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灿烂之美
2019-07-15金冬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出身的适龄儿童走入同一所小学,接受人生中第一个规范化教育过程。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带来的情感影响和表现有很大的不同,如何保持他们各自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塑造他们从小对家庭、对同学、对社会的积极情感和健康心态,是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多元;差异;情感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73-01
引言
笔者曾经工作的学校——长沙县湘龙小学,处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极快的区域,所带班级共有50名儿童,一部分是城区居民子弟,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者子弟,有留守儿童6名,回族儿童1名,家庭经济水平发展不一,多元化和不均衡的现象表现明显,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如何将这些多元化、差异化的要素进行融合,是在日常工作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且具有宽广包容的心理基础,有一个快乐积极的童年,为进一步的成长学习打下基础,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一、家庭、城乡、民族,差异而多元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论城乡家庭都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清醒的认知。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都以自我感觉为基础,再加上市场的推动,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舞蹈、书法、钢琴、跆拳道……
较早融入城市的家庭,家长的教育方式一般更有针对性,而进城务工人员、新融入城市居民,教育方式则稍微落后。这样所带来的学童外在表现的差异较为明显,比如有的显得更为从容大方,善于表现、喜欢文体活动、喜欢受到表扬、乐于展示才艺;而有的学生时有局促紧张,学习缺乏积极、不太合群不愿意同其他小朋友玩,这些总体上来说,都有其环境影响的印记。
融入城市的过程,不仅是城乡的融合,也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融合,还有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所带班级孩子大部分为汉族,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比如说回族。学生之间还没有具体的民族区别概念,这是一个教育机会,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学业成绩的不同,外貌、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教育,会带来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问题,这种模糊而简单的好恶意识,影响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家长和旁人有意无意的见解,有可能会进一步对此产生误导,让儿童产生容易轻视甚至排斥他人的心理,影响人格塑成基础。
孩子们中间存在如此多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也会带来的种种影响和问题,但我们也要从中看到了多元的优点,我们的孩子从小能接触到更大的风俗差异,更多的生活方式,获得更广泛的认识接触,这些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开拓视野,欣赏他人的好机会。从这一点看,差异的另一面就是多元与多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互相沟通和理解融合,而我们的小学教育,就是他们这种多元化生活的第一堂课。
二、如何应对差异与多元带来的问题
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差异化很明显,我们要做到的是教育水平的无差异,教师要将这种差异对学生的妨害性减小,将差异带来的多样与多元优点化,促使它们的融合。
家庭的经济水平不一,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差异。从平时购买或携带的零食甚至玩具,到彼此衣着,再到是否参加了各种课外培训班,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心理暗示,形成彼此之间的比较。这些就需要我们进行疏导甚至是抚慰,既家境优越的学生珍惜机会,感恩父母;也要让别的学生从其他校内活动中得到收获,作为其心理补偿。最重要的是为孩子们划定一条人人均等的标准线,即以学业成绩,活动表现、思想品质来作为评判基准,这样才能让他们有了正确的判别意识。
班上有少数民族同学,这正是一个进行国家、民族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彼此知道各自民族的地域分别,不同的语言,差异化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感受到灿烂中华文明,吸引彼此的探知欲望和沟通意识。儿童有儿童的沟通语言和方式,作为教师应该要多去发现了解,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孩子们之间是很容易交流沟通的。
应对差异和多元的问题,关键是在教师,在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微笑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我们的小学教育一言蔽之就是“爱”,它包含了尊重、友谊、包容、理解、信赖,我们将此传达给他们,他们用它来献给周围。
三、如何让爱变得具体,且生根发芽
爱是相互的,放在小学教育里,要培养的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另一个是学生对他人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要变成具体的行为,变成让他们可以感知、懂得传递的东西。
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从事装饰装修一类工作。小孩子经常是一个人放学回家,家长很少能到校接送,回家后也是一个人看电视、做作业。从日常表现和反应来看,利的一方面是比同龄人有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父母的依恋表现较少;弊的一方面是小孩子在家就比较没有管束,容易长时间沉溺于电视,而且安全方面也值得担心。多次与家长沟通,对此情况也只能是家长轮换着来学校接送孩子。然后笔者让其父母当面和孩子一起,三方讨论这个问题,家长当着老师的面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家长那样每天准时来校接他回家,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请他原谅。孩子当着老师的面向父母解释为什么在家里作业拖沓,请家长原谅。笔者在中间为双方评判打分,一切都是平等的情感交流。这不仅是孩子学会感恩的问题,儿童已经有了尊重和理解的需要,对此重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種过程,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爱不仅仅是一方给予一方,他们已经有了被关爱和给予关爱的要求,我们要给他们这种平等表达的机会。
作为学生而言,进入学校就有了他们的“社会”,儿童交流的社会,用他们的眼光和语言方式在进行中,只是我们往往不容易感知和发现。班上的回族孩子刚转入校时,普通话不太会说,询问家长后才知道在西部他们那个学校只以地方语言教学。因为语言上的存在沟通障碍,加上完全不同的环境,于是学习没有兴趣,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与同学基本不合群,同学也觉得他不好相处,多有矛盾冲突。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方面从回族孩子入手,帮助他从日常用语开始学习普通话和汉字,不断肯定他的进步。另一个是从班级从同学入手,为他们介绍回族,介绍回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彼此感兴趣,一起同桌学习、共同活动。半年的时间,孩子能够熟练的说普通话,和其他孩子相处非常的融洽,还当选为班级放学时的路队大队长。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更加容易沟通,只是一开始需要我们及时的引导,之后就容易融入,融入了才有彼此的关爱。我相信,在他以后的成长经历中,他会对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这种大的情感名词有深刻的体会。爱需要言语、需要行动、需要表达,让爱变得具体,要靠教师去发掘指导。让学生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去感知和运用,并在他们的内心中生根发芽。
四、小结
教育是最需要公平的,我们老师碰到不同的孩子,既要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又要采取方法融合差异,优化多元。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更是未来社会和谐的基础培养工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出现一片盎然的生机,现实中小学教育中的孩子的差异与多元化因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课题。而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的天空之上显露出闪亮的一片繁星。
参考文献
[1]佟永花,郑建增.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班级差异化管理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
作者简介:金冬(1985.1-),女,汉族,本科,中学二级,湖南省长沙县泉塘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