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年华》为例浅析其艺术效果与社会功能
2019-07-15沙雨桐
沙雨桐
【摘 要】从社会的每个平凡的人的角度,从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小众的,不起眼的,甚至被我们忽略的小人物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将导演想要抒发的感情,传递的精神,以及希望我们关注并思考的点带到我们每个观众的眼前。
【关键词】现实主义;青少年保护;嘉年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93-02
现实主义电影较强的记录性,最大限度的客观、纪实性,在观众脑海中将银幕现实表象与真实的合二为一。实景拍摄,长镜头和景深运用让创作者忠于自然的原本色彩。主角和故事主角都是普通人。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反对编导分家,采用自然语言。这些都是让新现实主义电影区别于其他电影,走向成功的原因。
近年来,《我不是药神》《嘉年华》等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再无人问津,甚至开始成为票房比较火的作品。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好的现象,对于我们观众来说也是好的视觉与情感的感受。
每个题材的电影都有需要展现的空间,现实主义的题材相较于很多科幻的、商业的、先锋的题材来说的确有些平淡,没有主角光环和英雄主义的加持,但贵在真实。从社会的每个平凡的人的角度,从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小众的,不起眼的,甚至被我们忽略的小人物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将导演想要抒发的感情,传递的精神,以及希望我们关注并思考的点带到我们每个观众的眼前。现实主义电影看似数量不多,在每个时代中都不会缺少。每个时代都有真实需要客观反映,都有诉求需要诉说记录,所以现实主义电影永远不会在时代中消失。
下面就以《嘉年华》为例,浅析其社会功能与艺术效果。
一、用无声的隐喻刺进人心
《嘉年华》的导演在影片中用了很多事物来隐喻,虽没有直观的表达在台词中,情感却不言而喻。
梦露的雕塑在片中出现很多次,穿着洁白的连衣裙和白色的高跟鞋风情万种的伫立在海边,成为了海滩上亮丽的风景,在建设中的城市竖起又倒下。像片中的女孩,天真又风情,她们本身是纯洁的,却被这个社会伤害玷污。结局的小米穿上了和梦露相同的连衣裙和高跟鞋,逃离出这个城市,雕塑被人强行拆除载上卡车,小米为了躲避成为小姐的命运骑上电动车,她们都是被动离开的,在逃离出这座城市的公路上相遇,平行。
小文的玻璃鱼缸就像是这个社会对孩子的保护,看似坚固却不堪一击,而孩子,就像这鱼缸里的金鱼。想要触碰阳光却要隔着冰冷的玻璃。看似简单的道理,家长们却总是本末倒置。不从问题的根源下手却要把孩子看管起来,让花季的少女剪去长发,撕碎她们漂亮的衣裙。
影片中没有直观的镜头来表现少女受性侵的过程,却用了更多的对比将故事讲述的鲜血淋漓。背景充斥着各种生活杂音,不断提醒我们:这是生活。黑暗的夜晚邪恶的老男人站在宾馆前即将对少女实行罪恶,天真的女孩子们却还在身后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美丽的假发兴奋地交谈着。被性侵后的女孩儿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被迫小心翼翼地活着,而该受惩罚的领导却还在包间里歌舞升平。面对着摆在面前的证据和视频,警察却不作为,反复的逼问女孩儿受侵害的过程给她们第二次、第三次的伤害。医院的医生反复检查她们的下体,最终,睁着眼说瞎话开具了所谓的权威证明,证明女孩们没有被性侵。本片记录性较强,镜头多客观纪实,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讲述故事。忠于自然的客观性,镜头尽可能的不带主观色彩。虽然失了些蒙太奇电影的特色,却也多了些真实的意味。
二、从女性角色的角度讲述罪恶
本片都是从女性角色入手来讲述故事的,受到性侵的小文和小新,唯利是图举步维艰的小米,圆滑世俗的前台莉莉,不负责任的母亲,坚持正义的律师,这几个女性的角色构成了这个完整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女孩小文,她受到的侵害远远不止一次。第一次来自所谓干爹的性侵,这时的她还是懵懂的,不明白性侵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之后带来的伤害才是真正一步步击垮这个女孩的重锤。母亲的巴掌和责怪,警察的反复逼问,医院的多次检查,让让这个女孩儿开始感到害怕,从开朗到瑟缩,从张扬到沉默,终于她在懵懂中被这个社会推着向前走,没有学会真正保护自己的方法,被动地将自己封在壳里,强行长大。
