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伪传统

2019-07-16陈若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4

名作欣赏 2019年14期
关键词:精神传统艺术

⊙陈若宇 苏 峰[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4]

“伪传统”顾名思义,是指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呈现的东西却不是真正传统的,甚至有时是完全背离的。画家张晖曾说过,伪传统就是画家根本没学到传统前人的精华和东西,仅是在模仿一个表皮、一个表面,他是在模仿一个样式或者套路。伪传统是当今泛娱乐化的时代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现象。

一、“伪传统”现象的特点

(一) 混乱性

当今社会的文化环境在全球化的发展下是极其复杂的,于此背景下滋生出的伪传统现象,其自身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混乱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伪”。“伪”的混乱性最突出表现在“文化乱窜”现象中,以彝族服饰为例,原本他们尚黑,但现在诸如云南楚雄、玉溪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内的旅游点所售卖的彝族民族服饰出现了大量以彩色为主的情况,原本以深色为基色的服饰却很少见。这其中有少数民族之间服饰色彩的乱窜因素,也有乱窜主流汉文化审美取向的因素。这样的“乱窜”使得传统不像传统,各种文化形式混乱、交融,这正是伪传统的最突出特点之一。

(二) 高度商业娱乐性

消费化使得文化商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娱乐性渐渐成了产业发展的目标。一方面这样的现象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伪传统”之所以成为被批判的对象,正是由于其间的尺度没有把握好:过度消费化以及过度娱乐化。这造成了“伪传统”中的文化产品的商业性取向,它值得批判的地方就在于以商业性、产业性的模式发展文化,文化内核不再是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市场走向,娱乐性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泛娱乐性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文化混乱正是这种冲击下的必然产物。

(三) 极强的文化趋同性

全球化带来了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这是好的。而同样没有掌握好中间“度”问题的“伪传统”体现出的是文化过度交流和文化杂糅现象的文化趋同性。在他者文化的不断接收、本国文化的不断输出这一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双向流通,而是有交融和抵触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伪传统”正是基于这一“变化”而产生的,并且其变化程度超越了传统文化的弹性系数范围,成了“伪”的。又是由于这个“变化”是在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中发生的,所以这个“伪”的趋向就是向着他者的。所以说,“伪传统”现象体现出了与他者文化的极强趋同性。

二、“伪传统”对文化发展的危害

(一) 阻碍文化的继承

我们知道文化的产生不是凭空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环境,也会相应地孕育出新的文化,而它们的传承并得到保留而成为传统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伪传统文化”是在有真正传统文化的存在情况下才成为可能的,它的出现虽也是应时代而产生,但它的性质却不是顺应传统文化内部的“自然发展”,而是在歪曲正统的传统文化,是人为地以一定目的去干预传统。这造成的后果自然是使本真的文化得不到应有的自然发展,并且也会误导人们对真正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文化继承性就会受到阻碍。

(二) 阻碍文化的发展

“伪传统”改造了传统文化,这个改造的趋向包括商业性、娱乐性和趋同性。前两者与当代大众的审美意识有关,后者更多以他者文化的接收为主要影响,但不管从哪个方面讲,“伪传统”相较于真正传统所“新”有的这些趋向性都能体现“伪传统”自身的“漂流性”:随环境变化而太过于随意的就发生改变。这样脱离正统传统,没有立足点,反而使得文化内部的自然发展变化受到限制,朝着更大的“主流”文化环境靠近。提及中华文化,我们自然而然想到华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底蕴,但说到当代中国的文化,我们往往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阐述。“伪传统”搅乱了传统文化的规律性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当下人们对传统的不重视,而这恰恰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 破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同样,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对于社会发展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正统传统文化所异变出来的“伪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易受市场环境等方面摆布的情况,意味着这种文化表面上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实则这种“多样性”也是虚的,没有扎根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沃土里。我们虽然没法判断这种趋向主流的发展是不是符合这种文化进程的自然规律,但“伪传统”在文化多样性层面一定有着副作用。

三、避免“伪传统”危害的措施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避免“伪传统”中的“异化”后果,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异质互补”原则,而这也就要求我们要首先搞明白自己的文化是什么。要解决问题本身,就要从原因寻求方法,即从传统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抓起,弘扬正统文化精神产品,包括艺术、风俗、道德等。其中,艺术对受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消费享乐的时代,人们对艺术的消费也是提到了历史新高度。于是,发扬传统艺术是发扬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其中作为传统艺术核心地位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则是首要应该弘扬的。

(一) 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道”

我国自古以来追求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轨迹看,我国传统艺术从传物之神到传我之神;从象中求意到象外求意;从有限到无限。中国艺术在老庄及禅宗哲学的指引下,在精神化方面走向了极致,并且这种“道”的精神性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为人处世方面、在自我修行方面、在对人的内在美与对人精神世界的把握中,“道”无不发挥它作为中华民族独特伟大智慧的作用。现如今的“伪传统”暴露出的当下我国文化最为严重的问题,就在于背弃了“道”的精神,以至于整个社会文化底蕴朝着浅薄的趋势发展。于是,我们社会中时常混合着面对资本主义竞争的焦虑,带来的是人们精神层面的浮躁、缺失及迷失。

(二) 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心

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自伊始就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认为艺术之美在于情于景、心与物的交融,使得中国传统具有主体性,这也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传统文化向来都是强调艺品出于人品、人品决定艺品。历代诗论、画论差不多都要谈及“胸襟”,把人品归为“胸襟”,即人格的精神境界,把人品在作品中的体现比作人的“面目”。人品决定艺品,“胸襟”决定“面目”,这才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要体现的精神,即人的高尚情操。“伪传统”除了缺失对“道”的把握外,也缺失了人品,狭隘了胸襟,仅使视野局限于商业带来的利润,没有想明白传统文化的价值何止眼前的财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心”的主体性,使文化回归到人本身,以人为本,从人出发。

(三) 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和

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思维之一的辩证思维主张“中和为美”,就是强调一种适中的精神,但是“适中”二字,也是有所侧重的,绝不是“伪传统”那种为了适应市场而没了轻重之分,不考虑什么是该保留的。以“和”来分析,指对立的统一,许多传统艺术学的范畴也都是以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出现的,比如“形神”“意象”“文质”,等等,但是偏精神的一方更多地占据矛盾双方的主导地位,如“形神”中的“神”,“意象”中的“意”。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之“和”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而“伪传统”所谓的“和”,不过是“同”而已。其次,“中”体现的方式就是“权衡”,是对矛盾双方各个方面的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找到“恰好”正确的“得势平衡点”。“伪传统”在与商业化、娱乐化契合时,其传统内容从来都是处于从属地位,也反映出“伪传统”对于“得势之点”是完全没有把握的,它打破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以造假的形式掩盖着真正的文化核心内容,既无“道”,也无“中”“和”二字,而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在真善美境界上统一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境界,但恰是当代人们缺失的部分。

四、结论

“伪传统”的弊端已不必再做过多的赘述,我们已经能意识到它在多方面都存在着副作用,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在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际首先需要思考的。国家愈加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继承,“伪传统”问题的严重性就愈加显著。其问题本质还是出在主体性方面,一方面是“人”,另一方面是“文化”自身的主体性的偏移。文化真正核心的“人文”部分缺失,才致使“伪传统”这类背离传统的文化在当下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此容易地出现。于是找回“人文”,回归于“人”的哲学是解决“伪传统”问题的关键。在其中,中国传统艺术的作用极其重要,因为其中的“道”“心”“和”体现出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的内在精神与人文的外在调和。掌握好这几点,以中华“人文”为基本,实现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精神传统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少年力斗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