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镜:联结重庆与世界
2019-07-16杨艳
□ 文 图/本刊记者 杨艳
当今社会,影像艺术作为一道连接真实与虚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已走进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公共空间。3月23日至4月7日,一场以“时间之境”为主题的“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B计划在位于黄桷坪的四川美术学院及周边街道展出,整个展览活动共有10个国家130余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参加。
“时间之镜”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是全国第一个以实验影像为主要展览内容的艺术双年展。
以艺术为桥梁 联结世界多元文化
“时间之镜”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是全国第一个以实验影像为主要展览内容的艺术双年展,由A计划和B计划构成。
B计划作为去年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A计划的延续,由著名艺术家王林、李川、曾途三位策展人组织策划。与之前的展览不同之处在于本次将艺术植入到社区社群中,将艺术的根须向城市空间和社区生活蔓延,呈现一个不断生长、不断发生的动态。策展方试图以“在地的全球化,在场的当代性”的思路,借助影像媒介联系起艺术与社区、重庆与世界。
当本刊记者谈到展览的“国际性”,王林说,艺术创作在今天应该是全球、国际化创作背景的,艺术家应当具备国际资讯的背景。“黄桷坪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所在地,走出了多位蜚声海外的当代艺术家,也吸引到国际艺术界关注的目光,现在每年在黄桷坪进行驻地创作的国际艺术家人数相当可观,来重庆生活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黄桷坪丰富的人文生态使艺术创作的在场性得以良好凸显,也为黄桷坪作为一个国际当代艺术的在地创作现场提供了条件。所以这次展览以黄桷坪为基点,以艺术为桥梁,联结世界多元文化,在共享、共生、共在中激发对当代艺术文化的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可能性。”
本次双年展展出了来自10个国家的作品,包括从静态影像到动态影像、从图文印刷传播到视频网络传播的摄影、录像、雕塑、影像装置等形式的50组艺术作品,其中有20组来自外国艺术家的创作。“部分作品是在重庆驻留过的艺术家的创作,且具有较高艺术性和学术性,彰显了国际交流的价值。”执行策展人冯大庆说。
艺术延展社区 体验“艺术就在身边”
T空间展厅。
“时间之镜”的“主展场单元”将作品延展到周边街道社区居民生活的空间。所以,这既是一次展览,又是一次艺术活动。
黄桷坪拥有30多年历史的交通茶馆,就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现场。静物被新材料勾勒出奇幻的轮廓,墙上老照片里的人物活跃起来,整个空间像一个童话世界,视觉上相当震撼。据此单元策展人唐勇介绍,艺术家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茶馆内呈现出一个独特的实验动画,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新的语境中重构了时间、记忆与日常现实的关系。
黄桷坪梯坎豆花店,也成为艺术创作地。艺术家周波用3D打印技术,创作了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林和豆花店老板的等身树脂雕像。他认为,豆花店就像是一个舞台,顾客扮演不同的角色,轮番登台表演。两尊雕像“观看表演”的同时又是被观看者。
艺术家用3D打印技术创作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林的等身树脂雕像。
中外艺术爱好者观展。
除此之外,器空间、HE基地等艺术场所,黄桷坪的军哥书屋、喜马拉雅书店等地方,随处可见本次双年展的艺术作品,真正实现“艺术就在身边”的概念。
全民影像 全民参与
这是一个全民生产、制造影像的时代,在双年展的“特别计划”板块中,艺术家胡燕子策划的“镜中民间——想象的共同体”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围绕“全民生产时代的影像景观”这一主题,12位艺术家邀请黄桷坪街道普通居民用手机创作了30余件短视频作品,讲述黄桷坪和居民自己的故事。胡燕子说,几十年来,黄桷坪受到艺术的熏陶,但当地居民多是艺术的旁观者或服务者,而这次他们成了艺术的参与者。
法国画家Blaise Schwartz参与了这个单元的创作,他说:“我在重庆仅待了6个月的时间,黄桷坪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不是交通枢纽,不够繁华,但是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元素,比如小吃、铁路、江岸等。我了解得不够多,所以就联合重庆铁路小学两位小朋友一起创作了短片视频。这样的创作让我很兴奋,作品也很受欢迎。”
原本对重庆就较熟悉的韩国艺术家金泰俊,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了解重庆的发展:“重庆这座城市很有意思,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次双年展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现场的装置及影像艺术给我很多创作的灵感和启发。”
据策展方介绍,未来还将持续向国际艺术界推广展览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方面的艺术家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