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三个作用” 强化武隆担当

2019-07-15黄宗华

重庆行政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隆旅游生态

黄宗华

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是重庆改革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重庆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全市上下倍受鼓舞,3100多万巴渝儿女感到无比温暖。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重庆要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重要指示要求的深化和拓展,让重庆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给重庆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树立了“航标灯”、注入了“强心剂”、提供了“金钥匙”。重庆市武隆区将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思、带着问题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寻标对标、感恩奋进,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一步细化思路、明确载体、夯实举措,聚焦全市发挥“三个作用”强化担当、展现作为,认真办好自己的事,以实干实绩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上强化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庆高质量发展上行态势良好,要求我们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17年,武隆“脱贫摘帽“,当前正致力于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加速赶上全市步伐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扣新发展理念的主线,扎实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加快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旅游+”,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文创商品、特色礼品、商贸物流、健康养生、体育会展等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档升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培育芯片制造、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构建龙头引领、集群带动、块状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把握好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两个标准,在高品质、好价钱上做文章,围绕小规模、多品种,深度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高山茶叶等“2+6+N”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二是着力完善发展布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融合性。紧扣“五个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新型农人培育、民生改善”八大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题,做深做细脱贫成果巩固和质量提升各项工作,努力创建“脱贫成果巩固示范区”,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抢抓航空高铁时代的机遇,在产、城、景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增加城市厚度、涵养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区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全市特色山水城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是着力转换发展动能。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八字方针”,结合武隆实际重点,围绕文旅融合示范区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发展等方面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旅游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等,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用好人才资源,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四是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的关键一招,深入推进“招商投资突破年”活动,持续强化以商招商、专业化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探索推进标准化招商,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努力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六条政策措施和全市“支持民营经济企业18条”,抓好区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解决民营企业问题“直通车”制度等,持续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清单化、项目化、机制化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恒心,增强民营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五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把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上,把热情和干劲激发出来。坚持人人是环境、人人是形象,健全重商、亲商、安商工作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力争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全市一流,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使市场更加开放、更富活力,增强武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上强化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庆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内陆开放力度,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武隆将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开放型产业特征,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更好助力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带动作用的发挥。

一是塑造国际化旅游品牌。紧紧围绕全市“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按照“一中心五片区多节点”总体空间布局,深耕仙女山、错位拓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巩固提升“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大品牌价值,打好“世界遗产、休闲度假、人文历史、乌江画廊、美丽乡村”五张牌,努力塑造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国际化旅游品牌形象,把武隆美景奉献给世界人民。力争到2030年,成为全国入境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二是丰富国际化产品供给。以创建“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区”为抓手,统筹推进城旅同步、体旅结合、工旅联动、农旅牵手、商旅联姻等,不断拓展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紧盯游客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体验需求,找准游客痛点、痒点、兴奋点,深入挖掘四季旅游潜力,唱响“四季恋歌”,做足“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玩雪”,紧紧围绕新旅游要素进行设计、营销、管理,将创意理念贯穿旅游产品的各个环节,以创意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一批符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高品质、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消费、购物消费、康养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等产品。2019年,实现羊角古镇“开街”、白马山天尺情缘和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公园两大景区“开园”、后坪天池苗寨“开寨”。

三是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国际化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健全外语标识标牌等旅游信息引导系统,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医疗救援、旅游厕所、通讯信号等旅游设施现代化水平。以“旅游+互联网”为核心,强化“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旅游领域的深度运用,加快完善“一部手机游武隆”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功能,确保游客来武隆旅游“一键搞定”。把“游客满意”服务理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深化“1+3+N”旅游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打造“诚信旅游”,全面提升旅游国际化服务水平。

四是建设国际化进入通道。依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接通道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融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空、铁、公、水”立体交通格局。结合仙女山支线机场建设时序,及早做好与全国各大国际机场、著名景区间的航线开辟工作,提高入境游客航空进入便捷度。加快推进渝湘高铁、渝怀铁路二线、垫丰武道高速、平桥至龙潭高速支线、白马航电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善与周边省市、区县的交通网络体系。

五是实施国际化旅游营销。加强网络营销、节赛营销、事件营销、植入营销,通过强化与国际国内OTA平台合作、定制武隆专属影视节目、建立武隆旅游外文版宣传网站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峰会论坛、赛事活动等,吸引国际国内媒体和游客的广泛关注。利用好文化旅游部“美丽中国—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重庆境外推广中心和形象展示店等渠道,有效宣传推介武隆旅游。强化目的地营销,加强与瑞士国家旅游局、瑞中协会等国际旅游机构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推介会、展会,不断拓展境外市场。

三、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示范区”,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上强化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關国家发展全局。武隆地处长江上游最大支流乌江之畔,必须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担当,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全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示范区,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五大环保行动”,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聚焦“蓝天、碧水、净土”等打好打赢几场标志性重点战役,确保城镇噪声、扬尘等指标达标,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90%以上。以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治理等为重点,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持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面貌。坚决抓好中央和市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强乌江、芙蓉江两大水域和仙女山、白马山、弹子山、桐梓山四大山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保护。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升并保持在65%左右。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坚持“三水共治”,保护好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块湿地。大力推进三峡后续工作,深入实施三峡库区重要水源地、石漠化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综合治理。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切实呵护好“绿色瑰宝”。

三是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把高水平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严格新建项目能耗达标管理,加强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紧扣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优化乌江沿江地区产业布局,严格管控发展规模和开发强调,严控“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行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四是全力防范生态风险。武隆属于全市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全区现有地灾隐患点347处,要加快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和不良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源头管控,严防严控化工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风险。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控网络,提升生态环境信息采集、分析、利用能力,为生态风险防范和科学治污、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充分挖掘乌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将人文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发展全过程,留住城市、乡村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等“基因”,使武隆更具历史厚度、文化深度和人文温度。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积极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创建,推进生态文明理念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理念,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  者: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武隆旅游生态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生态养生”娱晚年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