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培养策略

2019-07-14吴来凤赵少青

运动 2019年6期
关键词:器材常规体育课

吴来凤,赵少青

(1.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浙江 宁波 315012;2. 海曙区石碶街道冯家小学,浙江 宁波 315012)

1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现状

1.1 准时到达上课地点的懈怠

根据课堂常规要求,教师提前至上课场地等待学生、学生提前或按时到达场地。而反观其现状,“学生提前、教师迟到”,经过开学前2个月左右的磨合、适应,学生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知晓了“整队、集合—慢跑—热身操”固定不变的程式,学生在上课铃响后会自动整队、慢跑、做热身操,这时教师才会姗姗来迟。加之有些教师在课中大力推行这种所谓的“自主模式”,赞赏学生这样做是自觉性高,而未反思这样做到底是给学生树立了是好、是坏的榜样。

1.2 课堂常规松紧不一的落实

课堂常规松紧不一的落实主要包含:(1)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课堂常规落实松紧不一。师生要执行和遵循的课堂常规多集中在准备部分,但绝不意味着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的常规落实程度就要比准备部分弱化。教师需要根据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不同,充分而全面地把握每一项常规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方式,要求教师做到的,教师要能够以身作则,始终如一。特别是对结束部分常规的落实需要克服师生急于下课的心理阻力。(2)学期前后的课堂常规落实松紧不一,最常见的是“前紧后松”的状态。体育课堂常规具有稳定性的特性,也就是从学期开始至结束,体育课堂的常规落实是一致的、长期不变的,不能学期前干劲足、兴奋性高就落实紧;学期后疲劳凸现,对常规的落实就得过且过。随着学期的慢慢推进,师生的心理会发生波动、变化。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课堂常规的落实程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积极调整,全面落实。

1.3 安全意识的“盲点”

可以说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还是很强的,在维护课堂安全及学生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上,尽心尽责。但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发现,在操场上几乎每天都要捡到钥匙,这说明“不带与课无关的任何尖锐锋利的东西”这一常规现在已然成为盲点。究其原因,教师认为其钥匙在体育课中的危害性不大而不愿过多强调,而每节课都认真落实这一常规势必会影响到后继内容的学习时间。

1.4 “问好”与“再见”的无视

除了公开课的需要,在常态体育课堂中,“师生问好与再见”内容已然无视。分析其教师心理,认为“问候与再见”别扭、不需要还是其他因素不得而知。客观审视,“师生问好与再见”极为重要。互相问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隐性的提示上课即将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互相道别包含了师生间对这节课共同付出的鼓励,为下一次上课埋下了一个伏笔。因而,需要将“师生问好、再见”贯穿于每节课,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

1.5 放松部分内容的缺失

放松部分内容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现今常态课堂,放松部分内容被弱化的现象明显。一是由于教师认知不足,将基本部分内容的练习时间延长,压缩了放松部分内容,恕不知课的结束不做放松活动,在疲劳逐渐积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慢性劳损等现象发生;二是对放松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实效性差,很多的放松仅仅是流于形式,到底取得的效果如何不去过多地考量。按课堂常规要求,在放松时需要教师口令指挥并带领学生做,并监督其取得的效果及时给予纠正、指导。

1.6 器材回收时的随意

对回收器材这一环节,师生都显得较为随意。教师安排回收器材的人员大部分并不严格、有序,不是安排体委,就是常被叫到的几个同学,正面看被叫到帮教师回收器材的学生感到光荣,负面看会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需要将每节回收器材的值日生都轮流安排好,不让任何一位同学落空。学生在回收器材时往往出现拖球筐、扔垫子等现象,常规要求教师在回收器材时指导学生,可见教师在指导学生回收器材上做得不足、监督的不到位,同时也未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

2 对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现状的应对策略

2.1 教师准时到达上课场地

在这里说的准时而不是及时,是要教师提前到达场地做好体育课前的相关准备性工作。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堂常规后,在准备部分的课堂常规上,学生们可以自主地、条件反射式地进行,但是教师也应当准时到场。一是要主动参与到准备部分常规内容的进行,特别是“宣布本课的内容和目标”上;二是给学生们做好一种表率作用;三是有教师在一旁监督,其准备活动的效果必然是优于无教师的状态。

2.2 思想上高度、始终如一的重视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的程度、明确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十分重要的一份内容。其次,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所有的课堂常规认识上,要懂得每个部分课堂常规没有轻重之分,都是重要的这一实情。最后,从学期开始至结束,每一节课的课堂常规都要始终如一的重视,特别是在后期的体育课堂,更加应当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阻力,保持对课堂常规的重视程度。

2.3 “不带与课无关的任何尖锐锋利的东西”这一常规需要突出落实

在课堂上很多技术动作并没有危险难度,也不会使学生受伤,但低概率并不代表零概率,从防控性、保护学生健康的角度来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落实好这一常规,主要是在准备部分时以语言提醒、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2.4 让“问好与再见”回归课堂。

在上述的分析中,已经提及了“问候与再见”的价值与意义,在实践层面需要每一节课执行。“问好与再见”时发音需要短促、铿锵、有力,切不可“软绵绵”拖长音,眼睛注视全体学生,切不可盯住某一个学生,否则被盯的学生不自在,其他的学生也感觉受到了忽视。

2.5 提高放松内容的重视,加强落实

不压缩放松内容的时间,根据课堂要求,将放松内容的时间合理、充分地利用上。课堂的内容为上肢练习项目,一定要多为上肢安排充分的放松内容,并且教师不能仅仅以口令的形式指导学生,该做示范时示做范、该纠正时纠正,以落实放松的实效性。

2.6 规范器材回收

教师在安排器材回收时要合理安排人员、不可随意。例如,这一节课学号1~3的同学收,下节课学号4~6的同学收,体育委员协助教师记录下回收器材学生的顺序。在安排学生收器材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器材来指导学生如何收器材并做好相关监督,如搬运篮球需要告知学生不要拖球筐,几个同学用力要均匀防止球筐倾斜篮球滑落;铅球运回时,需告知学生注意安全,不可抛铅球,防止砸到其他同学受伤,可用脚掌踩球将铅球缓慢推回。

猜你喜欢

器材常规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常规之外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体育课上的“意外”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体育课
破常规 获巧解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