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应用研究
2019-07-13王凌霄岑仲迪
王凌霄,岑仲迪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1990 年电子商务开始兴起,我国现在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1]据数据统计,我国2016 年全年电商成交额已达到2 万亿元,同比2015 年增长约80.27%,发展势头良好,现已普及到农村。[2]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现在面临着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农村物流配送点多且配送量少,导致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仍不畅通。[3]虽然物流电商在乡镇建立了大量的物流站点,配送范围加大,但是在农村地区很少被覆盖。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现状,构建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成为一个重要又极具挑战的任务。[4]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村电商物流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网购市场走进农民的生活,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对物流的需求不断扩大。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十大“前景”行业,农村电商名列榜首,但农村电商物流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占电商物流成本达30%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1.2 研究意义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是直接面对面与客户沟通交流,配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效益。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配送效率低和配送成本高等问题,如果以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电商物流将停留在原地得不到发展。总的来说,“最后一公里”配送意义重大,它是物流配送过程中对客户影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物流电商企业稳步向前发展的关键。
2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定义
“最后一公里”指的并不是真正的一公里路程,而是指从快递分发点到客户手中这一段距离,以及物流分拣中心的操作员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将货物送至客户手中的整个过程。“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一环节是唯一一个与客户直接接触到的环节,是配送中最难控制的一环节,中间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到的问题。[5]
2.2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现状
农村电商物流在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目前农村物流企业的快递站点大多建立在县、乡镇,村级站点基本没有。我国农村配送地较分散,受地域环境限制较大,购买的物品多为大件,货物流量比较小,前期投资回收期较长,距离产生的高单价成本等原因,任何一家物流企业都很难在短时间以自己的力量建立覆盖全国农村的电商物流网络。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每个物流企业都十分看重它给企业带来的发展空间。
2.3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
2.3.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1) 农村的交通条件比较落后。农村地区地势高低不平,增加了交通道路建设的难度,农村的交通条件比较落后。虽然政府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泥土道路,没有修通与外界相连的公路,道路的硬化程度较低,大大增加了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度。
(2) 农村的仓储物流设施落后。仓储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资本投入后回收期很长,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和精力以自己的力量来建立仓储物流设施。仓储设施主要建设在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基本没有涉及,导致农村的仓储物流设施比较落后。
(3) 农村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落后。截至2017 年6 月,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4.0%,比城镇低35.4 个百分点,城乡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物流信息无法进行沟通和共享,技术力量不集中,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2.3.2 货流量小,物流配送成本过高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具有货流量小、覆盖面广、分散性强、配送路线复杂和配送时间较长等特点,这些都反映出农村物流配送的“长物流链”。我国农村居民至今仍习惯在附近小商店、集市上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在网上购物的意识较浅,农民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认识,所以导致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较落后,货流量小。“长物流链”和低消费密度增加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车辆去程以及回程承载货物利用率不高,返程空载现象大大地提高了物流成本。
2.3.3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质量不高
(1) 无法送货上门。据调查在农村消费中有超过60%的人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大部分农村没有设置快递点,需要自己到镇上或县上代收点自提,农民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或者不方便取件,去镇上或县上代收点自提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农民购物不难收件难的问题。
(2) 货物配送时间较长。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的物品配送的时间较长,配送的时效性较差,客户无法在指定日期或指定时间点收到货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送到客户所在的位置。
(3) 货物易出现破损或丢失的现象。有时货物送达时经常会出现损坏或丢失的现象,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装卸搬运作业不当,包装稳固性差,运输方式不合理等。由于退换货成本太高,致使人们网上购物积极性不高。
3 无人机配送的原理及运作流程
3.1 无人机配送的原理
无人机配送主要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控的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运载包裹,可以自动将包裹送达消费者的目的地。无人机对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和具体配送情况可以实时进行掌握控制,并及时将信息传输到调配站,调配站将配送指令发送到无人机,无人机收到指令后开始启动进行快递配送。
3.2 无人机配送的运作流程
整个运作系统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运作,整个系统分为两种快递收发模式,分别为区域内快递收发和区域间快递收发。客户进行快递的发货时,首先将快递打包成一个包裹,再将包裹放到区域快递柜中,快递柜在收到顾客的物件后会及时向调配站发送一个收取物件的信息,再由调度系统调度合适的无人机,并给无人机发送任务指令,无人机接收到指令后就会飞到目的地,无人机着陆并自动将包裹装载,进行配送。当包裹被无人机送达目的快递柜后,快递柜会向接收快递人发送领件短信。货物在发往到其他地区时,调配站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将信息传送到无人机,无人机将物件送到邻近区域的收取物件的站点,再由站点按照不同收货地点进行分拣,再通过空运送往收货站点。
4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无人机配送发展前景及安全机制
4.1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无人机配送的发展前景
4.1.1 快递服务质量提高
在无人机配送逐步实施后,快递员配送服务并没有退出市场,无人机和快递员的配送服务都具有各自的配送优势,在未来无人机和快递员配送相结合将成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主要力量。无人机配送货物主要优势在于速度,速度的提高加快了配送的效率,与此同时无人机也可以对顾客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做出服务。
4.1.2 传输信息快速及时、智能化程度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信息的传输速度和智能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无人机配送在物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应用。无人机配送的信息在发货人和收件人的手机终端中可以实时查询运输进度; 物流运输的信息数据可以对偏僻的农村地区具体地理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达到高度的信息化。
4.2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机制
无人机配送一般在距离地面100 米左右高的空中进行飞行,飞行速度、飞行时间和飞行载重量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无人机的配送效率和配送的安全性会大大降低。所以,无人机飞行技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应提高无人机专业技术的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机制,逐步改善无人机的架构和载重能力。对无人机的飞行技术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优化后,面对恶劣的天气时,仍能够快速运输,安全、平稳地飞行。
5 结 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模式逐步被智能物流所替代,智能物流大大提高了电商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每一个行业开始在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以智能化、信息化来替代人力工作来提高工作效率。面对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速度慢、服务满意度低等问题,用无人机配送替代快递员配送来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了快递配送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在未来物流行业开展无人机配送的可行性很高,“无人机”快递配送将成为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最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