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现状研究

2019-07-15张秋梅魏丽刘卉馨杨春花林梅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居民

张秋梅 魏丽 刘卉馨 杨春花 林梅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成都市武侯区的社区作为调研范围,以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对武侯区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成都市武侯区的体育场地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不够到位,以及居民对社区场地的检查维修没有过多的了解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争取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社区场地的使用价值,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全民健身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体育公共设施;居民;全民健身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内容之一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但是我国相当大比重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非常匮乏,且设施缺少维护和管理,常常存在安全隐患。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武侯区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进行相关的调查,共发出201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99份,主要调查居民对武侯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看法、对体育公共设施是否有人定期检查维修的了解、最喜欢或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希望社区能增设的体育公共设施等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发现三个主要问题:

1.1 武侯区居民认为武侯区体育公共设施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年龄段的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有57.21%的居民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图1),健身缺乏多样性。在社区常见的体育公共设施是健身器械,这一类器械更符合中老年人的需求。通过调查还发现居民希望社区能增设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以及乒乓球台的欲望较高。还有居民建议增设足球场、排球场、游泳馆以及与减肥健身相关的设施。

1.2 居民喜欢的体育场地很多不是免费开放的公共场地

通过调查得知,居民多数喜欢在体育馆和体育场进行健身运动(图3),而现在这样公共的场地少之又少。像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及其他体育场馆等,很多都是收费使用,且费用较高。比如像羽毛球场,一个小时的收费要40元,网球场一个小时收费也高达50元,在周末场地费还会更贵。

体育公共设施没有注重结构的合理性,没有革新体育公共设施,没有满足社区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的居民并没有受到专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锻炼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1.3 体育公共设施缺少管理与维修

调查发现有43.28%的社区居民不了解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图3),不知道是否有人对公共设施定期检查维修,在设施管理一块缺乏认知。大多数社区并不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施进行管理维护。社区没有对体育公共设施的优化管理和定期检修,让一些体育公共设施出现损坏,年久失修的情况,让很多居民不敢利用现成的健身器材。体育公共设施使用率不高,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2 针对成都市武侯区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2.1 政府主导

体育公共设施的数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设施单一。政府可以根据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适时规划调整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的重点目标,加强体育公共设施的投入。建议免费开放大型的体育场馆,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在无体育健身设施的社区,灵活利用开放空间(包括土地、水、绿色植被为主要形态的非建筑用地空间),提供具有卫生防护功能的社区体育空间。

以人为本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围绕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权益开展多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是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和任务[1]。全面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或职业阶层人群不同的体育需求,兼顾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力争实现体育公共设施的公平、均衡分配。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互联网发展“体育+”,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场馆、场地冠名以及市民集资等方式,参与公共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是指由政府组建的,主要用于社会公众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体。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在公共体育场馆应该加入投资方式,用于解决公共体育事业中将会面临的资金问题[2]。

2.2 街道办事处配合

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社区相关体育公共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达到规定数量的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整合资源,盘活体育公共设施的“硬件”和体育社会指导员的“软件”,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让社区体育更加组织化、科学化。一个社区可以拥有专门的体育器材保管室,管理和维护社区体育器材,增长器材的使用寿命。整合街道辖区单位的体育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做到優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2.3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与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配合,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街道办事处可以在社区公告栏粘贴与体育公共设施相关的内容(如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等);增加体育设施指导员与管理员。

3 结语

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监控制度,由政府监控和社会监督[3]在政府的指导下,全民的共同努力下,让全民健身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推动体育强国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32(4):71.

[2]王刚.关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中引入BOT投资方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24.

[3]谷礼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26.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居民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高台居民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