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2019-07-16汪雪云曾金梅

医疗装备 2019年13期
关键词:出血量优质产后

汪雪云,曾金梅

贵溪市人民医院 (江西鹰潭 33540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女性常见合并症,发病率在4%~10%,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安全[1]。产后出血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的常见并发症。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常使用镇静、解痉、降压等药物治疗,会使子宫肌肉松弛,影响子宫收缩能力,致产后出血量增加。因此,需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工作。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贵溪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7.51±2.27)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7例。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8.02±2.58)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产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产后密切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变化,注意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若出现出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应用飞利浦GS220多参数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评估出血量,及时输液、输血。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其精神状态、文化程度,耐心地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解答问题;耐心听取产妇的主诉,合理运用各种问卷调查其心理状态;指导产妇学习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运用音乐干预疗法、家庭支持及注意力转移法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

1.2.2 营造舒适的身体状况

病房环境应保持足够的安静,光线柔和温馨,各种仪器声音调到最低,各种治疗及护理应集中操作。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沟通期间,应小声,语调轻柔温和。产妇产后精神体力耗费颇大,待恢复正常饮食后,宜选择丰富维生素、高能量、高蛋白质、易消化、低盐、清淡食物,少食多餐,必要时酌情补液,预防脱水。嘱产妇注意防寒保暖,穿舒适、柔软、透气衣物,注意卧床休息。协助产妇下床活动,避免剧烈咳嗽、大笑等动作,保持大便通畅。

1.2.3 子宫与阴道护理

产后密切监测子宫复旧情况,定时检查宫底高度,压出宫腔积血,若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轮廓不清,应适当压迫按摩子宫,至宫缩恢复正常。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胎膜、胎盘是否残留,尽早母婴接触,并在30 min内协助新生儿吸吮母乳。鼓励产妇尽早排空膀胱,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以促进子宫收缩。产后出血产妇体质虚弱,应给予会阴擦洗,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动作轻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嘱产妇及其家属注意会阴部卫生,勤洗内衣裤。

1.2.4 产后出血处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凝血功能及出血倾向,准确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预防产后出血。针对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根据其出血情况采取子宫压迫缝扎术、子宫动脉栓塞术、Bakri球囊填塞等方法止血。注意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讲明止血措施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争取获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

1.3 临床评价

采取沉重法、容积法计算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2]。评价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总计10分,≥8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ml,±s)

表1 两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ml,±s)

组别 例数 产后2 h 产后24 h观察组 20 124.85±12.47 162.85±24.86对照组 20 185.96±24.71 278.61±25.92 t 9.874 14.415 P 0.000 0.000

2.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62±0.24)分,对照组为(8.35±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08,P=0.000)。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的常见症状,一般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而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在按摩子宫后,出血量可有所减少,但之后会再次出血。护理是产后出血重要的预防及干预措施,选择一种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是当前医学重点关注问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2010年由原卫生部提出,并在各大医院推广开展。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理服务,使产妇得到全程无缝隙、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3]。

优质护理服务关注产妇的心理及躯体舒适性。产妇精神紧张也会致宫缩乏力,引发大出血,因此需要通过积极心理支持,及时干预产妇心理变化,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状态。同时,加强产妇身体的舒适度,利于缓解情绪,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量。加强子宫护理,适当压迫按摩子宫,有助于恢复宫缩,进而减少出血量[4]。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通过必要心理支持,耐心倾听产妇主诉,鼓励产妇表达自身的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做到尊重、理解产妇,使产妇能真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体贴,进而使各项护理工作能顺利实施。针对产妇出血情况,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免危及产妇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优质护理的应用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综上所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出血量。

猜你喜欢

出血量优质产后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