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2019-07-15蒋淑玲
蒋淑玲
摘 要 在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高职院校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之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本着校企协调的原则,在校企共同体的视域下,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有利于校企联动的实施。为此,基于校企共同体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思考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建设 校企共同体 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29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mmunity
JIANG Shuling
(Hunan Financial & Industrial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421002)
Abstract In China's curren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China's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rdination, 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mmunity, furthe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eam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r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linkag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mmunit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ink about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constru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mmunity; double-qualified
1相关概念阐述
1.1 校企共同体
友嘉机电学院是我国最早实行“校企共同体”的职业教育机构。由此开始,我国高职教育中长期面临的困境,如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职业院校同企业合作中指向性不明确、职业院校同企业合作中往往“一头热”等问题,都有了具体的解决办法。由此带来了“校企共同体”在我国职业教育行业中的遍地开花。
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种新型校企双方合作形式。以共赢为目标,由政府出面,为校企双方搭桥牵线,以政策为杠杆,以合作为基础,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和主流企业以契约的形式所达成的利益实体称之为“校企共同体”。以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内容。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的扎实与极强的动手能力上。并且“双师型”教师实现了理论同实践的统一与融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结合理论和实践。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双师型”教师能培养出无缝对接所学与所用的高素质毕业生。
1.3 研究实质
在校企共同体下,思考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其实质是对当前职业教育中,新的校企合作范式。在突破现有职业院校同地方企业合作的方式的基础上,解决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缺失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职业院校同地方企业的联系,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给职业院校的教师,以便这些职业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印证自己的理论,同时,也提供了将职业教师的经验进一步的整理成理论,最终突破现有职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2.1 存在问题
上得了课堂,下得了车间;既能讲理论,又能做产品——这是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要求。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化”,即:要么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薄弱的“理论型教师”;要么是动手能力高超、理论知识不足的“经验型教师”。
在教学中,前者往往很难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实践,不能很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高职毕业生;而后者受到理论知识薄弱的局限,培养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容易碰到发展瓶颈,并且在创新意识上受到经验主义的桎梏。
因此,当前急需既有学历又有娴熟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然而,实际情况是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比例偏低。这也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2.2 原因所在
通过相关调查,可以了解到之所以造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比例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制机制方面,高职院校对教师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不健全、考评不规范;第二,整体规划方面,高职院校对教师缺乏一个系统的整体规划,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科学的建设战略;第三,薪资待遇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待遇不高的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很难留住高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意识不足;第四,教师培训方面,高职院校缺乏一个规范和系统的培养体系,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没有针对性,缺乏培训特色;第五,企业实践方面,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对企业利益的考量,导致企业配合度不高,态度消极,无法进行校企双方实质性的长期合作。
3 校企共同体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路径
3.1 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师资培养模式
在实践中,由于企业的利益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等企业资源基础上,而高职院校的利益则来自于对培养人才上,因此,校企双方可以达成利益的结合,以一种校企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代价,进行密切合作,从而有效避免了校企合作“一头热”的问题。
在此期间,对于师资培养模式,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路径,需要本着校企双方的共同目标来发展创新。学校方面,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企业方面,需要对高职院校师生的企业实践进行创新;教师方面,需要对教研课题进行创新。与此同时,校企双方还需要就协同项目进行创新。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培养模式
在上述模式中,中心是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项目,只有通过双方项目的创新,才能进而实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创新以及企业在高职院校师生实践方面的创新,最终通过科研课题的创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的良性循环,达成校企共同体的构建,最终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2 面向企业实践的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院校在设计本校的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以企业实践环节作为支撑。具体来说,在进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时,要主动补足学生基础方面的缺失,以企业需求为根本,检验当前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否,并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知识框架。让高职教师可以在面向企业的实践课程中,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坚持双轨运行,实践和理论共同促进的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坚持行业、企业同学校一起参与的原则。依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数进行调整和安排。要求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占到总教学的50%,部分专业更是要达到总教学的70%以上。
在校企共同体下,设计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邀请到一线的企业专家,行业的佼佼者,共同参与到设计中。对每一个方案都要充分论证。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在企业专家和行业佼佼者的参与下,重新编写实践教学的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3.3 全过程企业实践,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在校企共同体下的企业实践,有别于传统的学生到企业,由企业进行任务分配的僵化情况。而是基于真实的企业项目,依据学生的能力情况,由教师进行任务的分配,学生通过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企业实践,在协商决策中教师、企业、学生三方紧密配合,共同促进。由于整个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师生“体验”了企业真实的项目,并且完成了长时间的企业实践,学生的能力得以借由企业是真实指标,如销量、流量、用户评价等,进行体现,进而反馈到学校,最终由学校完成对学生学习内容的修正。借此积累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培养高素质的优秀高职毕业生。
3.4 协同创新项目研发,服务行业发展
伴随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各行各业在发展迅速的同时,竞争压力也十分巨大。受此影响,大量企业急需项目研发。与此同时,项目研发可以让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效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而职业院校也可以通过项目研发,提升学校在业内的影响力,吸引高素质教师的加入和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学院招生。有鉴于此,职业院校同企业完全可以互相合作,在校企共同体模式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方向,职业院校提供项目的具体研发和成果。最终,由职业院校提供企业一定的培训、技术咨询,从而达到校企协同创新项目研发,服务行业发展的目的。
经过上述过程,企业方面获得了最新的项目成果,而职业院校方面获得了新的利益分配,可以用于本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資源上的所需。而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理论型教师,可以增加其实践机会,加强其动手能力;对经验型教师,可以将其经验转化为理论。
3.5 凝练科研课题,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在校企共同体下,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以与企业合作为基础,深入一线,吸取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能。国家和学校要在科研课题上给予更多支持,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鼓励教师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研究最新应用实践和工程技术。结合学校自身实践,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将企业实践创新项目成果重新应用于教学。如此这般,才能将成果转化提供服务,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创造共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是一项需要长期执行并坚持不懈的任务。在“校企共同体”这一新的校企合作的新形势的参与下,可以提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条件。无论是职业院校的教学、培训体系;还是职业院校的科研发展;又或者创新职业院校在企业中实践,无不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而基于校企共同体的视域下,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推动了职业院校建设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裕晨,田京.高职高专“优质校”的评价方法与建设路径——高职高专“优质校”建设与评价论坛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04).
[2] 蒋君毅,张辰婕.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征信平台建设路径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3] 王菁.国际法视野下的反腐败机构建设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06).
[4] 王海光.大数据背景中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