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相关专业中《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7-13张英杨丽官员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张英 杨丽 官员

摘 要:“仪器分析课程”是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仪器分析实验课”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更新仪器设备配置、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物专业 仪器分析实验课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Q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a)-0224-02

仪器分析课程是生物相关专业如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与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实验课教学是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器分析实验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使其能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研究与探索,从而实现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推动创新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1-2]。

由于仪器分析实验多依赖价格昂贵的机器,涉及到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实验内容广泛,且较为抽象,学生对实验理论、实验设计和具体操作都较难理解。同时,以往的仪器分析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实验课课时不足,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无法满足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3-4]。

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仪器分析实验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依据生物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从更新仪器设备配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以期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1 积极引进新仪器,更新仪器配置

仪器分析实验课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吉林大学积极依托科技部、农业部的重大科研专项课题设备购置计划,以及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设备更新计划,对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如流式细胞仪、透射电子显微镜、R-time PCR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速离心机等大型仪器设备至少引入一台,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需要的其他常规仪器如电泳仪、离心机、倒置显微镜、普通PCR仪等,至少引入5~10台。同时,对仪器设备执行专人管理,大型仪器双人管理的制度,实验课开课过程中,设置学生组长制,辅助教师进行仪器的管理、清洗、维护和登记。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服务于实验教学。

2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熟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已学过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各类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对无机、有机化合物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能力。为此,我们精选了如下的实验内容(见表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首先,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及仪器设备配备的情况,采取不用的授课模式。如实验室常见小仪器的使用、常规药学仪器的使用等,实验室已有的仪器较多,可采取“大教室”集中授课;如流式细胞仪的使用、透射电镜及超薄切片技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仪器价格昂贵,仅有一台,我们采用“多教师”、“小教室”轮流讲授。这样的安排,能使每名同学都有机会亲自操作仪器,加深对仪器原理、实验内容和仪器操作的掌握。

其次,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上课前,承担仪器分析实验课的实验教师小组集中讨论、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制作PPT教学课件,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同时积极利用现有的仪器资源,制作一些微视频,包括大型仪器操作视频、实验原理的微视频、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的微视频等。在上课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手段串联使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仪器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更好的理解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机器的能力。

最后,开放实验室,使課内教学和课外实践培养相结合。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内容上增加了实验课的课时,但仍无法满足学生对多种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对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吉林大学教务处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技能大赛”、“创新实验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放性创新实验”等,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并与仪器管理教师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积极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 健全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程度

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仪器分析实验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占15%(预习报告、实验设计等),考察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平时成绩占30%(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考察学生对仪器的原理、操作的理解程度;实验课考试占30%(实验原理、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考察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整体的掌握程度;仪器分析方法小实验的设计占25%(教师拟定题目,学生利用现有仪器资源自行设计方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5]。多元化考核体系既考了学生仪器理论知识,又能考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实验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5 结语

通过对生物相关专业中《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仪器设备的兴趣和热情。精心设计的实验,使教学内容更合理;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使教学模式更科学;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实施,使评价体系更完善。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教学改革的推进不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吕海涛.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3):16-18.

[2] 孙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7,45(4):144-145.

[3] 刘昭第,徐华杰,盛良全,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86-88.

[4] 罗小会,裘建平,肖珊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45-47.

[5] 张慧静,张莉,张梦军.生物医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00-90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