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乐的经营和发展探索

2019-07-13鸿

中国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乐农家农村

汪 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1 农家乐的由来及兴起

“农”就是与农村、农民、农业相关, “家”就是在农村的一个特定的区域(可为一家一户,也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院落、农庄、山庄、庄园、园区等) , “乐”就是通过“吃、住、购、观、采、钓、游、闲”等方式让游客获得身心的满足。

“农家乐”就是城市人回归田园,到农村去体验农家生活,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农家乐”围绕“家”这个核心,如看农村景、走乡村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聊农家事、购农家物等,体现了农家特色、乡土味道、农村乐趣。

农户利用乡村资源、农家庭院为载体,为消费者提供乡村情趣和农家生活为特色的餐饮、住宿及劳动体验、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可有多种模式: 有田园休闲型、山地观景型、民俗风情型、家事体验型、生态文化型和产业基地型等。[1]

农家乐的兴起,在2013 年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给了农民一个极好的机遇。发展农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可充分利用开发农业资源,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家农产品附加值,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就有工作。“十二五”是我国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是历史机遇,蕴含着巨大的潜力。[2]

2 “农家乐”的经营特点及收益

2.1 经营特点

(1) 利用“三农”资源,即农业生产资源、农村文化、农村生态资源。

(2) 经营主体为农户。

(3) 经营场所为庭院或园区。

(4) 消费主体是久居城市的市民。

(5) 项目以“农”为主题,例如干农家活,如播种、施肥、采摘等。体现“农”文化,回归田园。观“农”景观,绿油油的稻田,层层叠叠的梯田,迷宫般的茶园,一望无边的草原,菜园里的芳香等。总之,目的为富“农”。

根据资源的利用形态可推出: ①农产品直接利用型,供游客采摘、品尝、购买。②农业生产过程利用型,例如参与播种、插秧、施肥、采收、喂牛、喂猪等。③农业环境利用型,如欣赏梯田、油菜花、梨花等田园风光。④农业社区利用型,如入住乡村旅馆、客栈、民宿,在庭院喝茶等。

根据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可推出: ①客源依托型,以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产品为代表。②景区依托型,其资源是自然环境兼原有名胜特色,著名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景观。

根据旅游体验的不同内容可推出食宿接待型、休闲娱乐型、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特色民居型。

2.2 收益途径

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采摘收入、体验活动收入(作风筝,年画,炒茶,造纸等) 、土特产收入、工艺品收入、场地出租收入等。

3 国内外农家乐的发展概况

国内农家乐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90 年; 第二阶段为1900—2000 年,以开办观光农业园开展采摘、垂钓、种菜、野餐等为主; 第三阶段为2000 年至今,由单一的观光到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例如京郊乡村游; 锦江三圣乡以文化营造环境,提升经营,大力发展花卉观光休闲产业,创造性地打造出花乡民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的招牌; 天津蓟县农家乐集聚村,自然风光秀丽,盘山列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八仙山和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分别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和白塔寺、鼓楼、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天仙宫等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发展轨迹是一个从简陋无序逐步到规范、繁荣的过程。

在国外,德国的市民农园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田园之乐; 法国的专业农场是专业化经营的,有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暂住农场及露营农场等; 意大利以“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为主; 新澳的旅游农场营业项目多样化,包括游园、餐饮、购物、生态体验、剪羊毛和牧羊犬表演等。

4 农家乐的发展思路、措施及前景

4.1 要先思后动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要选好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及合适的经营地点(考虑交通的方便程度、资源情况、周边的竞争者) 。位置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态环境) ,才能有客源。要打造品牌,合理开发,挖掘内涵,让“农家乐”的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当地农民致富及推动新农村建设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4.2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要有产品特色及突出强调的方面,例如硬件设备、餐饮特色、价格的大众化还是高标准等。大力做好宣传广告,利用报纸、杂志、广告牌、媒体、协会组织进行宣传,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发展特色“农家乐”。要结合农村文化,开发特色产品,提升对资源的认知度,发挥农村资源特有的生物性、季节性、实用性等优点,尤其要弘扬当地农村文化。

