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针对“心理贫困”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案例探析
2019-07-14黄腊梅王云龙
黄腊梅 王云龙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心理贫困”,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贫困”的压力导致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贫困有时会限制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个性发展、人际交往、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2]。经济求助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但因“经济贫困”和各种压力挫折导致地“心理贫困”问题易被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对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
一、案例概述
小云(化名)是我校影视传媒学院14级播音主持2班的一名学生,来自河南偏僻乡村,年幼的她被父母遗弃,后来被一户好心人收养。因子女多,母亲身体差,父亲务农。很难负担起她上大学的费用。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助学金帮助其解决经济困难。但辅导员发现她的QQ、微信经常发些消极、悲观情绪的信息。据了解,她和父母关系并不融洽,平时对同学十分冷淡,与人疏远,喜欢对同学发脾气,往往一件小事会导致极大的情绪波动。大一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很差,三门专业课挂科,这与她入学时的成绩截然不同。大二时,连续旷课2个多月,挂科严重,经常夜不归宿,甚至影响毕业。
二、案例分析
因“经济贫困”导致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行为和个性特征,是贫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经济的困难所带来的压力以及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让内心充满痛苦、挣扎、煎熬和冲突等不良情绪,因而产生“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不合群的心理。贫困生因为“经济贫困”的困窘体验,内心滋生自卑感。喜欢封闭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产生自卑感。与人格格不入。经常以人之长比己之短,怀疑贬低自己的能力,遇事总是退避三舍,经常伴随寡寡郁欢、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离群索居的情绪,不愿参加集体、社会活动。
(二)焦虑感严重。由于“经济贫困”、困难挫折经历以及缺少社会支持系统,使得他们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遇到困难,缺少自信和勇气。时常自尊心损伤、自信心丧失,因失败产生挫败感、失落感、愧疚感,从而引起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4]。
(三)消极悲观的压抑心理。由于自卑、悲观、焦虑等心理使贫困生易形成孤僻冷漠、懦弱怪戾的性格,从而使其个性心理发育易出现障碍,表现情绪波动大、不合群,虚荣心,消极依赖等状态,对学习、生活持消极态度,不愿意与人交往、消极情绪无法疏导、排解,使得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包袱、心理和精神压力,长期处于一种紧张、敏感、压抑的精神状态。
三、案例处理
(一)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和理解其自卑、自尊心理。运用人文关怀,充分尊重、理解贫困学生的自尊、自卑心理。针对小云的状况,辅导员通过查寝、谈心谈话,询问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心的关怀和帮助,让学生敞开心扉,愿意告知、分享她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包括悲、怒、哀等不良情绪。对她的心理痛苦和诉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用真实的情感和爱的力量去感染她。
(二)加强心理疏导,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贫困学生因产生“心理贫困”。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针对小云的状况,辅导员首先正确、客观地来分析她面对困境,鼓励她克服困难。其次,鼓励该生参加各类社团、实践活动,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和谐欢乐的人际交往氛围,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四、案例启示与思考
(一)解除心理困惑,全面提高心理素质。贫困生易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应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调节、疏导不良情绪,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5]。一是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对问题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将出现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学校通过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帮助培养良好的品格,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第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全面提高心理素质,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去面对困难,直面人生的挑战。
(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的资助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从“经济资助”到“资助育人”角色的转变。关注心理健康,引导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自信、自尊、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对学习、生活动力。追求理想,奋发图强。
(三)拓展资助形式,搭建学生实践平台。提高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如让贫困生自立自强,通过勤工助学,自己的劳动付出解决经济贫困。让贫困生积极参加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担任某些组织角色,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积组织公益、爱心活动。让他们学会感恩,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