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远程开放教育:德国篇

2019-07-15乌尔里希·伯纳斯约阿希姆·斯图特

中国远程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德国

乌尔里希·伯纳斯 约阿希姆·斯图特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德国远程教育历史上的关键发展、一些最重要的机构,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下获得国家资助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影响。目前,德国16个州都有各自的教育政策,此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具约束力的国家拨款项目,这些旨在激励开展非传统形式的教与学试点。私立营利性机构、由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North Rhine-Westphalia)资助的哈根远程大学(FernUniversit?t in Hagen),以及普通高校各种专门在线和远程教育机构的远程教育学生人数,约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年,私立机构有长足发展,各种国家拨款项目也激励州立大学通过提供灵活、开放、在线和远程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在线教与学;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私立和州立远程教学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9)6-0049-12

导读:在《数字时代远程开放教育国家概况:澳洲、欧洲和美洲篇》(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in Australia,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a Digital Age)和《数字时代远程开放教育国家概况:亚洲、非洲和中东篇》(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in As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a Digital Age)这两本专辑收录的12个国家中,德国的远程教育规模最小(154,325人),占高等教育学生人数的比例也最低(5.5%)。人数少可以说是因为德国人口规模小,而比例低则与人口规模无关。这种情况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德国总人口不足一亿(82,695,000人)(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5%9B%BD/147953?fr=kg_qa),却有427所高等教育机构,不到20万人就拥有一所大学;其次,公立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是免费的。我认为这些应该是其远程教育规模小、占比低的主要原因。然而,放眼全球,德国远程教育规模虽然“不起眼”,该国学者对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却令人瞩目。比如,提出成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根本特征的“工业化劳动分工”模式的彼得斯(Otto Peters)和“有指导的教学会话”(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远程教学指导原则的霍姆伯格(Borje Holmberg),都是扎根德国远程教育实践并把德国经验提炼为可以推广应用的理论的开拓者。本文第一作者乌尔里希·伯纳斯(Ulrich Bernath)博士过去四十年一直在德国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2013年至今担任《欧洲远程开放e-Learning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EURODL)掌门人,是国际远程教育领域公认的权威之一;第二作者约阿希姆·斯图特(Joachim St?ter)博士则是本领域的后起之秀。我相信他们从知情者视角对德国远程教育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以及展望,必定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文章首先指出,了解德国远程教育必须从一个半世纪前的私立函授教育开始,而公立机构则是远程教育的后来者。目前,德国远程教育市场基本上被私立营利性机构、哈根远程大学(FernUniversit?t in Hagen)和开设各种专门在线和远程教育项目的普通高校平分了。

德国私立机构对远程教育的貢献毋庸置疑,比如我们熟悉的“书面教学辅导”(tutorial-in-print)乃至“有指导的教学会话”都可以溯源于1856年柏林一家远程语言教学机构的学习信函(Studienbriefe),而四十年后另一家私立机构实施的远程教学模式,即“①书面学习材料(学习信函),②书面作业,③双向通信”,不正是后来被全球开放大学效仿的教学组织模式吗?“远程e-Learning论坛”(Forum DistancE-Learning)是德国私立教育机构的专业组织,截至2016年,有80多家会员机构,开设包括继续教育、培训乃至大学学位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人数达40多万。

德国公立机构的远程教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9-1990年(东德和西德)和1990年以后(国家统一)。第一个时期分为东德和西德远程教育。东德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建立了全国远程教育体系,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其成员,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领导才能的人才和干部”,后来则还包括培养“留得住”的人才。在社会主义德国,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是“一种特殊待遇”,当时有四分之一的学位是通过远程学习获得的。这种发展势头一直到70年代才有所减缓。本文指出:“东德远程教育给人一种负面印象,即远程教育是学术自由受到限制、教学和操练呈现说教式特点、学习材料事先预制、学习支持服务水准欠佳的大众教育”——考虑到东德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认为这一评价似乎有失公允。1990年,德国实现国家统一,东德的教育(包括远程教育)体系随之解体,全国沿用西德的教育体制,即各联邦州掌握各自的教育决策权。文章把第一个时期西德公立机构远程教育与第二个时期全国公立机构远程教育放在一起介绍,重点是源于西德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广播讲座(Funkkolleg)(1966年)、德国远程学习研究院(Deutsches Institut für Fernstudien, DIFF)(1967年)和哈根远程大学(1975年)。1966年法兰克福大学(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tFrankfurt)和黑森广播公司(Hessische Rundfunk)推出“广播讲座”,获得空前成功,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多媒体、混合模式的远程教育方法”,在数字时代又以新形式(比如播客)得以传承。1967年,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创办德国远程学习研究院,它既是优质远程教育课程材料的开发基地,又是“负有盛名的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为远程教育理论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立于1975年的哈根远程大学虽然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却是德国唯一一所公立远程教学大学。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英国开放大学,在七个州与10所普通高校合作向远程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普通高校为此而成立的远程教育部门还兼负开发本校远程教育课程的任务)。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哈根远程大学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德国进入数字时代并开始大规模建设e-Learning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也逐渐朝着数字转型方向发展,虽然e-Learning“主要是作为面授教学环境的一种补充”。随着e-Learning进校园,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远程教育与常规校园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1992年联邦学术评议会(Wissenschaftsrat)建议一些大学发展面向“非传统”学习者的远程教育课程,这些大学后来成立了德国大学继续和远程教育协会(Die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wissenschaftliche Weiterbildung und Fernstudium, DGWF)。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的今天,“哈根远程大学继续采用基于印刷远程教学材料的模式,逐渐增加在线成分,谨慎推进教与学向在线远程教育模式的转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尔登堡卡尔·冯·奥西茨基大学(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y of Oldenburg)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versity College)联合开设的纯在线“远程教育硕士”(Master of Distance Education),被认为是“数字时代技术发展与远程教育的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全国16个州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均“没有专门针对纯远程专业的规定”,但是,早在1977年,当时的西德就颁发了《远程教育参与者保护法》,详细规定了各项要求,但仅适用于私立远程教育机构,因为它是基于消费者保护法而制订的。另外,根据《德国高等教育法》,远程教育课程学分可以转化为全日制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立机构远程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公立机构远程教育主要仍然是为了服务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

