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9-07-15王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中医

王晓燕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健康管理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健康管理措施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健康管理;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b)-0031-02

近年来中医健康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健康管理强调以现代健康观念为核心,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新的医学模式结合,从而实现对患者全程的医学服务。中医健康管理中的情志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穴位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于改善患者气血瘀阻、脉络不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现将该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健康管理的工作予以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58.72±5.39)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2.81±0.46)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39~77岁,平均年龄(58.25±5.63),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2.79±0.5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院经病史询问、心电图检查、本次或既往冠脉造影检查、血脂和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查后确诊。该研究已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WHO1979年发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患者冠状循环改变,冠状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心肌出现损害等。中医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2],患者属胸痹范畴,存在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主证,伴有胸骨或胸膺部发作性疼痛,疼痛可放射于左侧肩背、左臂内侧以及咽喉等位置,心悸不宁,脉涩等。同时排除心功能严重不足患者,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患者等。

1.3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患者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断药等,必要时使用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干预前接受静息时心电图检查、运动平板试验等。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

①情志管理。中医情志管理倡导使用“相胜疗法”,以积极的情绪对抗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健康心态,保持精神愉悦。医护人员应当热情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述情志管理的重要性,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克服紧张、焦虑问题。

②饮食管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述饮食管理的意义,以及日常饮食、适当的药粥、药茶制作方法。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日应尽量避免食用高油脂、高糖、高鹽以及寒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山楂、黑木耳、黑豆、大蒜、洋葱、竹笋等食物有利于活血化瘀,可增加食用。另外在药粥、药茶方面,将黑豆、黑米、糙米、川穹(纱布包)等煮熟服用,或是桃仁、糙米煮熟食用,有助于营养心脉。红花、绿茶冲泡,或是玫瑰花、合欢花冲泡,可发挥活血化瘀功效。

③运动管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告知患者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舒缓的运动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调节气血。

④穴位护理。浴足、穴位按摩等方式简便易行,适合患者日常使用。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中药浴足、穴位按摩的具体方法。中药浴足使用黄芪、党参、鸡血藤、乳香、没药、川穹、怀牛膝、细辛、干姜、桂枝、三七等药物,浸入沸水煎汤,约40℃水温浴足,每次15 min。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公孙、神门、内关、太冲、血海等穴位,每日按摩10 min。

⑤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普及心血管疾病的知识,讲述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救治措施,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引导患者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正确看待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习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平时记录病情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等,以便在就医时及时沟通,讲述病情。

1.4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将患者生活质量分为5个维度、19个项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②症状积分。根据患者有无心悸、气短、胸痛、自汗、体虚、精神萎靡等症状进行评分,每项评分为0~3分,评分越低,恢复越好。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SAQ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后,SAQ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症状积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后,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心血管疾病在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中处于首要位置,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不仅超过肿瘤、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等,而且患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3]。心血管疾病与七情失调、心气虚弱、寒邪侵袭等有关,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气虚血於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例如以往对3 000例PCI术患者的证候研究显示,80%以上为气虚血瘀证[4]。患者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故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中医情志管理可调节人的负面情绪;饮食管理能够增加心脏供血,改善瘀阻,保持人体营养均衡;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穴位护理可疏通经络,利于心脉畅通[5]。因此,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在控制疾病风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观察组增加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医护人员综合开展对患者的情志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穴位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进而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心态,科学饮食,适当运动,疏通经络,经6个月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健康管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临床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25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4-56.

[3]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8.

[4]  胡大一,马长生,王显.心脏病学实践2011:中西医结合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79.

[5]  潘晓,黄惠桥,李高叶,等.中医护理技术对血瘀质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5):1747-1749.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中医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