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策略
2019-07-13单连良金磊
单连良 金磊
【摘要】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是学习型宿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乔哈里窗”理论模型为共同愿景的构建提供实践理论支撑,它的信息窗口存在形态以及它在横向、纵向、斜向上的移动规则,对高校学生在宿舍内培养共同语言、开展集体学习、深入汇谈以及自我超越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乔哈里窗 共同愿景 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001-02
一、喬哈里窗基本理论模型
“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也被称作为“乔哈里视窗”或“乔哈里资讯窗”。它作为一种心理假想模型,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由提出,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组织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乔哈里窗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它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沟通理论与技巧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模型之一。
“乔哈里”模型形象地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口,并根据人际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以“我知—我不知”和“你知——你不知”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四个区或象限。
基于宿舍范围,第一象限是公开区或共识区,这个区域的信息包括宿舍中“你知”、“我知”的公开信息或者形成的共识;第二象限是盲目区,宿舍其他成员知道关于你的信息,但你自己并不清楚的内容;第三象限是隐藏区,这个区域的信息主要包括你知道而其宿舍织成员不知道的内容,比如个人的秘密、希望、心愿以及对待某类事物的看法等;第四象限是封闭区或潜力区,这是宿舍内你和其他成员都不了解的全新领域,有待于所有人共同挖掘的信息区。
二、学生宿舍共同愿景及其内涵
愿景,也称“远景”,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在其《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愿景是个人愿望目标实现时所呈现的一种对人自身的鼓舞与感召景象。共同愿景是多个人愿景相互交融、叠加后所展现的为大家所共同期望的景象。据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宿舍共同愿景归结为建立在以学生宿舍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宿舍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的基础上的,被全体宿舍成员接受和认同的共同愿望、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总称。
三、乔哈里窗界面移动规则
从信息在“乔哈里窗”的四个象限的基本存在形态,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只有在公开区是对称的,盲目区和隐藏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形,未知区是信息“真空区”,但这种“真空”不是实际上无的状态,而是会随着信息互动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真正而有效的沟通,是在公开区内进行的,其他区域内的沟通都存在非完全性的特点。
基于信息存在形态与流动特点,乔哈里窗口也会随着信息的流动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窗口的移动和信息的跳移是反向的。例如,学生宿舍初步组建时,当成员A首次对其他人说“我是山东青岛人”,这条信息就从A的隐藏区跳到了A的公开区,同时A的信息窗口发生了公开区向隐藏区进行了移动变化。依次类推,如果我们按移动方向划分,窗口的移动方式分为三种:水平、垂直以及斜向。
水平方向上,包含窗口由公开区向盲目区、由隐藏区向封闭区的两个移动过程。窗口由公开区向盲目区移动的过程一般就是请教与反馈的过程。如A向宿舍其他成员告知了自己是青岛人的信息后,他一般会隐性或者显性的问其他人是哪里人,当其他人告诉A时,信息就完成了从盲目区跳到了公开区,窗口也就发生了相应的移动。窗口由隐藏区向封闭区移动的过程一般是自我反思与自我发现的过程。在宿舍其他人告诉A他们分别来自哪里时,A会不自觉的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如B说自己是来自辽宁大连的,那么A会将所有青岛与大连的共同点以及他们可能存在的海洋城市生活习惯等信息进行在内心的罗列与对比,通过自我发现,来完成对封闭区的开发过程。