哈根远程大学的招生人数差不多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他公立和私立机构的招生人数不相上下。从1991年以来,普通高校的学生中,远程教育学生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5%左右。近年来,随着德国联邦政府“数字议程”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投入。然而,受到各州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影响,许多大学申请课题不是对数字化感兴趣,它们“不热衷于开发专门的远程教育课程”,而是为了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拨款。所以虽然政府有决心推动远程教育发展,但是,“德国远程教育的未来,至少对于公立大学而言,……更取决于机构为保证项目成果得以可持续应用所采取的对策”。文章最后一节简要概括了给普通高校带来挑战的一些新发展。

这篇文章是《数字时代远程开放教育国家概况:澳洲、欧洲和美洲篇》的一个章节,除了在一个小标题用到“远程开放学习”外,全文没有采用“远程开放教育”这个术语,在最后一节的标题才“羞羞答答”地把“开放”二字放在括号里——“远程(开放)教育”。我为此专门请教两位作者。他们说,2014年以来“打开大学之门”才有一些起色,而在此之前德國的远程教育是传统远程教育,难觅“开放”踪影;他们说,即使哈根远程大学到今天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与国际上其他开放大学相比,它现在仍然只是部分开放。另外,远程教育项目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走向开放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因此,本文采用“远程教育”术语,又给“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加括号。

点评这篇文章的是德国大学继续和远程教育协会副主席伯克哈德·雷曼(Burkhard Lehmann)博士。他的点评非常到位,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建议尤其值得关注。雷曼博士说:“数字技术的影响不但会从根本上改变德国的远程教育,而且也要求我们必须在立法层面做相应调整。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德国独特的《远程教育参与者保护法》是一个过时的法律框架,迫切需要改革,因为它针对的是基于模拟技术的远程教育时代,不是数字化远程教育时代。”对于尚未给远程开放教育立法的国家而言,立法更是迫在眉睫。

衷心感谢乌尔里希·伯纳斯和约阿希姆·斯图特博士对本刊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斯图特博士对有关背景知识的耐心释疑!(肖俊洪)

引言

在回顾德国在线远程教育历史和分析其发展现状时,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德国私立机构远程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从最初的函授教育发展到传统远程教育和今天的现代在线远程教育。相比之下,公立机构开展远程教育的历史较短,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和1990年后(国家统一)。从根本上讲,东德的远程教育不同于西德。前者由国家统一控制,而西德的教育政策则由11个联邦州(Bundesl?nder)自主决定,因此西德各地的远程教育发展不平衡。1990年德国统一之后,东德政权和制度解体,西德的联邦制扩展到全国16个州。因此,除了联邦政府拨款的很多项目外,目前德国16个州都有自己的在线远程教育政策。

私立营利性机构、哈根远程大学(FernUniversit?t in Hagen)和普通高校开设的各种专门在线和远程教育项目课程的学生三分天下,约各占远程教育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哈根远程大学是州立大学,提供免费学位课程。

普通高校的在线远程开放教育项目主要涉及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需要部分自筹经费①。下文将讨论一些最重要的例子。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多数远程开放教育项目源于政府资助的试点,其中只有少数具有可持续性并取得成效。

私立机构的远程教育和培训

在德国,“远程教育的性质和实践的发展变化”源远流长(Holmberg, 1995)。德国远程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1856年,当时柏林一家语言学校的创办者查尔斯·杜桑(Charles Toussaint)和古斯塔夫·朗根斯切特(Gustav Langenscheidt)通过邮递服务寄出明白易懂的学习信函(Studienbriefe)开展语言教学。这种被称为“杜桑-朗根斯切特方法”(Methode Toussaint-Langenscheidt)的是一种单向教学,因此,学界对于是否可以把杜桑和朗根斯切特视为德国函授教育的开拓者意见不一(Delling, 1978, pp. 11f.; Holmberg, 1995, p. 108, 2005, p. 14)。相比之下,学界对“卡纳克-哈奇费尔德系统”(System Karnack-Hachfeld)的质疑较少。该系统是德国波茨坦的邦内斯-哈奇费尔德(Bonne? & Hachfeld)出版社1896年引进的,并很快被一所技术学校——弗兰肯豪森市基弗霍伊泽技术学校(Technikum Frankenhausen am Kyffh?user)采用。该校学习信函的内容涉及机械以及民用和土木工程,此举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获得成功。Fernunterricht(远程教学)这个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Fern意为“距离”,而Unterricht则为“教学”之意。这所学校的“远程教学”概念包含三种成分:①书面学习材料(学习信函),②书面作业,③双向通信(Delling, 1978, pp.14f.)。由此可见,这种远程教学开创了函授学校的先河,并在随后为一代又一代私立和公立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采用。

猜你喜欢

远程开放教育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实践与创新
远程开放教育的网上课程论坛交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浅探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