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2019-07-15王秋华
王秋华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究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建构主义;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54-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才能打破语文课程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建構主义易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毋庸置疑,作为学习者而言,他们每个人的情感与诉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例如,在讲解语文《落花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一场小型的辩论赛。以落花生为代表的正方观点:既要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以苹果、石榴为代表的反方观点:不能过于埋没自己,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让学生再次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建构主义易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并不是说完全无视教师的作用,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对学生的理解予以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上,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应该是启发的话,点拨的话,引导的话,激励的话——启发思维,激发兴趣,指点迷津,激活语言,调动积极的情感。
试看于永正老师教学《草》一诗中“春风吹又生”的片断:
一位学生用绿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上了小草的叶子。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
生:春风一吹,小草又生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
师:这句诗你理解了。大家对他的画有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刚到,小草不可能一下子就长得那么高。
师:那你来改一改吧。
(学生走上讲台把草叶擦掉,改为草芽。)
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到了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发芽了。
师:改得有道理。
生:老师,我觉得还得把春风画上去。
(于老师示意该学生上台画春风。这位学生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上了几条斜线。)
师:这就是春风啊!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怎样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学生顿悟,将原来的线条和草擦掉,把小草改为轻轻地歪向一边。
三、建构主义应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1.可以应用信息技术。
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依赖的是感性思维。而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声音、图片、动画、文本等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获得愉悦感,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池》时,笔者就通过FLASH课件进行了呈现,通过配音、文本字幕滚动、蜻蜓与荷花的动画,很好的诠释了本诗所要表达的内容。
2.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就是使学生带着一种身份进入学习状态,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人,或者是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让学生表演课本情景剧。剧本分为四幕,第一幕举荐蔺相如。地点:赵王宫。人物:蔺相如、赵王、赵王大臣、侍女。(不同同学担任)对话内容:赵王就秦王来信与众大臣商议,有人举荐蔺相如。第二幕完璧归赵。地点:秦王宫。人物:蔺相如、秦王、秦王大臣、侍女。对话:秦王与蔺相如就和氏璧与城池如何交换进行商议。第三幕渑池相会。地点:渑池。人物:赵王、蔺相如、赵国大臣一名、秦王、秦国大臣两人。对话: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第四幕:负筋请罪。地点:廉颇府、蔺相如府、侍卫两人、侍从两人。对话内容:士兵议论,廉颇请罪,廉颇与蔺相如和好。这样的角色表演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可以让学生穿越历史,通过剧中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从而增强文章的理解能力。
3.可以借助电教手段。
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文学性、情感性较强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用播放与课文情调相近的音乐录音,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于教学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自主感受、领悟,获得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增进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在范读课文时采用背景音乐烘托出李大钊被捕、遇害的氛围,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要依赖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只有“温故“才能做到”知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情,要尽可能的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较为顺利的进入到学习情境中。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家都用过雨衣,常见的雨衣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困扰你的地方吗?有的同学说,“雨天穿雨衣很不方便。”有的同学说,“感觉穿上雨衣后有点凉!”,有的同学说,“穿上雨衣后,雨水会顺着雨衣滴进裤腿”……教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对常见的雨衣进行哪些改进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有的同学说,“如果发明一种可以加热的雨衣就好了。”有的同学说,“可以发一种大雨衣将整个人都罩起来。”有的同学说,“设计一款连体雨衣”……。教师:大家的想法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款“充气雨衣”,不知大家有兴趣了解吗?学生:有。这样的教学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教学中。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语文教学改革的另一条思路,它明确告诉我们学生的大脑不是容器而是一支待燃烧的火把。但学习理论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也不会是唯一的,我们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他们的合理见解,创立我们自己的教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妍,秦梦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17期.
[2]焦亚玲.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新智慧》,2019年7期.
[3]庞县根,吴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