4.3 硬件要有保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足够的房间数、餐厅数、会议室、农业体验设施设备、娱乐项目的设备及场所、民俗文化体验设施设备。要做到房间整洁、饮食卫生、硬件环境舒适便捷。推进农家乐的规范发展,阶段性地进行评估。

4.4 环境规划布局的原则

“农家乐”品牌的培育,利用景区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加强规划。要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周边环境整洁、景观优美、经营户分布适当集中,便于公共旅游设施的布置、旅游团队的安排和农家乐氛围的营造。

以体验活动的规划为例,要以农家乐经营场所为舞台,以乡村景观为布景,以游客为主角,以农产品为道具,编排剧本,创造出值得游客回忆、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农家乐生活氛围的活动。设计体验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要塑造印象,要加入纪念品,要加入感观刺激 (视、听、嗅、味、触) ,支持并增强主题。

对于农业生产体验活动,农事参与及丰收体验,例如梨田、采摘、种菜、放牲畜等。农民生活体验活动,包括农村食宿、民俗小吃、住农家; 农村娱乐,例如烧烤、露营、放风等;农村文化,包括农村节庆、民族艺术表演等; 农村生态环境体验项目,包括农村气象(春天观花,夏天避署,秋天看叶,冬天滑雪),农村地理(野营、野外健身、攀岩运动等)、农村田园(果园、茶园、菜园、花园、草原、瀑布等)。

4.5 加强管理及用好人才

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管理者更需要加强学习,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有了丰富的知识,加上不断积累的经验,就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使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要制定安全检查和设施维护制度。要完善制度,加强景区内部管理,对景区设施、从业人员、环境卫生和安全实行联动管理,定期培训人员以提高素质和服务质量。[3]

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合理的奖励员工,奖励员工要公开,要宣传,要做到人人心服、口服,使人人都有上进心。

执法要规范化和合法化,运用法律的力量进行更多的严格管理。[4]不仅特色让游客留恋难忘,也只有规范,才能使他们乐不思蜀。

不断提高竞争优势要从三方面努力,一要提高服务品质; 二要搞好企业的组织文化; 三要用好人才,才能留住人才。

4.6 创新营销方式

围绕高、特、优、新、奇,打造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延伸“农家乐”的价值内涵,让“农家乐”走上升级发展之路。为实现农家乐营销目标,让“农家乐”上档次、上水平,把城里人吸引过来,以扩大客源,产生更高消费。所以要扩大宣传,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产生影响力。实现多维度营销,开发融农家乐餐饮、乡土娱乐、乡村度假、乡村观光、乡村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乐。推农家餐饮产品、乡土娱乐产品、乡村观光产品、节庆活动产品、乡村教育旅游产品、乡村度假产品、乡村旅游纪念品。

创新营销方式,加强营销力度,通过设立网站,实现网络营销。还可通过节庆营销、联合营销、报纸营销、电视营销、图书营销等方式的多样化、多维度营销。

4.7 安全要有保障

安全直接关乎游客满意度,为客人提供安全的环境以满足客人的安全期望,是农家乐开展正常经营管理工作和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基础,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对游客要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做到饮食安全,给游客一种温馨的感受,能带来更多的回头客。基础设施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娱乐项目要有警示标志和措施,要有防火、防盗等治安措施。

4.8 用礼仪拉近与游客的心理距离

要懂得对任何交往对象要尊重,要一视同仁,对事先的约定要共同遵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客。提供的服务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要热情大方。服务人员是农家乐服务的灵魂,他们的仪表、仪容、仪态不仅表现出个人的精神和工作状态,成为游客的审美对象,同时也成为企业、行业直接展示魅力的最前线。通过心贴心的服务,拉近与游客的心理距离,使游客在脑海中记忆深刻,从而招来更多的回头客,并使老游客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做大量的宣传,能带来忆想不到的效果和知名度使客源不断地增多。通过农家乐经营的不断探索,让农民不断提升素质,通过勤劳不断致富,进一步看到农家乐的发展前景,让农民越来越有奔头,并带动其他行业的联动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猜你喜欢

农家乐农家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农家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家乐里去休闲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杜鹃花红农家乐
农家笑
欢迎来咱农家乐
春回农家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