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

2019-07-14苏州科技大学215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手工艺文创苏州

(苏州科技大学 215000)

一、苏州及周边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简况

文创产业正以前所未有之速度,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苏州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呈现繁荣态势,尤其注重将文创设计与传统手工艺保护进行有效结合。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及发展机遇。在多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中,以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及个人主导三种发展模式为主。

1.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近年来在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姑苏区政府将“文化新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借此打造以文化元素为产业驱动的文化新经济—“姑苏模式”。具体举措如市政府举办的苏州国际设计周,各方人士围绕打造设计之都、文创社区、新苏作”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以促进文化产业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姑苏区有着众多非遗文化的代表性技艺,如苏扇、苏绣、缂丝等,凝聚着历史故事,而“新苏作”的这个“新”字则可以理解为:新时代、新消费、新生活、新功能要求、新产品形态、新营销模式这六个方面。在快速更新发展的时代里,传统工艺应该坚守还是改进,产业化则可能是推动传统工艺更好传承与融入生活的必经之路。同时,借鉴海外成功经验来加速苏州手工艺的发展也是可行之道,例如意大利的时尚、奢侈品行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而奢侈品本身由与手工艺者的精湛技艺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技法,还不断在技术层、产品与设计层进行创新,这样的经验对于苏州而言具有重要价值。2018年苏州民间艺术节,展示苏作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努力使苏作文化创意融入大众生活。2018年政府有关部门还邀请了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工艺美术大师梶谷宣子等多位专家来苏,与苏作手工艺人共同探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思路。

2.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近些年,苏州地方高校注重将学校人才、学术资源与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非遗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例如苏州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葆怡堂漆艺工作实验坊,苏州科技大学的吴文化研究所等,其中特色较为明显的是苏州工艺美院。例如,与贵州雷山县政府合作成立雷山非遗研发中心,先后帮助贵州当地旅游公司、工艺品公司开发包括银饰、服饰和产品包装等上千套,通过创建自己的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雷山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诚品书店与苏州工艺美院合作构建的文创设计平台,让双方从产品开发、主题展示、媒体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师生所设计的产品如首饰、陶艺、木刻年画、刺绣等因此有机会进入到诚品生活进行展示与宣传。

3.学校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2018年同济设计周中,一个名为“艺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值得重点关注。由同济设计创意学院整合媒介研究室与JALAB首饰实验室合作承办,议题包括数字整合下的传统文化再设计和当代演绎、机器学习算法对传统艺术及创作行为的解读、日本传统工艺的数字化创新、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试图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复兴提供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成立85周年之际推出的文创产品自主品牌“敦品”设计,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为品牌发展定位,主张自我、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将文创与艺术结合,围绕国人各个生活方面进行产品打造。该品牌内容涵盖了家居、服饰、首饰、礼品、高端艺术品及国际品牌等,汇聚国内外顶级艺术家、设计师作品,如经典设计品牌ALESSI、VITRA、三宅一生等。

4.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快闪店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营销模式,以短期经营为主,涉足领域多样,受到众多年轻一族的欢迎和追捧,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开出了以各种新兴设计品牌文创产品为主的快闪店。经营快闪店的品牌一般不做宣传,以较低的成本在未知市场探测消费者口味及消费能力、了解当地文化、取得一手数据资料,一旦成功便可营造较好的口碑。在吸引消费者注意方面,经常利用的手段诸如扩大尺度、复制以及营造反差或是超越现实以创造科技感;在体验设计方面,经常利用的手段比如还原与重新建构场景、场景的混搭等手法的运用;在建立与消费者的互动方面,有互动类游戏、AR/VR技术的运用、引入运动项目等常用手段。

5.个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苏州本土手工艺人们近年来在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方面不断思考与摸索,使手工艺朝着艺术化、生活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其中以刺绣大师姚建萍老师的探索最具代表性。在苏州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的姚建萍刺绣艺术品牌馆中,姚老师及团队通过苏绣艺术作品、苏绣生活家居以及苏绣文创产品的展示,将苏绣生活化,着力打造其个人的品牌影响力。

二、苏州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长期以来对苏州传统手工艺与传承人的持续关注与调查,发现其传承与创新的思路举措、对于市场的态度各不相同,大致归纳为两个发展方向:有的作品偏向于高端的纯艺术创作,仅具备陈设与欣赏功能;有的力图使传统手工艺进入日常生活,使其能够永续发展。针对两种不同方向,文中选择了四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名手工艺大师的案例进行分析。

1.手工艺与纯艺术创作

苏州玉石雕刻大师马洪伟先生的代表作“青玉雕刻青铜器”系列,其中多件作品已成为伦敦大英博物馆馆藏。这个系列的创作中,通过对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的解读及对青铜器物的深入研究,将青玉与青铜器紧密结合,不仅要求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需要把握纹饰风格与美感,寻古人造型之法、求作品质感独特。然而在产品销路方面,不接受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以雕刻家本人审美判断为主,大多用于客户收藏、亲友馈赠,仍然摆脱不了小众化的经营路线。苏州漆艺名家谢震老师不仅在作品题材与风格上求变,在制作手法上也在不断探索。经过不断尝试,有了利用麻布和麻纤维制作的软体漆画;又试验建立在传统夹纻法上的半卷胎半脱胎立体成型方法;尝试制作以织物徒手成型的立体造型。谢老师为求漆艺的新形态与多元化发展不断努力,从抽象到具象、从平面到立体到软体,所谓“变”中也有不变之处,便是对天然漆的坚守。然而其作品也同样以观赏性艺术品为主,与人们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受众群体也相对较窄。

2.手工艺与日常生活

苏州葆怡堂创始人、故宫明清家具修复特聘研究员林怡老师的漆器艺术品,涵盖从传统漆画、漆盒到摆件、屏风、家具,从装饰性物件到实用性物件。林老师用精湛的传统技艺向我们展示着富有现代气息、典雅大方的漆器艺术,并希望通过与设计师们的探讨,研究如何让这一苏式传统技艺更好融入生活,让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都来认知、品鉴、消费漆器制品。林老师认为在这个信息获取再无阻碍的时代,了解更多艺术表现形式、更系统化的接收新鲜事物才能不断激发创作灵感。苏州祯彩堂创始人、缂丝工艺大师陈文,从创建个人品牌之时,便思考如何让缂丝从架上艺术变成百姓日常能够使用的物件。为此研发了近百款日用品在线上线下售卖,包含实用类的女包、披肩、笔袋等,观赏类的如缂丝书画、台屏、佛像佛经等,从平江的祯彩堂实体店到线上缂丝网在线售卖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购买这些产品作为自用或是馈赠好友,让缂丝技艺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销售额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雅集来吸引年轻人,活动包含动手体验制作、现场教学等。

三、结语

苏州及周边地区文创设计及产业发展尚处在不断探索的起步阶段,例如各种处于实践当中的发展模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及数字化技术与手段正紧密结合,成为当下热议、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趋势。同时,我们认为地区传统手工艺只有更多走入寻常百姓生活,成为日常一部分,找准市场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才是传统技艺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手工艺文创苏州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陶溪川文创街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