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7-13邓生恒
邓生恒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基本准则。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任何教师都有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德育品德和修养的责任,而德育教师的责任更是重大。笔者在此文中对中职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相应解决方法,希望能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教师 德育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070-02
1.中职德育教学的背景
1.1中国社会步入了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国主席习近平做了主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表明中国社会步入了新时代。主席在讲话中表示要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原则,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公平性,教育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未来新栋梁。明确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1.2中国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
步入新世纪后,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质疑。为了适应时代,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教学。国家也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又在2016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国家为了促进教育现代化和加强教育强国的建设,2018 年4月教育部再次颁布了有关信息化教学的公文《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由此可见,国家给教育信息化赋予了新的使命,围绕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中职德育课教师需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新时代下的全方面人才。
2.中职德育教学的现况
2.1学生在学习德育教育方面兴趣问题
大部分在中职院校的学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才到了中职,因此其文化课的基础知识水平有限,掌握新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困难,当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马上就会丢失学习的自信心。有很多学生忽视了德育课的重要。又因为教师的教学氛围沉闷,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甚至学生们都不听课,德育教师要重视这种恶劣状况。
2.2学生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识
中职学生没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正视德育教育的作用,对他人没有爱心与同情心,自身存在自负、自卑等情绪。这样种种都会大大降低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效率,导致学生不能健康的成长与向好的方向发展。
3.关于中职德育教学的建议
3.1确立多个教学目标
德育教师要对中职德育教学改革有足够的了解,结合实际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创业观和人才观,引导学生建立优良的职业道德习惯,加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为了德育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有分层教学目标,围绕总目标细化子目标。同时,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道德上着手,把教学目标分为能独立开展的工作,针对不同特征细化目标。
3.2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德育课程是中职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國家教育部门在颁布了的公文中对学校德育教学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要求职业学校在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端正学生的三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3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当代我国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比较任性和目中无人,为了顺利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一,善于观察,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适时给予恰当的关心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对自己重新定位;第二,设计有趣的德育活动,采用多样化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加强德育教学的效果;第三,舍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3.4优化德育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常凭借一张考卷就评定了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太片面。教师的评价倘若太过武断,学生容易有逆反心理。所以,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过程,用科学公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增加评价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个性特征。
4.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各中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同时,不断寻找德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山世亮.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8,(27):43.
[2]仲信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