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话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2019-07-16杨晓琳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渐渐映入眼球。而对于英语学科也提出了相应的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主要的内涵包括: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文化意识。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学好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能力,更多的是培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最终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活动、情感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项交流,充分发挥话语的重要性,因为高质量的教师课堂话语不仅仅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话语提高其思维能力。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师课堂话语;思维能力

【Abstract】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subject core competence has come into peoples eyes. For English, core literacy contains thinking quality, language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Therefore, the goal of learning English is not to master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 but to develop learning ability, cultural awareness and finally  cultivated into a good thinking quality.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core literac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ctivity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s a result,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er-oriented teaching form an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eacher talk, a good way not only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ell but also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English core literacy; teacher talk; thinking ability

【作者简介】杨晓琳(1995.10-),女,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为了达到课程的总目标,高中英语课程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学科核心素养设定为具体目标,即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而在这四个维度当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当中适当的融入有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活动,例如教师通过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在这个培养过程当中,并不会像语言能力等素养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希望英语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当中,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语言科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可厚非的比其他科目,如语文、历史等更具有沟通交流方面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教师提高自己课堂话语的能力,例如通过提高问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较为单方面的交流过程,学生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乏味,更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方面给了英语教师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给了英语教师方向与指导,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目标的实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课堂话语。

一、英语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概述

1.核心素養中思维品质的含义。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课标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其中的思维的批判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独到的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与新的假设。要培养学生不盲从,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是思维品质中科学思维的一部分,除了思维的逻辑性,科学思维还包括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英语教学课堂要培养学生能够能够发现事务之间的规律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同时在方法上运用辩证统一的理念看待问题。最后思维的创造性,倡导突破常规,不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想象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思维品质在英语核心素养中占据的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应该在强调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英语语言教学提高学生批评思维、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思维,并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

2.英语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根据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通过专家关于英语核心素养的解析,可以发现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批评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放在教育目标的首要位置。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教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在世界其他地区,已经早已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育目标之一。美国在2002年制订的学生素养框架中,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放在了首位;澳大利亚在指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时,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创造力的优秀学习者作为其首要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育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英语课程标准版(2011 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例如在英语阅读当中,学生要是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更快速地读懂文章内容,而且能够通过阅读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挖掘语言背后隐含的文化意识,深刻道理等。因此顺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展开,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提高课堂话语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批判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教學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话语一方面能够通过话语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课堂话语中,课堂提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在联系教师和学生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首先,教师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应尽量地采取封闭式,只能用 “Yes” or “No”,与开放性的问题相结合。采取封闭式的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有时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适当的提出封闭式问题。而开放式问题也应该在教师课堂话语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这是因为适当的开放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英语Unit4 Earthquakes 这一课中,英语教师可以提出“Imaging there is an earthquake when you are in the classroom, what will you do”? 类似与这样的与单元内容有关的开放性问题,一方面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给予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

此外,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遇类似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对于教师来说,比起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教育归根到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课堂话语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培养学生批评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第五册 Module 5 A Life in Sport 后,学生掌握了课文语法、单词以及对课文中李宁的运动员生涯以及商业经历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但这都是较为渐层的。这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 “ Should we focus on one career or several careers”?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逐步培养用批判的眼光来理解和看待问题的习惯,并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缜密性、逻辑性、批判性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在英语这样师生互动占据主体地位的课堂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话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品质。

三、教师课堂话语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遇到的问题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已经指明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等。但是,纵观高中英语课堂,不难发现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或是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话语仍然只关注到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效果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顺畅等,而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在使用话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课堂话语时,多数的话语都是与语言知识有关,缺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意思的话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语言知识的讲授方面,如见解语法,句法,词汇意思,课文意思等等,更多的是关注教,关注学生知识的吸收。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没有恰当地使用课堂话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创设主题情境,没有深刻地挖掘主题意义的深层含义。这样只会都是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机会思考,没有机会创造,没有机会批判。

虽然我国教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英语核心素养也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以及评价模式主要还是以考察学生的成绩为主。因此虽然学校和老师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素质、情感、思维等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际中缺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变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配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占据绝对地位,导致学生的话语权受到了剥夺。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降低课堂教学互动性。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缺乏英语的应用,就会导致学生口语能力不足,无法将英语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影响了英语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机会思考,培养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有的老师没有正确的进行提问。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压力大以及学识少等原因,老师更多地使用封闭性问题,而没有正确使用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及批判性,教师在提出开放性问题时,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自思考或者小组交流与合作,这样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师话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应用方法

1.提高教师提问技巧,引导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例如使用头脑风暴等,发展学生的联想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创造、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根据课文主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Unit 1 “Friendship” 时,根据课文的主题,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出 “ What characteristics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possess?” ,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发展创造能力。

2.提高教师积极反馈能力,引導批判思维。学生是一个有感情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吝啬地使用积极的反馈。在高中这样一种学业压力大的环境下,教师需要利用肯定,积极的反馈,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并能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鼓励与表扬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同时影响到学生敢于质疑,提出新想法新观点的能力。由于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没有错误价值观的想法,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消极的批判,会导致学生如果自己都新想法却不敢质疑。课堂上学生只有处在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之中,才能激起自身潜能,提出新观点。教师应该倡导鼓励式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学生回答错的问题,教师可以马上回复 “ You are wrong” or “ It a wrong answer.”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比较新颖,教师可以反馈成 “ You have great imagination.”教师这样的积极反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信任和鼓励,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启发自己更多的新想法,最终培养成能够敢于质疑,具=有批判思维的优秀语言人才。

3.提高教师使用话语质量,引导逻辑思维。此外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使用话语的质量,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良好的教师话语能够间接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提问时,要系统地设计课前问题、课中问题、课后问题,课前问题主要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课中问题只要是能够检测学生知识的巩固程度,而课后的问题主要是能够让学生能够挖掘课文深层次的内涵,拓展思维。这样问题设置,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系统的逻辑思维,老师在设置逻辑问题的同时也能间接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单向交流,形成互动,沟通交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模式。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营造良好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课堂话语,使用适当的课堂话题,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通过教师课堂话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一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J].课程·教材·教法, 2016(5):79-86.

[4]周军平.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2006,5(1):89-90.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借助选修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与人文底蕴的应用与反思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