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点略评一组“教师”系列群文
2019-07-16项振中台州市白云中学浙江台州317000
⊙项振中 [台州市白云中学, 浙江 台州 317000 ]
庞鸿的《教英语的班主任》、六六的《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与柯晓琳的《毕业礼物》 三篇文章都与“教师”角色相关。文章浅显易懂,以下分别从六个不同角度试作略评。
一、 探究“标题”之妙拙
《教英语的班主任》节选自中篇小说《许我向你看》。选文介绍新生许珂初遇教英语的班主任及对班主任唐老师的印象,题目除交代人物外,毫无特色。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拟题较好一些。标题既交代作品主人公“语文老师”,也交代叙述者是“我”,增强作品真实感,符合散文特质,且用“犀利”一词修饰“我的语文老师”以突显老师的与众不同。一个“那”字,对话味较浓,有意向读者炫耀自己那位犀利的独一无二的语文老师,隐含着作者对老师的深情。从整个词组搭配看,“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足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毕业礼物》这个标题也很有悬念。读罢题目,会想:啥毕业礼物啊?谁送谁啊?其文章吸引力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就拟题的艺术性而言,也没什么奇特之外。
二、 探究“开篇”之优劣
《教英语的班主任》开篇以“动作”叙事镜头直接切入:“晃过”“紧紧跟着”“追”“停下来”“穿过”“拐了”“消失不见”“加快速度跑过去”“撞到”开篇这一系列动作,使得叙事作品情节紧张,符合叙事性作品的风格。以“动作序列”切入推进,故事情节显得扣人心弦。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首段交代自己打小喜欢语文课,且文字功底好,深得老师赏识,与下文自己被犀利的刘老师“雪藏”形成对比。第二段切入文章所叙写的对象,写老师的与众不同。第三段写“我”被刘老师“雪藏”的各种“冷遇”,前后待遇天壤之别,开篇矛盾冲击力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毕业礼物》首段一句:初三眼看要毕业了,大家想给全老师送一件礼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及涉事双方,明确这是学生给班主任送毕业礼物,语句间暗含着学生对班主任全老师的认可与挚爱。
三、 探究“选材”之精粗
作为小说,选文《教英语的班主任》从内容看,材料叙述谈不上“精”,具有生活化的琐碎与零散,绝少精雕细琢的工笔。对唐老师的外貌描写,或同学对唐老师的谈论,再如选课代表诸事等,这些与唐老师有交集的情节叙述较为简单,不过这种“粗糙”的情节叙述并不等同于“粗鄙”叙述,由于初遇初识,了解甚少,相对粗糙的叙述恰恰营造了小说故事的真实性。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一文叙描之精粗较明显。第4段对初见刘老师时的外貌、神态、语调等进行了细致描写,一来突显其气质非凡与众不同,是当时学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二来突显“我”对这位“与众不同”的语文老师印象极深,印象之深不单是因为他奠定了“我”一生所认为的帅哥形象的基础,更因为他说出了作文的至理与做人的真谛。对这样一位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老师,初遇时的样貌、神态等进行精细描绘,是常理之中的事。第5段精细叙写了刘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的个人魅力与“我”对他语文课堂的享受。第四五两段分别从外在样貌与内在才华进行了精细叙描,使得刘老师“与众不同”的形象更为鲜明。文章第11段同桌告知“我”刘老师被校长开除的原因、第12段漫步街头遇着似曾相识的身影听到宛如昨日的语调,“我”泪水模糊。这两段叙述相对粗糙简略,因为与文章表现的刘老师形象及“我”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关联不大,这样处理也是可取的。
《毕业礼物》一文,就故事而言,随着故事发展,其叙述层层推进,然其各阶段的精细化叙述也不明显,不过个性化的描写却着实写得非常精彩,都非常符合当事人的性格,读来趣味横生。本文最大亮点是以人物的个性化描写与出人意料的结尾而出彩,其间渗透着学生对老师满满的爱。
四、 探究“人物”之真伪
《教英语的班主任》节选自虚构的小说作品,但“虚构”与“虚假”不是同一概念。第8段得知撞到的人是班主任后,新来的女生没头没脑地冒了一句“我叫许珂”,这很符合新生不知所措而又语无伦次的心理,富有真实性。选文第13、14、15段中,女生们都在谈论着自己帅气的唐老师,言语间满满的自豪与喜悦,这种花痴式的表现也较符合小女生的心理,也富有真实性。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对老师形象的刻画也属于典型的圆形人物,而不是扁平化的一味褒扬。从对肖像描写上的放荡不羁到上课表现出来的“胡乱”“随意”以及走路步态的拖沓和整个懒洋洋的精神状态,都不曾采用规避或粉饰,而是如实写来,使读者感受到一位真实立体的刘老师。既有良好的帅气外表(见文章第4段描写),也具有深厚的学养功底(见第5段的“随便”备课却能娓娓道来),课堂教学艺术如沐春风(第5段铺叙课堂效果绝佳),尤其是深得写作的精髓(见第7段对“我”所写作文的批语),同时,也有令人难以言说的丑事(见第11段因生活作风被学校开除),也有落魄街头叫卖的辛酸一面(见第12段贱卖皮鞋)。既有光辉鲜亮的一面,也有阴暗难以启齿的一面,而这正是真正的人生与生活。作品的真实与人物的真切历历在目。
