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功能

2019-07-15李金宁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文学作品

李金宁?

摘要:文学作品本身富有艺术性和吸引力,其也蕴含着诸多的思想教育资源,能够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功能,对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育策略

在校园文化的多维向度中,文学魅力带给大学生的感染和震撼,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言行举止。我们应当充分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发挥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讓学生能够更轻松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而较为普及的教育资源,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教育载体与平台,能够从文化、文学、历史、风俗等层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文学作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文学作品能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也富含极具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作品,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这些作品本身就在弘扬爱国主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想要传达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方式发掘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素材,例如《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羊脂球虽然是一名妓女,但是她处处为国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通过赏析发掘,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这些提升目标都能在主题中有所展现。

其二,文学作品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具有生活化和艺术化是文学作品的两大特点,也是文学作品极具魅力且受人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本身内容的限制,难免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要,但是通过文学作品将思想政治教育想要传达的内涵表达出来,肯定能够披上文学美的外衣而变的更加艺术化、生活化。因此文学作品更加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具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大众化的功能。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文字的集中教育方式难以迎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90后、00后的大学生都从小生活在快资讯、多图片视频的环境下,对大量集中的文字阅读较为反感。反观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缺乏文学的叙事化表达和图像化表达,这样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出现文字疲劳。

(二)采取传统考试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多采取课程考试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课堂上的表现没有进行太多的考察,也有部分同学采取平时课程不听课,到考前就集中复习的方法来蒙混过关,这样学生终究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学习,无法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无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也难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够。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亲近性。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改进建议

文学作品本身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且极具艺术性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作品结合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优势互补,对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创新,融入文学欣赏的教学方法。文学欣赏是通过对具体作品来体验和领悟文学美的互动过程。在思想政治课程上,教学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融入大众化、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学习并运用相关的文学欣赏手法来讲解其中的具体文化内涵,发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例如,通过对《恰同学少年》中的片段进行欣赏阅读,发掘毛主席青年时代的知青岁月,从文学欣赏中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如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二)思想政治教学素材创新,融入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文学作品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杨沫的《青春之歌》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的经典作品,并且在人民群众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三)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创新,适应时代融入新的内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除了讲述思想政治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外,还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含有丰富的内涵,这些作品的主题是多样化的,比如向读者讲述了人生、生命、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各种社会现状进行探析,从而引起读者的强力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发。因此,思想政治教学还应当积极发掘文学作品中其它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因素,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世银.文学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2(04):60-61.

[2]张旭.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2):33-35.

[3]赵楠.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资源的合理利用[J].语文建设,2016(29):15-16.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