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019-07-13阿海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应用

阿海红

摘 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温饱的源泉和生存的基础。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管理是重要的经济活动,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研究项目。本文论述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涵义以及在推广应用中发现的缺失和漏洞,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 农业经济 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184-02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使得各行各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包括了农业,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农业的发展始终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利益,21世纪后,全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此。农业信息化是国家和人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未来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1 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现在对农业技术培训的信息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和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信息化等,因此其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去[1]。

1.1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技术更新速度飞快,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和产业的交叉和融合逐渐变得丰富和多元化,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将信息化技术很好地融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将会更好地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给予它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从前封闭的信息传递,让农民无法了解市场需求和动态发展,由于信息闭塞而导致优质农产品的滞销现象层出不穷,而信息化农业管理将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农民能通过信息化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将产品信息传递出去,找到了更多的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做到增产、增收。收入的增加,将增强农民开展农业的信心,降低了大规模进城务工的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同时缩小了贫富差距,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2 有利于改变农业经济的模式

在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因而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也还十分的缓慢。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推广运用,将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使得农业朝着知识型持续发展,形成知识型农业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新科技以及科学研究的成果将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传统农业领域中,给传统农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它的活力。所以,信息技术的注入,使得农业经济的模式将不再局限在传统的农业之中,而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型。

1.3 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实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竞争力,因此产业的强力竞争也随之而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要实现经济模式化、产业化经营,才能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之中。

2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明确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责

在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时,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总体规划、统筹全局的作用,因此,强化和完善政府的职责十分重要。首先,要强化政府的总体规划职责,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传播与传播相关系统。充分调动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中优秀人才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司其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提前规划、分工合作、统筹布局的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对于掌握的农业经济信息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准确地定位,把各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整合和梳理,真正发挥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责,这是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相关基础工程建设和实施进行监督的重要工作。现在国家在财政投入方面也开始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而国家则必须要加强对基础建设的监督,避免出现该建设的地方没有建设工作没做到,而有点地方则出现“锦上添花”浪费资金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2]。

2.2 做好农民信息化意识提升的教育培训工作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无法根治于农民的心中。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把青壮年劳动力带离农村,而农村只剩下了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浓厚的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更新无法适应,也较难接受新的技术。因此,这许多的原因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很难推广,更不要说实际应用了,这就大大限制了农村信息平台的构建,信息化难以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上,也就谈不上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了[3]。综上所述,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是推广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之所在,要做好这个工作,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制定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的培训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工作。(2)打造农业信息化技能培训的平台,实现在线培训,拓宽农民信息化学习的渠道。(3)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这只团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培训指导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较好地结合起来,让农民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3 做好农业经济信息服务工作

互联网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信息技术使农村地区的信息交流更加容易和迅速。农民作为农业经济信息的主要接收者,他们更愿意通过传统媒体,诸如报纸、电视等来获取信息,因此要让农民逐渐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优势和所带来的便利,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技巧。(1)要树立农业信息网站在农民心中的权威性,特别是乡镇农业信息网站所发布的信息,一定是准确有效的,完整的,跟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才能吸引农民的浏览,从而建立对信息网站的信任。(2)要积极融入传统媒体和社会媒体,科学地整合农业信息,扩大信息的来源渠道和传播渠道。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更快、更好地把农业信息传递出去,避免重复信息,把网络运营的成本降低,把网络运营的成本降低,切实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将农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然的趋势,它能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当前,我国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还不能十分顺利地推广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但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能够最终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各项工作,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泳.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2(9):162.

[2] 王亚辉.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1(12):67.

[3] 武云.浅谈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经贸,2018(15):17-18.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信息化应用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