《毕业礼物》中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个性,个个不重样,很有喜剧效果。例如:第5段中天真可爱俏皮的花猫同学形象,第6段中聪明鬼灵精样的冬瓜同学形象,第7段中性子慢悠悠、做事拖拉的木陀同学形象,等等。“买啥礼物的讨论”“买礼物的筹钱分配问题”“送啥款式的手机争论与定夺”“挑选送礼物的人选”“毕业典礼上的争相瞧看手机”等等故事情节,写得非常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又不乏孩子的灵气。对于第2段中老师的语言描写也非常有代表性,一句话写尽了班主任全老师的那点“迂腐”,这也便暗示了后文第6段同学之所以选择浑身漆黑、笨头笨脑的摩托罗拉9900来吻合老师个性的内容。而文末结尾处,在毕业典礼上的一场闹剧,老师没收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并撂下一句话“真不懂事!都初中毕业了,还玩这样的玩具”,真是哭笑不得,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五、 探究“收尾”之开合
《教英语的班主任》由于节选自中篇小说,并非独立成篇的文章,就选文看,其结尾意义不大。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收尾非常漂亮。最后两段内容摘录如下:
一直记得他最爱的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仿佛看见他站在泰山之巅,穿着古代飘逸的长衫,头顶上盘个髻子,一根长飘带在夕阳下随风飘摇。
玉树临风。
文章收尾有开有合,“合”在归到对犀利的语文刘老师的一生追忆,老师是那样犀利,与众不同,飘逸潇洒,略带感伤苍凉但永远卓然不群。“开”在跳出倒数几段刘老师因“丑事”被开,街头偶遇唤回尘封的老师形象而不禁潸然的悲戚。以“玉树临风”四字戛然收尾,言简意丰,情意无穷,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有“合”有“开”,有“诗”有“画”,有“人”有“情”,文章末两段的收尾,非常出彩。
《毕业生礼物》作为叙事性作品,收尾的处理在诸多小说中很常见。故事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故事的高潮处就是故事的结尾处,随即作品也收尾了,作者将所有想说的话隐含在故事里,很有艺术的含蓄美,这样的结尾值得读者细读品味。结尾摘录如下:
全老师留给木陀,也是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是:“真不懂事!都初中毕业了,还玩这样的玩具!”
第一,学生为全老师费尽心思准备的毕业礼物,不料被当作玩物收走,不是很有喜剧效果吗?第二,礼物被当玩物收走,且没有辩白机会,除去喜剧效果外,读者分明可以感觉到全老师真是“迂腐至极”。第三,为了送老师毕业礼物,大家可谓是“精心策划”与“齐心协力”,然而,老师送给我们的毕业礼物是啥呢?居然是一句地道的批评与责备!一相比较,真是无奈、辛酸,原先设想的伟大构想与跃跃的兴奋感轰然倒塌。但是,事后(尤其多年后)回想,又何止不是美事、喜事一桩呢?第四,以老师的这一句批评作结收束整个故事,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试想:如果是多年后的全老师,阅读到这一篇小文章,会做何感想呢?无论如何,文章以事写人,噱头逼真,一直到结尾都维持这种风格,很有趣味。
六、 探究“情感”之显隐
如前所述,《教英语的班主任》是小说节选,小说家的情感自然隐退,从节选内容来谈谈作品情感的“显隐”问题,我们就以许珂眼中的唐老师外貌描写为例谈谈。第4段中的纯描写外貌,客观如实;第16段中则是介入主观感情的外貌描写,前为“眼中看到的客观外貌”,后为“心中加工的主观外貌”,前为显,后为隐。
《我那犀利的语文老师》中作者对语文老师的情感总体都是比较“显”,几乎没有“隐”的语句。比如:第4段一上来的外貌描写就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心生爱慕;第5段对刘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陶醉与崇拜,跃然纸上;第8段对刘老师精到的作文批语的感激;第9、10段对刘老师人书合一的高度评价;哪怕是第11段从同学口中得知因男女生活作风问题被开除,依然“死心塌地”,还为老师“抱不平”;第12段街头偶遇的潸然啜泣,情感难以抑制。作者对那一位犀利的独一无二的语文老师,其情感至深至纯。
《毕业礼物》以事写人,主要表现同学对老师的留恋与挚爱。当然文末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相对也比较“隐”,这在结尾探究中有涉及,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