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到企业文化—文化魅力行
2019-07-14张红西北师范大学
张红 西北师范大学
一、从文化到传统文化
所谓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而人格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也是人的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二、从传统文化到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今天我们除了认识和感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外,还应该充分的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型和包容性,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记住每一个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做一个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者!
三、从文化传承到文化自信
在当代,我们要弘扬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所以作为每一个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人,都应该谨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这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四、企业文化如何建设
(一)何谓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是组织和个人。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塑造企业和企业中的人,对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领导力vs管理能力
将事业比作一艘船,“领导力”确保每个人在船上,而管理能力驱动船走得更远。这样看来,管理能力确实是比领导力更重要一些,诚然,管理能力包含了领导力。管理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指一个系统组织管理技能、领导能力等的总称,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领导力只是其中的一个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管理者而不是领导者。
(三)如何激励人?
怎样激励一个人—看他需要什么。什么是最终的最高深的激励学问—内在的满足,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乔布斯这样讲:“过程即是奖励。”因此,组织应思考,如何让员工享受工作过程,在过程中汲取和收获想要的。人的本原动机和真实需求容易因为某种过强的外部激励手段而被修改和淹没。索尼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众所周知,强调绩效,对于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很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过分强调绩效,员工会为了绩效而绩效,为了效益而效益。
(四)关于双因素理论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关于双因素理论的应用,还是具体看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员工的“不满意”用“保健因素”,用传统的高工资和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式。要让员工“满意”就是内在的“激励因素”,让他们在工作本身上获得成就和进步,进而认同组织。
(五)破解“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困局
方法:以人为本!撬动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讲如何将人力成本变成人力资本—就是选足够优秀的人,用最好的方式去激励。“胖东来”是一家真正把“员工导向”落地实施的企业,在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落地—为员工设立关爱专项制度,竭尽所能。
(六)人力资本往往是杠杠解
撬动人力资本要把创造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相结合,延续微笑链条的传递:企业对员工微笑,员工对客户微笑,客户对企业微笑。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和客户就是企业发展的支柱和纽带。海底捞,以“星级服务”而著名,尽管他们的员工大多来自农村,但公司努力让员工获得成就感,使其感知到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以及被他人尊重感受,教他们做一些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让他们慢慢优秀,变得自立自强,也正是由于这样引导式、亲情化、渐进式的管理,才让员工贡献的意愿和能力加强,为组织创造更大的效益。
五、基业长青不容易,组织如何存续?
(一)组织“何以存在”?“动力来源”?—顺应“天道”
“以不变应万变”、“战略自由度”,也就是我们在管理学中提到的“权变思想”和“战略眼光”。企业要根据市场和行业大势甚至是国家政策变化适时的做出合适的变革决定,树立自身的价值观念,顺应天道!从得人心和内在动机到顺应天道,从点燃自己到点燃他人,就是组织文化存续和发展的秘诀和精髓所在,结果就是会让企业更有前途,让内外部系统更有效率,让员工的内驱力更强!
六、组织文化该如何管控、如何落地?
用价值观引领、用方法论护航、用领导力驱动。用价值观引领,如果说广义上的价值观是指整个企业文化精神层的核心内容,我更为赞同的是狭义的价值观,狭义的价值观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引领的行为方式往往会有好的产出,能真正解决问题。用方法论护航,让企业员工行为处事时,能按规律做成事,使新员工较快地成长为能胜任经营的骨干或管理者。用领导力驱动,在管理学中,我们经常会提到“魅力型领导”。所谓的魅力型领导,就是能从管事过渡到管人、以人为本、言行一致、诚实可信,有个人魅力的这样一种存在,往往这样的领导,能够在组织中树立威信,为组织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