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与洒脱
——从中国画中浅谈生命态度

2019-07-14张笑笑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国画万物态度

张笑笑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对一棵古松有自己深刻的见解:面对一棵古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处于不同的年龄,所处的环境差异、性格差异,会产生对古松的多样性见解。因此由于种种因素,对于某一事物会产生三种态度:对于商人,当看到古松时他会考虑商业利益,心理盘算着它的用处和价值,这属于功利的态度;对于植物学家,他会用客观的、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它已经存活了多久,古松的化学作用是什么,这属于科学的角度;对于画家,她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看到的是古松翠绿的颜色,经过岁月的洗礼仍旧古松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属于审美的态度。

在我看来,在中国美学中能够看到另外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当然不是用功利的私心去衡量价值,用理性约束其所感,也不是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它有多美多美。是一种“生命态度”,这是看世界一种真诚的方式。这种生命态度是超越现实的自由与洒脱。

一、在寂静中悸动

中国人认为所美好的东西,别人并不是很理解——寥寥枯树、一湾瘦水、片片远山、空空荡荡的凉亭……这种对寂静、荒寒的境界看似并不美好。一花一世界,是对世间万物“平等”的尊重和慰藉,是对生命的观照。中国画家在意的不是山水和树石,而是对万物生命背后的沉思。看似寂寞、孤寂、这种感受其实是艺术家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国哲学认为宁静是极动后的极静,在静寂中自有天地日月长,寂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而是画家抑制不住的内心激动,画家走进寂静的境界,忽略身份,与山水之境融为一体

中国绘画的寂静之境远离世俗风烟,但并不表明画家对时间万物的漠视。恰恰相反,寂寞荒寒恰好是体现时间感和历史感,这是一种脱离世俗而对人生的感叹,是对生命的感伤。正如中国的一个成语“伤春悲秋”,看到春天的花,便会想到繁茂的景象终将会凋谢,是对生命易逝的伤感;看到秋天原本茂密的树木慢慢变黄直至凋零,由此触发对人生的悲叹。落花无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无人能保证花儿永不凋谢。关键不在于花,而在于看花人当时的心。观者将永远保持一颗与世界同在的心,对身边的草、木、花、石、鸟、虫等生命体温柔相待,所有的这些都会激起表面的寂静却是内心的悸动,是自在的自我,是与世界浑然一体的自由,是不沾染世俗之气的洒脱。外在的花会随时凋零,内在的花则常开不败。

二、中国画中“生命态度”之我见

艺术家在生命体验中对中国画的寂静观体现不在少数,五代宋元山水画中就充满了浓郁寂静荒远之境。八大山人的孤独、倪云林的幽静、龚贤的荒远、吴渔山静穆、恽南田的静净、陈老莲的荒寒古拙。看看荆浩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梅花道人《渔夫图》、倪云林的《渔庄秋霁图》,使人感到的是“非人间”之境。在静寂世界里,不够多彩,不够热闹,几乎将生活中的“色”都褪尽,留下的只有。没有染上“江湖气”野逸旷达的心态,一切机心都荡尽,逃离乱里离开一切喧嚣,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寂静的世界。寂静不喧嚣,需要心平气和的欣赏,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及万物的永恒。

在繁杂、污秽的闹市,中国的古人没有随波逐流、竟由天命,而是给自己无处安放的心找到了落脚之处,独自开放,自由洒脱,达到了“澄怀味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倪云林幽冷静寂的境界是山水画所推崇的,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辨识度非常之高。欣赏云林的作品,扑面而来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领悟,这是一个与我相关的“静穆”世界,云林喜欢画暮秋季节,模糊的远山,树木孤立,树叶尽脱,一亭独立,空无一人,他让观者随之进入了一个寂静陌生的家园,那是每个人心里都梦寐以求之地,那里人们可以远离现实中的污秽、烦恼、疲惫。有种无人知晓的仙境般的气氛。看倪瓒《江亭山色图》,对山水有种安静、平和的感情和向往。这样的景色像是上天富赋予的,浓墨淡墨运用自如,远山朦胧,像是从天而降。这幅画像是在诉说一个无人只晓得仙境,每一棵树木都是时间轮回的见证,每一块山石都是岁月的痕迹,一处空亭更是给人以神秘感,追求感。正是由于画家内心清透,看淡世间的功名利禄。更远处的山与天际完美融合,似乎没有尽头。有看枯木之心须先脱去身上的俗气,脱尘到这空亭,方能来到到这纯净之地,体会人间梦境,我想云林就是这样。

