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烈度下(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2019-07-16滕振超

关键词:谱分析烈度框架结构

滕振超,刘 宇

(东北石油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我国抗震规范提出的要求是在结构的全寿命周期,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同震级或是不同频谱的作用,该结构应当具备不同的抵抗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中心内容可以总结为三水准和两阶段,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和“弹性设计阶段、弹塑性设计阶段”。抗震设计时,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是由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动态作用,它是建筑结构设计或分析的基本依据[1-5],如表1所示。

地震本身的随机性很强,故一般荷载与地震作用有很大差别。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地震作用指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工作时,各楼层产生的地震作用;弹塑性地震作用指在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时各楼层的地震作用。

对于抗震设计方法,基本上还是以构造措施和保证承载力限值2个方面保证钢结构抗震性能要求。虽然有关钢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新版规范中有所提及,但是并未作强制性要求[6-8]。

表1 3个水准的各种参数

1 抗震设计方法

1.1 国内常用抗震设计方法

设计人员应按照建筑抗震规范规定针对不同的拟建房屋类型、建筑高度范围和平立面布置形式等因素综合分析,选用对应的方法进行分析[9]。

在我国的规范中,将地震分解反应谱法作为最基本的设计方法,理由为其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需求,理论也较成熟。

各类建筑的应用范围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10)中有明确说明:

1) 一般采用底部剪力法的结构多类似为单质点体系,例如高度在35 m,而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和质量均匀分布的建筑物。

2) 反应谱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除上述简单结构以外的结构。

3) 时程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一些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或是建筑类别设定的甲类建筑的抗震设计,如表2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

1.2 响应谱分析方法

本次利用ANSYS中响应谱分析方法来模拟在地震作用下该接转站的内力和变形。首先,谱是频率与谱值的关系曲线能反映在时间-历程下载荷的强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谱分析就是用模态分析结果与已知谱结合,进一步计算出模型的力和位移的分析方法。谱分析替代时程分析来分析结构的动力响应,主要用于随机荷载和与时间有关的荷载,例如风载、地震作用、海啸、发动机震动等[10]。

表2 时程分析高度范围

谱分析有3种类型:动力设计分析、响应谱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其中响应谱分析代表对时间-历程响应和频率的关系。响应谱又分为单点和多点响应谱,分别为一一对应和多多对应的响应谱。分析船舶装备抗震性能用动力设计分析,在随机性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分析采用随机振动分析[11]。

2 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

2.1 (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描述

接转站对油田有序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率起关键作用,在高烈度区建立接转站,更需要保证其安全性。接转站又称集油站,是集输系统的主要中转环节,安全系数要求极高。其任务是接收单井、井排或计量站来油,进行原油稳定及油气分离、原油脱水等处理,同时将原油加压、加热后外输。为便于区别,常将各种类型的接转站按其业务范围的大小分为集中处理站、接转站和转油站等。

由于该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需要高标准设计。故在基本设防烈度为8度的区域,验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在实际工程中需提高1度考虑,为9度。

2.2 (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本次分析的(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和板等部分组成,其长×宽×高为5.2 m×2.4 m×3 m。采用ANSYS17.0有限元分析软件。首先需要建立该(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图1),实际建模时,忽略变压器外壳、变电箱、墙体等薄壁元件,对框架角钢、槽钢及螺栓采用梁单元模拟。使用钢材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见表3、表4。

表3 各单元类型

注: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把实际工程中的配电、变频、自控通讯等设备,采用质量块的形式,作用在结构底部对应的单元上,进而分析。

表4 计算中所采用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图1 (双层系)接转站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

2.3 (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自振频率计算

按照《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经ANSYS模态分析计算,(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水平向基本自振频率为10.48 Hz,前3阶振型如图2所示。

图2 前3阶振型图

2.4 地震作用结构反应谱及强度验算

2.4.1设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确定

本计算分别对(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在水平横向和纵向地震作用、风荷载及重力荷载(含雪荷载)下进行计算,最后分别得出纵横2个方向的总效应,验算其抗震强度。

其中,地震作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计算,按照上述设计规范的要求,首先确定基本设防烈度8度(0.2g)和罕遇烈度9度(0.62g)下设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图3),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的说明,阻尼比按照多高层钢结构统一取0.02,地震作用的基本参数如表5所示。

表5 地震作用基本参数

图3 地震设计反应谱

按规范要求设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按下列规定确定[9]:

当0 ≤T<0.1时:

a(T)=(10(η2αmax-0.45αmax)T+0.45αmax)×g

当0.1≤T

a(T)=η2αmax×g

当Tg≤T<5Tg时:

a(T)=(Tg/T)γ×η2αmax×g

当5Tg≤T<6时:

a(T)=(η2×0.2γ-η1(T-5Tg)) ×αmax×g

由此算出该单点反应谱分析中激励谱的各个频率点的频率值和对应的谱值,在这里选用的是加速度值,如表6所示。

表6 响应谱分析数据

2.4.2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

带入数据,对该框架结构进行振型分解反应分析,最终数据结果如表7所示,谱分析结果的位移和应力云图见图4,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见图5。

表7 结构最大位移及最大应力数据

图4 谱分析结果的位移和应力云图

图5 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

3 结论

利用有限元结构分析专用程序ANSYS,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法,对(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进行了设防烈度(0.2g)和罕遇烈度(0.62g)两级纵横2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计算,经计算分析,获得以下结论:

1) 在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0.2g)下,(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不会发生损坏,可继续使用。

2) 在相当于罕遇烈度的地震作用(0.62g)下,(双层系)接转站框架结构处于安全状态,不会发生损坏,可继续使用。

3) 最大位移出现在屋架横梁处,屋架横梁、柱与基础连接位置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与常规抗震设计相比,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构更直观,能更好地模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猜你喜欢

谱分析烈度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高烈度区域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策略
Cr12MoV冷作模具钢渗铬层界面能谱分析
沉香GC-MS指纹图谱分析
几种烈度算法在实际震例中的对比研究1
基于AR双谱分析的电梯运行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