垂直方向上,包含窗口由公开区向隐藏区、由盲目区向未知区的两个移动过程。窗口由公开区向隐藏区移动的过程一般就是自我表露或者信息告知的过程。A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窗口由盲目区向封闭区移动的过程一般是一个他人发现的过程。如当A告知其他人自己是山东青岛人后,其他人在向A分享自己的来源之前的这个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自己对A的各项可能性分析,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完成了对A的未知区和自己的未知区的开发过程。
斜向上,是窗口由公开区向未知区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交流共享、凝聚共识的过程。例如A已经知道其他人想要毕业后考研究生,其他人也知道A毕业后想去美国学习,他们彼此都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通过交流分享后萌发共同学习的想法,达成相约参加英语角的共识。信息就这样在他们的互动交流中发生了碰撞并形成信息的信息,推动窗口从公开区向未知区的移动。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乔哈里窗”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信息与窗口全覆盖,交流双方持有的信息都可以按照知晓与否归到相应的象限中;二是交流主体各有其窗口,窗口形状大小的变动是即时形成的,并在交互过程中各自变化;三是信息跳离影响窗口形态,随着交往的进行,信息随时可以跳离原有窗口,进而原来象限区的形态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四是窗格移动具有不可逆性,因为已经公开的信息“就是泼出去的水”是不能回收的,因此象限的移动只能是单向的。简单而言,乔哈里窗的界面移动,本质上就是公开区不断放大,其他信息区不断缩小的过程。如图2所示。
四、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的策略
一是要扩大公开区,培养共同语言。根据“乔哈里窗”模型的移动规则,沟通双方要追求信息公开区的不断扩大,信息公开区越大,越容易达成共识,也就越容易形成共同愿景。而宿舍共同愿景构建的前提是要在宿舍各成员间培养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即是共同话题的表示方法,又是共同话语体系的体现,它能够反映宿舍各成员的共同点,如共同兴趣、共同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念等。共同语言根植于每个成员的个人愿景中,会随着成员间的沟通而得到培养,并可以推动一个只存在于两三个成员之间的共同语言扩展到整个宿舍成员中。
二是要规避盲目区,开展集体学习。“乔哈里窗”模型的移动规则显示公开区的扩大最主要得益于“请教-反馈”沟通路径的实施,得益于对信息盲目区的规避。宿舍成员间共同语言的培养,是建立在成员间集体学习基础之上形成的。一方面,开展集体学习可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萃取高出个人智慧的集体智慧,形成有吸引力的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它可以把集体智慧转化为宿舍各成员的努力方向,从而克服宿舍内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局部利益,坚持宿舍的共同愿景,相约成长。
三是要缩小隐蔽区,进行深度汇谈。从“乔哈里窗”模型的移动规则我们不难看出,隐蔽区的缩小是最难实现的过程之一。宿舍成员在与他人交谈的动机出现时,对其他成员的反应以及交流结果不确定性的焦虑也会随时出现,倘若交流结果不能符合交流者的期望,必然会产生沟通阻力,进而影响共同愿景的达成。通过深度汇谈,可以打开交流时的内心,充分调动交流者的积极性,压缩焦虑存在的空间,宿舍成员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进而弥补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发挥集体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开展集体学习的关键。
四是要探視未知区,实现自我超越。“乔哈里窗”模型移动规则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对未知区的不断探视与挖掘,不断激发共同成长的潜力,形成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宿舍共同愿景的构建不能脱离宿舍成员的个人愿景,并要积极利用共同语言的培养、集体学习的开展和深度汇谈等方式,保持宿舍成员面对共同愿景与现实差距的创造性张力,挖掘每个成员内心积极向上的欲望和潜能,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宿舍集体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更远大的愿景。
参考文献:
[1]王旎. 试论约哈瑞窗口的移动[J]. 国际新闻界,2008,(10):41-45+75
[2]彼得·圣吉,张成林. 第五项修炼[M]. 中信出版社,北京.2009
[3]胡永嘉,单连良. “乔哈里窗”对上下级有效沟通的启示[J]. 领导科学,2016,(19):22-23.
[4]高旗,盛东杰,张军. 浅谈共同愿景的构建与实现[J]. 东方企业文化,2012,(16):173.
作者简介:
单连良(1987.6-),男,汉族,北方工业大学讲师,文法学院团委书记。
金磊(1982.2-),男,汉族,北方工业大学讲师,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