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2019-07-15向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骨科护理管理

向娟

[摘要] 目的 分析護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干预,实验组添加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观察两组风险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无论是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是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骨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b)-0053-02

一般来讲,骨科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比较缓慢,所需时间较长。而在这段期间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及疾病恢复情况带来一些风险,例如: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不合理,引起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不但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还给患者造成了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因此,如何才能很好的降低骨科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医护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1]。相关学者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主要是从护理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角度,发现潜在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因素,并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制止,通过对护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降低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负面影响。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文将通过对实际医疗数据的统计和整理,来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抽取了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50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1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2)岁;对照组有50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4.2)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接受一般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定时检测并记录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及其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疾病知识教育培训,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等;而实验组的50例患者,除了接受以上的常规护理干预之外,还需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具体的操作如下所示。

1.2.1 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体系  依据我国目前现有的医疗行业相关制度和政策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适合该院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2]。对骨科护理工作每一阶段进行流程化和规范化,明晰每位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做到权利与责任的匹配与一致,增强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心和耐心,提升护理质量;规定严格的请假及调班制度,执行合理的审批程序,并将其做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与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部分相结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2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内容。①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使其可以认识到护理风险对于患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提升医护人员对潜在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在风险发生之前,能够提前预测到相关风险的发生[3]。②通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对预测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案和预防措施,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率或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程度,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1.2.3 重视护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及资源配置  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对一线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以及实际临床操作能力的训练[4]。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并在学习之后接受考核,之后考核合格的人员才可上岗工作,否则,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与操作,直至合格为止;培养护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定期进行突发风险事件的练习工作,总结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突发的风险事件时,可以进行合理的操作来应对,降低对患者生理的伤害;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可以依据每位护理人员自身的特点,分别设置和分配至相适应的岗位,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展现最大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5]。

1.2.4 对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管理  在骨科的护理工作当中,有一些风险事件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这些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骨科患者的风险。例如: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避免由于病菌感染引起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在患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配置相关的设备,轮椅、扶手等等,来辅助患者的行动,减少骨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二次伤害的可能性;清除一些其他的、对患者有伤害风险的其他因素。

1.3  评价指标

对该文的100例骨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本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

1.4  统计方法

对收回的100份调查问卷进行验收,均符合该次调查的要求,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

利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收回的10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两组患者之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采用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6%;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6%,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70%。无论是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是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小结

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护理人员引起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是因为骨科科室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人力资源的配置不足,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应对风险事件;紧张的工作环境会给骨科护理人员带来消极的情绪,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患者时,缺乏耐心和责任心,降低对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容易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工作效率;相关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权利与责任的不明晰,造成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在出现风险事件时,找不到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造成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不重视;一线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过关,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实际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失误,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针对以上原因进行预防,通过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护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及资源配置以及对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管理等。根据该研究资料可以得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风险时的应对能力,提升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周宇楠.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21-22.

[2]  吴夏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6):93-95.

[3]  卢志芬,樊页三,王碧芸.压疮风险评估表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9):162-163.

[4]  樊秀玲.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227-228.

[5]  沈潔银.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1-2,5.

[6]  唐睿瑞.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8,25(1下旬刊):83-85.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骨科护理管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