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一条杂文夹缝生存之道
2019-07-13杨东鲁
杨东鲁
时下杂文界,有一个同感:杂文在夹缝中生存。
是的,杂文的确生存艰难。杂文的“夹缝”命运是由杂文的性质决定的,本性难改嘛,我们大可不必怨天尤人。谁叫杂文如匕首投枪,似银针草药,是带刺的玫瑰呢!这世上,除了聋哑人,人人都在张嘴说话,那些说话和颜悦色,如春风拂面,又如微雨舒心者肯定令听者“喜洋洋者也”;而说话直露,还偶尔带刺者肯定让人愠怒、腹诽。说话如是,何况作成杂文呢?其实,在文学界,在社会大文化领域,杂文从来就没有魁梧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即便将来,可能还是如此。尽管如此,杂文人也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做不了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就做青青小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而旺盛的。杂文,就是杂草之文。即便在石头缝里,杂草亦能扎下根来,长出茎来,向着雨露,向着阳光,或直立,或纏绕,或攀缘,或匍匐……总之,小草要生存,长出叶来,开出小花儿来,结出微籽实儿来,同样带给这个世界一抹颜色,一点生机。
参加“全国百名杂文作家新乡采风”,有幸到得太行山深处的郭亮村。郭亮村坐落在海拔1700米的悬崖之上,与世隔绝。当年在没有上级资金支持下,郭亮村人自力更生,动用六个生产队所有公共资金,卖掉大队一千多只大山羊、十几头老牛,山上成材树木全部砍掉卖钱。为了修路,郭亮村人省吃俭用,筹集到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9.9万元资金。在申明凯带领下,13勇士在无电力无机械的困境下,全凭双手一寸一寸地凿,一下一下地撬,一点一点地劈,用血肉之躯攻克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五年,郭亮村人硬是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绝壁长廊,打通了联通外界的通道。
和郭亮村人比起来,杂文人的处境要好得多,毕竟杂文还有一条生存的“夹缝”。关键是杂文人要增强自信,自我努力,把“夹缝”开凿成“绝壁长廊”。
而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已经有了成功的尝试。他们已经开辟出一条杂文夹缝生存之道。25年寒暑易节,松滋杂文人不离不弃,笃意虔诚,踽踽而行,他们奖掖创作,创办会刊,精编杂文选辑,建立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夹缝里耕耘出杂文的葳蕤草丛,呈现出杂文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