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味,灵魂有香
2019-07-15俞赛琼
俞赛琼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云:“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身处江南,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广为人知,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能医愚,然教师须有与之匹配的学识和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好读、乐读才是语文教育真正的追求。
多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地思索如何让语文教学更有“味”,以期让语文在学生心中生根,为更多的灵魂“添香”。我将思考的成果总结为“三味语文”理论,现与广大读者交流、共享。
一、我的教学主张——“三味语文”的基本内涵
本味:从中华文字、文脉、文化的本源入手,寻根而往。此一味专治教学中缺乏根脉的机械教条、没有传承的断章取义、脱离文本的“天马行空”。
真味:从学生真实的学情出发,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开展能增加学生生命厚度的科学教学。此一味专治假目标、假自学、假提问、假合作、假展示……一切以做秀为主而学生集体沦为配角的假课堂。
韵味:从美学的角度引领学生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受益者和坚守者。此一味专治“生命无趣,灵魂无香”的“应试化”教学。
二、“三味语文”的实施策略
1.本味语文,“教”“学”有踪
要想抓住语文教学的“本味”,坚持“四维备课”是基本:一备文本在文学史中的价值,二备文本在作者人生中的价值,三备文本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四备文本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如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精美的散文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代表作,其艺术水平自然不言而喻。文章写于苏轼人生中的重要阶段,黄州之经历、东坡之生活于苏轼而言是一种自我修行,使苏轼多了一份自我成长的圆满。这一时期的创作,从研究苏轼本人的心路历程来说,价值也非比寻常。这篇文章放在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文章大意,并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对学生来说,感受古代名家散文的文势、文采,体会作者的“闲人”心境和高贵品性则是关键。当然,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四维”的侧重是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2.真味语文,“教”“学”有序
所謂有“序”就是从语文学科规律、课堂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学。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永远是建立在尊重人的基础上的。我们应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适应过程,即皮亚杰提出的“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此时人的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发展为理论型,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飞速发展,能独立进行初步的推理假设。相应地,从课堂教学规律的角度说,学生的学习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其中,主要环节是感知、认知和内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学生充分“注意”到的东西,才有可能变成他们“可接受”的知识。如此,兴趣的激发在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兴奋的情绪转入扎实的理性思维阶段,并持续推进课堂的生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所以,教学过程中主问题和中心活动的设计就是重中之重。一切不以提升学生思维品阶、有效促进生成的提问和活动组成的课堂都是伪课堂。
在遵循前两者通识性规律的前提下,语文教师还要遵循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另外,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工具性决定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则体现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文本教给学生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思乡等种种人文情怀和思想。这些内涵都包括在语文教学的“真味”之中,教师应将之充实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达到应用的目的。
3.韵味语文,“教”“学”有美
语文之美,美在声、美在形,美在无可替代的人文底蕴。文学是审美的,语文也应是审美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美、探究美、品味美、创造美的地方。所以,语文课堂应是“五官齐开”的,听、说、读、写、唱皆可适时而用。语文教育应是现代国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最重要途径。
下面通过实例展示“三味语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三、以《醉翁亭记》课堂实录为例的“三味语文”课堂实践
师:大家想一想,通过标题我们能读取到的信息有什么?我们对作者欧阳修的了解又有多少?
如果老师想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同学们觉得是哪个字?
生(纷纷):景、情、乐、醉……
师:什么是“主旨”?对,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篇文章的“立意”,好的文章,立意一定是“高远”的。接下来我们来表决一下刚才提出的那四个字。
板书:景(2票)、情(1票)、乐(30票)、醉(10票)
师: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吗?
生:是,但也不只是为了写景吧。
师:那“景”作为主旨我们就“过”了?(老师在“景”字边打了个“×”)
生(齐):嗯。
师:可是同学们好像又很舍不得,因为这篇文章的写景部分太出彩了是吗?那都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妙呢?
生:我觉得“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里的这个“泻”字用得很传神,写出了水缓缓流下的感觉。
师:是缓缓吗?