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是宾馆的小米,她比小文大几岁,却成熟了太多。这个女性角色的悲剧也是社会造成的,没有父母的她从老家逃出来只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她未成年,又没有身份证,只得在宾馆里打黑工,想盡一切方法赚钱希望为自己买一个身份。她纠结挣扎过后,还是选择拿出小文受侵害的证据,这个善良的女孩自己却被逼迫的最终只能逃出城市,奔向下一个未知的明天。
有人说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就像刚生下来的女孩小文是天真纯洁的,她受到了伤害却没有正义为她伸张,于是选择逃离,她被迫长大成为了小米,在另一座城市举步维艰,辗转挣扎。
这部影片里最后一个女性角色律师成为了关键人物,她当了十几年律师却不被社会世俗所侵染,她坚持正义,寻找真相,这才有了故事最后的结局。
三、意义大于影片本身的佳作
《嘉年华》冷淡客观的拍摄风格少了些戏剧化色彩,也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让我们重视到儿童少年少女的成长与保护,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的人文情怀和指引作用。
由于拍摄条件所限,将《嘉年华》作为一件孤立作品来看,尚属于一部不成熟的影片,但文晏导演的电影风格与理念已基本成形——人文、纪实、现实主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影所带给社会的意义大于电影本身。
从《二十二》到《盲道》再到《嘉年华》,它们承载的意义超过了电影本身。电影的功能从来就不只是娱乐,更是导演在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诉求。而这诉求或是在阐述理想抱负,或是在为社会中的一个集体发声,用电影将他们的故事带到观众面前,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思考。这就是影片上映后带来的社会影响。
以《嘉年华》来说,文晏导演通过影片来为这些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发声。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选择说出来,却遭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这种侵害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受众关注了重视了,这只是第一步。
如何让这类问题得到改善与解决才是下一步受众应该考虑的。保护未成年人,首先要让未成年人接受相关的教育,普及知识,懂得分辨对与错,学会自保和求助。同时影片也让受众们警醒,周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为正义发声,而不是用有色眼镜去对待每一个受害者,更不是恶意揣测受害者有罪论。
《嘉年华》是一个开放结局的故事,更像是从生活中截取的一个又一个片断。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不会有那么多戏剧性片段,很多痛苦都是默默承受下来,而人与人就在互相不理解之中,又互相冷漠,并非通常戏剧中所表现的那样温情援助。文晏在影片中保持的高度客观性,实质是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不注入道德批判的同时,更不会去安排一个充满希望的救赎。
以大量现实素材来构架影片,而现实素材并非随意的截取,将很多真实案件经过改编重塑,最终把成片《嘉年华》带到了我们面前。文晏作为文艺电影的一个女性导演代表,她的人文关怀更倾向于定位在这群脆弱的幼嫩的少女身上,群体定位的本身更决定了她的电影,走在赤裸真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上,却没有沉溺于繁花似锦的理想主义里。
嘉年华,孩子最美好的年华。她们该在美好的青春里飞奔在海滩上触摸海浪,而不是围困在鱼缸里隔着一层玻璃晒太阳。
参考文献:
[1]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1.
[2]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李剑.论八十年代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回归与深化[J].电影新作,2013,(6):17-20.
[5]徐亮.玩世现实主义影像的银幕狂欢——论中国当代艺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J].当代电影,2013,(7):120-124.
[6]汪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