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消化道内镜诊疗患者中的应用

2019-07-16魏德华彭海

医疗装备 2019年13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量内镜

魏德华,彭海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100)

消化道内镜诊疗是指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超声、X线等设备获取的消化道及消化道器官的超声及X线图像,临床采用此图像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治疗的技术。研究表明,采用综合护理配合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1]。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在消化道内镜诊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民医院接受消化道内镜诊疗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4~79岁,平均(56.38±6.03)岁;学历,小学及以下8例,中学及专科11例,本科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7岁,平均(55.87±5.96)岁;学历,小学及以下6例,中学及专科12例,本科及以上12例。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消化道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新发脑梗死患者;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血尿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规律服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1)诊疗前护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及其既往病史,评估其临床症状,协助医师了解其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建立2条或2条以上静脉通道,出血患者给予快速输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做好输血准备;呕血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床头抬高30°,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肛门周围干燥;详细询问患者具体疼痛部位、性质;加强病房巡视,主动向患者讲解消化道内镜诊疗的过程、优势,使患者意识到诊疗的必要性,帮助其树立信心,并提高治疗依从性。(2)诊疗时护理:在内镜诊疗前15 min,给予患者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嘱患者将药物在咽喉部停留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变态反应;指导患者左侧卧位,咬紧口垫,将一次性治疗垫放于口垫下方,避免呕吐物污染患者衣物,并备好纸巾;进镜后,嘱患者反复进行吞咽动作,切忌牙齿咬镜,保持身体以及头部稳定,以避免发生内镜损伤脏器情况;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通过语言或者动作安慰患者,及时询问其舒适程度并给予适当调整;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输液、吸氧等支持治疗;若患者无法忍受或生命体征起伏较大,应立即告知医师终止诊疗。(3)诊疗后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待其生命指标稳定后护送至病房;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嘱患者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抬高床头15°~30°,避免发生食物误吸,减轻胃酸腐蚀;24~48 h后可进温凉流质饮食,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液,确保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确认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后,其饮食可由温凉流质食物逐渐向半流质、软质食物过渡。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诊疗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100)评分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有食欲、疼痛情况、疾病认知度、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5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20~80分,评分与护理效果成正比[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疗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诊疗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70.23±11.41)min、(85.47±10.53)ml、(4.08±1.15)d,均优于对照组的(80.64±15.82)min、(115.62±18.63)ml、(7.16±1.9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9、9.131、8.717,P=0.000、0.000、0.000)。

2.2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例数 食欲 疼痛情况 疾病认知度 心理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组别观察组 30 68.49±6.42 66.27±5.63 67.31±6.40 65.87±5.76 67.52±5.39对照组 30 57.38±5.33 56.15±4.81 58.92±6.35 57.43±5.61 58.26±5.64 t 8.629 8.857 6.031 6.803 7.69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道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消化道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呕血、黑便等,部分患者消化道严重受损,出血量较大,体内血容量不足,引发周围器官衰竭,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3-4]。因此,临床应对此予以充分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消化道内镜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5]。但多数患者对内镜诊疗的了解不充分,且消化道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复发率高,患者会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导致其依从性差,进而导致意外医疗事故发生率增高,影响内镜诊疗效果及患者生命质量。

综合护理提倡一切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化、系统化护理服务模式[6-8]。全面评估患者身体质量可确保其符合内镜诊疗适应证;向患者普及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可提高其依从性,并缓解其焦虑、恐慌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操作与护理流程,术中与医师默契配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根据患者舒适程度及时给予体位调整,以减轻患者不适感,保证诊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诊疗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消化道内镜诊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相关诊疗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量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