生:不是,是很急。
师:所以这个“泻”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水的——
生:力度、速度。
师:让人身临其境的写景高手有很多,他们常用的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还常常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而这一句不见其形先闻其声,明显调动了读者的——
生(齐):听觉。
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写得太好了,亭子本来不会动,作者把它写得动起来像要飞起来的样子。
师:哇!以动写静都被你发现了,你真会读文章。大家一定熟悉中国古建筑中这种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这是古人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起来的体现。这种静中带动的感觉与欧阳修笔下的“翼然临于泉上”简直异曲同工啊!的确很妙!感谢你的分享。还有吗?刚才很坚持“景”字的同学来说说看,是什么样的美景吸引了你?
生:第二段都在写景。
师:我们请全班同学齐读一下这一段,边读你边思考。
(生齐读课文)
生:这一段写了“山林”里的景。
师:嗯,你其实已经会用“追问细化”的方式来表达你心中所想了。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心里默默追问自己:哪里的景?什么时候的景?这些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师:好,你一下就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句子。这是这一段的——
生(齐):总结句。
师:也就是说写了山林的朝暮之景、四时之景。那这些景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晦明变化、春天野花开了有幽香、夏天好的树木……
师:书本里把“佳木”译成“好的树木”你们觉得怎样?“水落石出”又为什么代表“冬天”呢?
生:我觉得不如“良木”;那是因为冬天里水位都很低,这是冬天景色的一大特点。
师:哦,所以那么美的山水之景是在——
生:“环滁”,安徽东部。
师:哦,环绕着滁州城都是山,来读读这一句。有没有读出山很多的感觉?像拿着镜头扫一遍,全景都是山,扫完全景,镜头定格在了西南诸峰一个叫“琅琊”的地方。这个地方怎样?
生:“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
师:还有其他写景的地方吸引到你吗?景确实很美,写得也很妙,但从概括主旨的角度上说,同学们都同意把“景”字排除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情”字?也排除吗?
生:“乐”不是也是“情”嘛!
师:真是一个挺重要的发现呢!那怎么办呢?两者选其一的话留哪一个呢?
生:乐。
师:为什么?
生:范围更小。
师:确实,就像我们在答题或写文章一样,讲究小处入手,讲究精准。那还有一个“醉”呢?大家怎么看?
生:全文有6个“醉”呢。
师:嗯,这个“醉”字出现了那么多次,能不能用来概括全文主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第一处告诉我们醉翁亭的由来。第二处告诉我们太守喝得不多,一喝酒醉。
师:哦?为何“饮少辄醉”?
生:酒量不好。
师:是吗?
生:心醉。
(师板书:身、心)
师:因何心醉?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师:哦,是自然山水让太守沉醉。
生:后面还写到“太守醉也”。
师:这一段似乎我们刚才都没提起,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在写些什么。
生:在写“游”“宴”“欢”“醉”。
师:如果说前面是在写“山水”,那么这一段是在写——
生(齐):人。
师:画面中最引起你注意的那位——
生:太守。“苍颜白发”,“颓然”,喝醉了。
师:文中“颓然”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所用的差异很大,同学们要注意了。这么个形象,大家猜猜这时欧阳修几岁呢?
生1:60。
生2:70。
生3:他总共才活了66岁。
生4:那可能50吧。
师: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6年。
生:啊!那当时他才39岁。
師:是呢!似乎有点杜甫“白头搔更短”的味道,那前面说“醉”是因为“山水”,借酒寄情,然而这里的“醉”字似乎又让我们隐隐地看到太守心里装着一些心事。
生:被贬了。
师:哦?你有什么信息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吗?
(学生读背景资料)
师:我们从同学借助的参考信息中了解到,20出头就考中进士的欧阳修一度官至“副宰相”,十几年来都在朝廷政治中心,文坛、政坛地位极高。这次因事被贬滁州,作者心中该是有些郁闷的。所以,文中就有了一个“苍颜”“白发”“颓然”的太守形象。那在遇到这样的事时,除了娱情山水、排遣郁闷外,作者还想了些什么呢?我们齐读最后一段看看。
(齐读)
师:“乐”字在这段中多次出现,这个字也是半数以上的同学所认为的能体现全文主旨的字。那作者都写了哪些乐呢?
(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师:“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能在乐不起来的时候让自己乐起来要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心境。能让一个地方的人与自己一起“乐”起来,这种为官、为政的能力,这种“与民同乐”之心志,又是多么令人佩服。这人是谁?就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