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9-07-15王昭,石利

戏剧之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王昭,石利

【摘 要】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到异地就读,教育改革的推进让我国居民对子女的教育也上升了另一个高度,学前教育也成为了我国家庭极为看重的教育环节。在此背景下,作为辅导幼儿的教师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针对现阶段学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探究实践能力是否与当前形势向匹配,同时针对一些缺陷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153-02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学生在专业的工作中要有一个硬件作为支撑,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才会得心应手,这一专业的实践也是职业能力的体现。有着良好专业能力的学生表现为:一方面会用学前儿童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说话方式,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能够将知识输送到儿童的头脑中并使他们迅速接受;另一方面,儿童的喜好和所处环境会影响职业能力的发挥,在固定环境中,具有学前教育的学生需要带动儿童的积极性,及时发现每个儿童的兴趣,并精准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在学校或是大环境下提供的教学工具中发挥创造能力。因此,无论是专业的基础知识还是在实践中遇到的灵活问题,都是需要专业学生长期积累和运用,在日后的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处理问题上比较直接,接触的事物较少,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还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对待事物更多是以模仿为主。因此在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培养他们对待事物的思维方法,将知识通过图片、视频、舞蹈等直观的方式来展现,从而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以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责任感。责任感是教师理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因为学生的性格和对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同,教师应逐一分析,找出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诉求,这便是一种责任。在课堂中因为年龄和对社会的接触性,学生对课堂纪律无法掌握,持续学习的时间较短,这个时候便要及时去纠正学生的错误,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这种不强制要求学生倾听且激发学生想法的方法便是一种责任。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学前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与家长的沟通。学龄前儿童的模仿能力要大于管理能力,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发展也是一天一个样,儿童在学校期间的变化应与家长及时沟通,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儿童在家里时的状态,以便全方位掌握儿童的信息。

其次,在与儿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儿童会有一个接纳教师的过程,因此在与儿童沟通时应用温柔的语气,拉近距离并产生亲切感,这种沟通的方式也是开展教学管理的基础条件。

再次,除了讲授课程赋予第三方的知识外,内部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可以让学习环境达到最佳,让自身的心理承受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了一个放置之处。

(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因为儿童的智力还在发展中,有的时候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消极,在这一问题上,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冲动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此外受到当下环境的影响,家长对教师的行为有些质疑,一些教师的粗劣行为让家长顾及孩子的安全,关注度持续走高,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教师的责任和压力更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时,社会对此设定的标准应为专业学习的标准,社会所大力提倡的也是今后的着重点,将心理问题上升到知识的层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是顺应潮流的趋势。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现状。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会予以重视,教师考虑到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在进行教学时会将专业课放在主要位置上,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除专业课以外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对专业课有着充分的掌握,但是对其他课程的不了解不掌握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师在理解上也有偏差,在教学生专业课时,教师认为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对价值观有所认识,对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但教学与掌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习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吸收上参差不齐,对今后该专业的学生为儿童提供知识输出形成阻碍,因而必然需要其以教学的视角更为熟练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至学生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是教学的着重点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对知识的实践把握还没有渗透。对于知识的实践其实就是再教授的过程,教师给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后,学生用另一种方法将知识再次传达给学前儿童,这种再次传授知识的过程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對于幼儿心理教育课程的关注度不足。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心理认为专业课更为重要,因此而忽略心理教育课程,在每个阶段,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小孩子更是情绪化,他们会用行为来表现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分析,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关注是需要心理教育课程作为辅助的。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现状。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从主观方面看,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接受程度学校无法判断,学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专业知识的接触,对本专业的好感度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心理上的变化让相应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从客观方面看,责任感与经济收入挂钩,有时经济的提高会给学生的行为产生动力,从而提升学生对学前儿童的责任感和对本工作的认真度。

(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讲授的课程多以学生倾听为主,教师仍处在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交流较少,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的消沉还有学生的兴趣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只是用耳朵来学习知识,后期的学习也是通过眼睛和记忆来吸收,这固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其语言组织会弱化。

(五)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现状。我国师范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学校教学的标准存在误差,很多教学计划的制定将一些不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内容加入进去,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严重降低该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这种想法让学生的思维固化,让学生失去思考能力和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仅仅靠教学理论还要靠各种实践活动有序进行。例如,课堂中学生可以准备课程的讲授内容,在课堂中依次轮流进行模拟讲课,讲课的方式和表现能力可以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并作出总结,针对每个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在课下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外界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在新时期,儿童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在多方面体现,因此教学活动需要采用更为平衡的教学理念。

(二)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新时期的学前教育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能力表现为教学时儿童的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程度。因为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理论通过语言或者某种行为传授给儿童。因此,当下学生在今后作为教师时应多揣摩儿童的心理状态,从儿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对知识进行反复推敲,让知识与儿童的思维融合,让知识为儿童消化吸收,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互换角色让教师从儿童的角度获得了经验,儿童从教师的角度获得了成长。

(三)加强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措施。在新时期,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较为关注,此类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对专业是否认可。只有学生自愿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将专业能力发挥出来,并承担起作为教师的责任。二是日后工作心理问题的解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后作为教师时,会发现学生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带给自己负面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并及时调整摆正心态,体谅学生的小错误,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三是专业价值观的展现。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并将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学校要赋予学生新的角色,主人公的位置需要适当给予,这种赋予可以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完善、更加充实。例如,学校利用比赛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实践当中。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让学生可以融会贯通,提升对专业整体性的认识。在适当的时间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同时探讨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综合情况来进行评述,让学生可以养成认真思考后再进行发言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學生的表达方式更加规范。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的有效措施。在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的过程中,学校作为主导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学生有隐私是正常的事情,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说出心中困惑。其次,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以独自与学生进行谈话,或是与其他学生一起帮助有困惑的学生,并做好保密工作,让有困惑的学生可以放下芥蒂,说出困惑所在。同时,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等方式的暗示对学生进行认可,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