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素养提升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初探
2019-07-15周惠芬尹大刚
周惠芬 尹大刚
摘 要:“管理学原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学原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学生兴趣、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挖掘创新能力三方面探索改革路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综合素养;管理学原理;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8-0052-03
管理学作为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学科,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1],“管理学原理”通过研究实际的管理活动提炼出科学理论,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管理实践[2],是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诸多管理类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对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讲述,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基本知识、加深专业认知、提高就业水平,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素养提升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已经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综合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层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素养涵盖内容广泛,如自我管理能力、工匠精神、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目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我管理能力匮乏,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逐渐形成,但自我管理能力相对匮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因此自我管理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如:自我认识不够全面,表现为过分注重优点或过分强调缺点,从而形成自满或自卑的心理状态;自我设计能力不足,表现为制定规划目标时缺乏对目标可行性的考虑,导致目标实现率较低。
(二)工匠精神缺失,职业规划模糊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当代大学生存在浮躁心理,急功近利,未来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在精益求精、敬业专注方面未能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三)表达沟通技能不足,团队合作意识淡薄
沟通能力在信息化社会愈发重要,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大学生表达沟通技能不足,缺乏广阔的沟通平台,使得沟通能力逐渐降低,不利于求职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表达沟通能力不足,直接制约着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快速融入团队,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
二、“管理学原理”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管理学原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3],其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该课程设置于大学一年级,因低年级学生缺乏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尚未知晓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疏忽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把握。作为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之后新设置的本科专业[4],工程管理专业具有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相交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平衡“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一)唯“教材论”“填鸭式”教学模式
管理学原理包含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中外传统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导致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多[5],目前的教学现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分强调“教”,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灌输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既降低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又不利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管理学原理教材的案例选取绝大多数以“企业管理”为主,缺乏符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的典型案例,教师唯“教材论”,不注重专业案例的搜集,不能有效地提升本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听”为主,学生参与度低
按照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案,该课程设置于大学一年级,此阶段的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尚未很好地调整原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课堂上习惯于以“听”为主,缺乏主动思考意识,课前预习环节缺失,对课堂知识的灌输以被动接受为主,课后缺乏复习,学习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被忽视,而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与大学课堂所提倡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相悖。教师若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得不到调整,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无益。
(三)以“期末成绩”为主,缺乏过程管理
管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知识传递,还应注重过程管理,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理论研究等结合[6]。考核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机制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师教学效果的考察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目前的“管理学原理”课程存在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教材内容为考察重点,能力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小,过分注重目标管理,缺乏过程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把控,不利于客观、准确、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重视过程管理,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层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基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三个方面提出“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路径,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增加专业认同感
作为唯一有智能思维的动物,人类的活动具有目的性的特点,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理想努力奋斗,而专业认同感是理想建立的基础。专业认同感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较高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就业目标明确,反之则易出现消极怠学、就业目标模糊的情况。秦攀博对全国几所大学1034名大学生针对专业认同感进行问卷调查[7],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认同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对于理工科类学生而言,专业认同总分大一要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一作为提升专业认同感的关键阶段,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初衷和对未来工作的向往是学习动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专业认知、工作技能、管理技巧、行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更高的专业认同感。“管理学原理”作为本专业学生大一开设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此阶段的学生处于专业认同感较高的阶段,因此能否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高低,对后续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以基本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瞌睡、走神、玩手机等现象较多,一味地批评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案例式、情景式和讨论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却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因此作为主讲教师,要利用并发掘这一动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将课本基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学科前沿、行业热点、求职技能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管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自我管理的实践中,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作为专业课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成效,学生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开发的重要作用。课下的师生交流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应主动地为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工作,適时与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交谈是一种有效地获取教学反馈的方式,通过交谈可以了解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有益于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又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二)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手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8]。“管理学原理”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是一门发散性、创造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要求教师根据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如逻辑思维强、崇尚独立竞争、人际交往能力弱等,梳理课程知识点,优化课程结构,针对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凸显教师的引导地位。
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根据课本教材梳理课程知识点,并基于不同模块不同单元的知识特点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以模块—总论部分为例,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如表1所示。
教学策略的制定需结合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加具有适用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改变的过渡性,模块一主要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与讲授并行。单元1采用演绎—归纳—演绎的教学手段,即教师根据理论演绎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归纳出知识点,再从专业角度出发,演绎出与专业相关的实例,此种引导形式既考虑到课堂目标的实现,又照顾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单元2、4采用混合式教学,即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融合[9],该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观点,增强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同时锻炼学生搜集相关学习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单元3、5、6采用案例式教学,侧重案例讲解分析,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而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体系构建[10]。讲授+案例式教学强调融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能力。该教学模式以教师搜集的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为主,进行课堂讨论,引出知识点,继而课堂案例逐渐转为符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的工程案例,在加深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教学手段的融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主体地位;鼓励团队合作,强化沟通表达技能;鼓励工匠精神,强调专注敬业。
(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增强探索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当代高等教育学校的使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1],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的实际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非创新能力的挖掘,原因是多方面的:(1)教师缺乏此种意识,因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更高效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过分注重第一课堂教学效果忽视第二课堂建设;(2)课堂学时的有限性,创新是知识在累积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目前的学时相对而言并不充分;(3)学生的基本功底不够扎实,大学阶段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投入的精力远低于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薄弱的基础知识尚未达到创新探索的层次。
鉴于上述情况,创新能力的挖掘、探索意识的加强、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首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学时的充分性,考核机制由“基本知识点考核”向“素质和能力考核”逐渐侧重;其次,鼓励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拓展自身专业素质,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打下扎实的基础;最后,鼓励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发挥主人翁地位,课下积极主动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努力提高综合素养。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既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又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材内容得到完善,教学手段得到创新,但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在上述方面仍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其教学改革的成效值得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仍须努力,不断丰富提炼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地为工程管理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凡荣,张会忠.抛锚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5).
[2]胡淼淼.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
[3]禹玉环.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4).
[4]肖艳.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建议——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7,(1).
[5]何得桂.谈公共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2,(11).
[6]毛成刚.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Z3).
[7]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8]陈丽金,潘兆光,庄小彤,等.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9]陶会平.混合式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
[10]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11]张建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与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