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梁实秋佚文两则
2019-07-15施婷婷
施婷婷
【摘 要】近来,笔者新发现梁实秋的《大波斯顿清华同学重聚会纪》《“九一八”感言》两则佚文。这两篇佚文涉及梁实秋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些文学交往活动及30年代初期有关九一八事变的一些社会史实。通过对这些佚文的整理并略加考释,能填补梁实秋研究界及历史界的一些空白。
【关键字】梁实秋;佚文;考释
中图分类号:I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223-02
杨迅文主编的《梁实秋文集》[1]在整理梁实秋的作品和稽考方面,是目前为止国内第一部比较完整且丰富的版本。但近来,笔者发现两则梁实秋佚文《大波斯顿清华同学重聚会纪》和《“九一八”感言》均未辑录于此文集和《梁实秋文学年表》[2],这两则佚文对深入研究梁实秋的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和完善《梁实秋文集》的修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大波斯顿清华同学重聚会纪》
此篇佚文原载于1925年1月2日《清华周刊》第333期,署名顾一樵、梁实秋。《清华周刊》于1914年3月24日在北京创刊,1937年5月出至第46卷第6期时因抗战而停刊,于抗战后1947年3月复刊,卷期另起,出至7月第17期。主要撰稿人有梅贻琦、陈寅恪、李健吾、等著名文人,主要栏目包括新闻、杂俎、校闻、校评、特别通讯、译丛、文苑、小说、诗等。此刊主要介绍欧美新思潮,新学说,纪录古今中外各界名人言行、轶事、佳话,记载本校大事及经过,讨论校内事务。佚文《大波斯顿清华同学重聚会纪》刊在通讯栏目下。现抄录如下:
大波斯顿①清华同学重聚会纪
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晚六点半大波斯顿的清华同学假座京华楼开重聚会。是日也,天气很好。到会者约有七十人,围坐六大桌,颇极一时之盛,不可以不纪②。
在五点半钟的时候,记者因进城之便,走进京华楼看看,只见时昭涵穿着背心站在一条凳子上往墙上贴紫白纸条;汪泰经站在中间,指东画西,好像很忙似的;高长庚坐在屋角,口里衔着烟斗,泰然自若。约七点钟群贤毕至,男女咸集。竹筷甫举,而级歌校呼声震四座。一九二一级同学最活泼可人,头戴镶白边的红纸帽,领结红白条之领带,精神焕发,级鬼毕露。桌上的菜则有“清炖鸡”,“红闷肘”,“肉沫炒冬菜”,“鸡蛋炒黄虾”,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惟“萝葡干加油加醋加胡椒”则几经二三级同学呼唤,而未见到来。想是马先生与二号均不在场之故。少焉,筷子动得渐慢、碗底渐渐发白,朱世明起立以美国语发言,请举周刊通信员二,并年报通信员一,后者沈宗濂当选。反毕,众齐唱美国语之清华校歌;歌毕,众移至中国青年会开会。
在未入俱乐部分以前,开讨论会,讨论美国中部及纽约支部均已通过之议案多件。主席是王国秀女士,操中国话。当讨论到第三项回国调查计划时,同人谈话声嗡嗡然,有人说:“我提议把这样的一个重要问题保留在下次开会讨论……”;有人说:“我看还是现在讨论,下次不知要……”;有一大群人說:“已经通过不讨论了…….”;有人说:“我提议自此时以后只要俱乐!”结果是没有讨论,推举了五个委员研究当晚一切要讨论的问题。委员是沈宗濂③浦薛凤③甘介侯③徐宗涑③顾毓琇。朱世明起立曰“Now we come to the social”,欢声四起,有乐极而鼓掌者焉。
1923年秋梁实秋赴美留学时,“中国学生在外国喜欢麇居在一起,一部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关系,一部分是因为和有优越感的白种人攀交,通常不是容易事,也不是愉快事”[3]。由于民族歧视和相同的生活习惯,赴美留学生关系紧密并经常聚在一起。《大波斯顿清华同学重聚会纪》记录的即是梁实秋1924年秋于珂乐拉度大学④毕业后赴波士顿哈佛大学进修期间的一次聚会。参加此次聚会的有清华校友1921级、1922级、1923级三个年级的学生⑤。文中马先生是梁实秋在清华学校中等科的英文教员马国骥,“在中等科教过我英文的有马国骥、林玉堂、孟宪成诸先生,马先生说英语夹杂上海土话,亦庄亦谐,妙趣横生”。[4]梁实秋的文学作品中,涉及其美国留学的文章很少,这篇佚文即从正面再现了在此期间的一次文学交往活动,对研究当时留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和其他文人作家也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二、《“九一八”感言》
