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健康成长

2019-07-14程梦珍

运动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心球矩形笔者

程梦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福建 南平 353000)

作为体育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本着“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唤醒”的原则,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在教学中保护孩子天赋的成长,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结合本校赏识教育课题研究的情况,谈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 赏识,规范学生文明体育行为

文明行为是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健康成长的臂膀,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文明的言行感染人、培育人、塑造人。一些礼貌用语虽然屡见不鲜,但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加强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当听到学生说“谢谢、对不起”等常用的文明用语时,要加大力度真诚地表扬,并告诉学生其内涵:当你或他人说“谢谢”时,你们是微笑的,你们是一个会感恩的人;当你或他人说“对不起”时,你们是一个会反省的人,你们的心是有宽度的,你们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别人。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再对礼貌用语进行深刻剖析,能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2 赏识+矩形原理,激励学生努力进取精神

矩形原理:“矩形的面积=底×高”。这里的“底”指“客观条件”,“高”指“主观努力”, “矩形的面积” 就是“成绩或成就”。

每个学生出生的环境、智力水平及身体素质等都是不同的,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矩形原理,让学生明白:当矩形的“底”(客观条件)是基本确定改变不了时,只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矩形的“高”(主观努力),每个人的矩形面积(成绩或成就)同样可以达到最大化的道理,以此激励学生养成刻苦奋进、拼搏向上的精神。教学中,教师注重坚持不懈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利用给予机会和激励手段肯定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使学生看到自己在进步,进而产生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信心,体育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挑战更高的目标,素质不理想的学生从胆怯、被动、消极变为积极主动、顽强拼搏,同学之间形成了相互鼓励、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局面。矩形原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努力拼搏。

3 赏识,让学生走在成功路上

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应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原则,在教育教学中,从思想上、心灵上抹平后进生的“伤痕”,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例如,有一位男同学,上课吵闹,自由散漫,顽固成性,被老师们公认为“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笔者发现他对投掷实心球特感兴趣,但是又不敢参加校运会的实心球比赛,于是笔者鼓励他,并给他参加比赛的机会,得到笔者的肯定后,看出他内心的欲望在萌动。之后,他认真上课了,并能主动与同学交朋友,而且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投掷练习,并在校运会实心球项目中取得第六名的成绩。结果显示,赏识这剂心灵良药极大地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当他们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们的信心在增强,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赏识”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我们还可以通过评选体育明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体育组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篮球星”“田径星”“体育星”,给学习进步的学生颁发“进取星”等,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表彰。被表彰的学生登上“荣誉舞台”,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激起了体育特长生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进取的信心,取得“进取星”的学生立志向更好的成绩努力,这样的表彰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敢于拼搏,积极向上。

4 赏识,让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赏识学生的主要舞台,因此教师不能吝啬给予学生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因为真诚的赏识可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中笔者不定期安排学生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体育课……》的小作文,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教师的要求大胆写出来。学生在文章中写道:“程老师,如果你上课能够多表扬我,我就不会害怕仰卧起坐了”“程老师,您能多看看我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吗?我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等。看到学生的文字,笔者被触动,原来孩子们是如此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从此,在课堂上,笔者努力用各种方式去关注、关心学生,用笑容、用信任、用尊重去关爱学生,让孩子们不再胆怯,在课堂中乐此不疲地学习。

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动作,不管动作完成怎样,均给予加分,并要求其他同学大声说谢谢给予热烈的掌声。在教师和同学的欣赏、鼓励下,学生纷纷勇于上台展示,并能虚心接受教师和同学真诚的评价,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再接再厉,学生的体育各项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 赏识,让不同层次学生明方向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努力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立志向、定目标、放手练;中等生——促迁移、助内化、指导练;学困生——激兴趣、养习惯、带着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教师坚持不懈地激励、帮助他们完成目标。

当然,在提倡赏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其的错误进行有效的纠正,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负责,做一个有担当、会改正的人。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利用赏识这一温馨的力量,必将让孩子们积极向上、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实心球矩形笔者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老师,别走……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巧用矩形一性质,妙解一类题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