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的三重境界
2019-07-16康馨予
康馨予
繁华喧嚣中,有的人追名逐利,有的人无欲无求。面对现实,一些青年喜欢标榜“吾乃佛系青年”。在这里,“佛系”成为许多青年掩饰自我、逃避社会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佛系”青年看似淡泊随性,实则懒惰狭隘,囿于眼前的短暂舒适与自我麻痹,没有进取精神,逃避责任。他们不只没有上善若水、大音希声的胸襟、风度,而且缺少古代君子清廉守正的品格。
“佛系”是清茶一盏,茗香淡雅,是轻抿一口的回味。
静静地做生活中的一名阅读者,品读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润人心田的话语,感受性情中人一颗珍视爱情的浪漫之心;沉思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中,体味她记录的家庭生活的美好;沉醉于汪曾祺先生小锅慢炖的小品文里,感受生活点滴中醇厚的滋味。
此乃小“佛系”也。阅读者以自己之性情博览群书,于生活繁忙与无奈之上觅得心灵的宁静。
“佛系”是性情如水,泰然自若,是面对人生起伏的洒脱。
采访金庸先生时,记者问:“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位书写英雄传奇、纵情江湖的老者憨态可掬地回答:“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这是怎样的淡泊与洒脱!今天老先生已离开我们,但他灿烂的人生依然清晰如在昨日,既有前半生的豪迈洒脱、随遇而安,又有后半生的敬畏虔诚、沉淀厚重,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武侠小说。我想,当我看金庸小说时,我不只被激动人心的情节感染,更是被其中侠骨柔情、爱恨情仇的人性光芒吸引。
此乃中“佛系”也。金庸以个人学识与人生积淀书写江山,仗剑狂歌,跃马扬鞭于广袤无垠的江湖世界里。
“佛系”是品格如松,松直根深,是淡泊名利的耕耘。
诸葛亮隐居乡野,德才兼备,后助刘备成就帝王伟业。虽身居要职,但他仍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诫子书》以教育后代,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诸葛亮虽然功未成身先退,但其生命是绚烂之后归于平淡,这平不是平庸之平,这淡不是淡而无味之淡,这平淡乃是一种置身名利场却淡泊功名的不露斧斫之痕的人生追求。
此乃大“佛系”也。诸葛亮以个人气度化君子包容之心,指点江山,昂首于家国社稷之间。
而今日之“佛系”青年并非真佛系。“佛系”青年不应一味逃避,消极退让,听天由命,自我安慰,而应有“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的境界,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享受生命的辉煌与奋斗的快乐。
佳作点评
作者别出心裁,为“佛系”归纳出三种境界。文章首段旗帜鲜明表明态度;第二段解读“佛系”青年的实质;接着按由小到大的层级解析“佛系”的三重境界;结尾再次表明态度,为自己心中的“佛系”概念进一步解说。
文章的价值在于清晰地为“佛系”定义是非曲直,既不拾人牙慧,也不混淆视听。文章在议论中巧妙融合记叙和抒情等表現手法,使议论更具个性。(苏悦孙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