中国画是无声之言,在淡淡的忧伤中,充满了对人生体验后的顿悟和对生命的珍重。能将作品表现的如此平和、安静、幽寂,可想而知这心里该存放着多少从容和沉着痛快的畅快。这是画家由内而外对生命的感悟。

三、寻求“生命态度”

在画家的笔下所有的静物单体并不需求形似,追求整体的境界,强调的是表达逸气的神似。作出一幅供世人欣赏的画并不是它的目的,这只是抒发自己心中逸气的一种自娱自乐。在寂静中画家荡去机心,追求自我内心的感受,是真正的自由与洒脱。

当下体验。秋风吹拂,眼前的风景令人陶醉也令人感慨;从老树下经过,忍不住去触摸经过泛黄的树叶,褶皱的树皮,不尽感叹生命的难能可贵;风之吻,叶离树秃,但老树不屈的枝干令我折服。树叶优美的姿态飘落,将自己献给土地,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微风中带有丝丝寒意,空气中夹杂着雨后树叶的清香。轮回也许是从秋天开始的,在等待轮回中慢慢走向尽头。如秋之感伤,秋之寂静,慢慢落下帷幕。切身感受过之后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甚至是一片树叶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只有经历过争斗的世界,才能感受到寂静的难能可贵,自在的生活和洒脱是何等难得。

无分别心。人们常常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事物。例如善恶、取舍、得失、美丑。在不经意间就陷入了分别。但是,宇宙对万千事物是无分别的,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所有事物都包含在内。中国禅宗哲学认为诸法平等,不用自己的眼光剥夺生命存在的价值。观照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刻保持一颗对万物的善良心、包容心。不比较就不会有所追求,没有追求就会少些欲望。境由心生,情由心生。真正的自在者应该阅人生百态,看世态炎凉,然内心热情似火;经春去秋来,看花开花落,仍心存万物。人不能成为世界的暴君,成为万物的征服者。当你放下人的眼光,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会保持欢喜。只有做到无分别心,你不经意间某一处发现一朵花朵中的大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洒脱,灵魂的自由。

与世界和解。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说“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画家的心灵被活泼的世界做打动,看到了花的动情,树的执着,鸟的欢快,山的壮美,所有眼前的事物都如同人一样有岁月轮回。与世界和解就是享受世间万物的乐趣。蓦然间,身处山的高处,看夕阳西下,映红整篇天空,美得极致,美得动情。人生本就短暂,又何必苛求太多,不如在寂静世界活出自我,享受自由的世界。

总之,从画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会了从容、平和的看待悲欢离合、人间泠暖。不管在过去的生活中经历了多少痛苦收获了多少喜悦已不重要,而是对待生命的态度,通过当下生活的体验、万物的无分别之心、与世界和解的三种方式,达到古人对“生命态度”的境界,彰显生命的价值。

由此可见,中国画注重寂静氛围的烘托只是一个引子,在它的背后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画中的静物并非与所见完全相同,画家不追求事物的真实面貌,在意的是瞬间的体验和当时的感受,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所见所感,在作画时做到了“无我”的状态,真情流露,与世界同在,享受世间万物的乐趣,是画家内心自由的流露。景物虽小但艺术家将其置于天地之中。因此,不论是画,是人,还是心,都要时刻保持一份天真,一份淡泊,将会发现满眼都溢美好,身边处处是美景。

猜你喜欢

中国画万物态度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远方》中国画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