平,蔡惠福.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研究失焦”与“思维失效”[J].新闻战线,2019(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