1938年9月25日《“九一八”感言》原载于重庆《春云》第4卷第4、5期合刊,署名梁实秋。《春云》创刊于1936年12月,属于文艺刊物,发表文学评论,刊登杂文、小说、译作、漫画、戏剧、诗歌、游记、文化报道、读者之页等。此期为九一八纪念辑。梁实秋的这篇文章就在其中。全文不长,兹照录如下:
“九一八”感言
“九一八”纪念日的前夕,春云编者要我写几句感言。我想时至今日,大家对于日本帝国主义者之侵略政策,以及我国一致团结努力抗战之壮烈精神,必定早都有了深刻认识。关于一件人有同感的事,个人还能有什么特殊的感言呢?
“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不久,北方的青年学生们纷纷南下请愿,要求政府对日宣战,我的学生们有来问我的意见的,我慎重的告诉他们说;⑥“我们国人的懒惰苟且是造成‘九一八的因素之一,我们的虚骄之气是我们今后所应切记的,今后救国之道无他,即是‘每个人在他的本分之内尽他的职责。每个人应该反躬自问在自己的本分之内是否勤谨努力过,自己要鞭策自己,把自己的分内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不必费太多的精力去做些鼓吹呐喊的工作。”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至今我仍然这样相信。亡国的责任,大家有分;救国的责任,也大家有分。
后来各地方的实力者又屡次表示对日作战的姿态,几乎不聪明的,一定要在全国一致的条件之下才可进行抗战,幸赖各方面的贤明的隐忍持重没有发生事端,终于在统一的领导之下发动了全面抗战、抗战既已经年,“九一八”又到了七周⑦的纪念,国土日蹙,局势益紧,我们应该每个人扪心自扪⑧,在自己的本分之内已经有了多少成绩?
“九一八”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群众集会的纪念日,应该是每个人自己反省的日子。到了这一天,每个人应该想想我对国家应负多少责任,能负多少责任,已尽了多少责任。
赴台前,梁实秋是一位热衷于谈论政治的政客。他在北京“谈”政治的热情极为高涨。梁实秋垂暮之年,回顾平生,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自己年轻时喜欢“谈”政治并讲了一番道理:“个人之事曰伦理,众人之事曰政治。人处群中,焉能不问政治?故人为政治动物。”[3]这篇佚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七周年之际,介绍梁实秋九一八事变后针对北方青年学生表达对九一八事件的看法,剖析导致外强欺凌的实质,并针对救国这一问题,呼吁每个人应尽自己责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表现出梁实秋关心国家,反对异族压迫的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笔者搜集整理的梁实秋的佚文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工作的推进,笔者相信会有更多有价值的文学资料将被发掘。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据,对于全方位感知作家、研究其他文人作家、甚至深层次评估梁实秋在文学史的地位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波斯顿”即“波士顿”
②“纪”应作“记”
③此处应有顿号
④“珂乐拉度大学”即“科罗拉多学院”
⑤在当时,清华学校的学生在哪一年毕业就属于哪一级毕业生,相当于现在的某届。
⑥此处应为冒号
⑦此处应有“年”
⑧“扪”应为“问”
参考文献:
[1]杨讯文.梁实秋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2]陈信元.梁实秋文学年表[G].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台湾:国立台湾文学馆,2011.
[3]梁实秋.琵琶记的演出[N].梁实秋文集:第3卷[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8.
[4]梁实秋.清华七十[N].梁实秋文集:第4卷[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536.
[5]丘彦明.人情之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